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20-11-11 15:10:0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展現英雄城市獨特魅力和文明風采 武漢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武漢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市民巡訪員”現場剷除牛皮癬。記者譚德磊 攝

  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佈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復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武漢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復查測評成績在省會、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八,獲中央文明辦通報表揚,英雄城市躍上文明新高度。

  英雄城市再創“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每三年評選一次,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準的最高榮譽稱號,也是最具綜合性、最有價值的城市品牌。

  2015年起,武漢已連續2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今年,是新一屆全國文明城市“復評”大考之年,剛剛走出“風暴眼”的武漢,能否經受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重考驗,持續擦亮“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

  7月27日,武漢召開高水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努力打造國際化大都市動員部署大會,吹響迎檢衝鋒號。彼時,距離武漢“解封”剛過百天。

  會議部署了九項重點工作,包括要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用足用好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培育健康向上文明風尚,牢固樹立“人人都是城市形象”理念,深化愛國衛生運動,探索建立市民文明行為激勵回饋機制;多措並舉穩就業保民生,打造12分鐘文體圈、10分鐘公共活動圈、15分鐘生活圈,以及中心城區10分鐘、新城區12分鍾醫療急救圈,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等。

  這次會議上,武漢還發佈了《武漢市精神文明創建“十大行動”實施方案》,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對不盡責者督辦問責

  “高新二路湖口路路口垃圾清理不及時,環境衛生狀況差;光谷一小新竹路校區門口路面破損,商戶“門前三包”落實不到位……”

  8月18日,市領導率市文明創建專班督導組,赴東湖高新區調研督導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針對發現的問題,督導組當天下發督辦函,要求東湖高新立即整改。

  這樣的事情,在武漢“創城”過程中並不少見。武漢建立市領導包保機制,對各區各部門落實創建任務情況進行督查指導。市領導先後開展專題督查20余次,現場解決了一批環境臟、秩序亂、服務差的問題。各區實行“區領導包街道,街道領導包社區,社區幹部包門棟”,切實把壓力層層傳導到了“最後一米”。

  與此同時,武漢還對各區各部門創建成效進行了量化評價,實行與該單位年度績效考評、文明單位評選、精神文明先進典型推選“三掛鉤”管理,倒逼各單位履職盡責、主動作為,推動各項創建任務落實落地。

  深植英雄城市歸屬感

  武漢是抗疫鬥爭的精神坐標,也是偉大抗疫精神産生的重要地區。11月6日下午,武漢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蹟報告會市衛健委專場舉行。聆聽過報告會,90後醫生張傑堅定地説:“報告團的這些英雄們是偉大抗疫精神的堅定踐行者,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盡職盡責做一名好醫生。”

  “我們每個人都要共創共建共享文明有序的良好交通環境,讓每一輛車都成為文明交通的流動風景。”日前,市文明辦發出致全體市民的《倡議書》,號召市民文明交通、文明出行。倡議發出後,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計程車、長途客運、公交、地鐵、郵政運輸等行業通過不同形式,號召從業人員積極踐行文明交通、文明出行理念,提升優質服務、抵制交通陋習,共建暢通、安全、環保、有序交通環境。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使我們的城市多一路順暢、添一些美麗、增一分文明,讓英雄的武漢煥發出新時代的文明風采。”全國道德模範、孝義兄弟社工中心負責人劉培説。

  楊光是一名資深志願者,累計志願服務時長1200小時。“接下來,我會堅持做好志願服務,做文明城市的文明市民,為英雄城市增光添彩。”他説。(記者胡雪璇 通訊員龍昕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