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12月7日啟建
2020-12-07 10:50:0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蘇喜茹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匠心打造世界級濱水城市 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今日啟建

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12月7日啟建

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總體效果圖。

  一芯兩軸顯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

  12月7日,作為武漢“兩江四岸”規劃中“一廊”的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正式動工,開啟了湖北、武漢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的全新篇章。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作為擁有長江岸線最長的省份,湖北省通過深度推進長江生態修復和保護,把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落實到發展當中。關停整治碼頭、拆除養殖網箱、清退化工企業、優化利用岸線……從武漢、咸寧到宜昌、仙桃,一場場攻堅克難的長江生態保衛戰不斷打響。

  作為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長江沿線最早實現跨江均衡發展的超大城市,武漢市始終將高標準、高品質做好“兩江四岸”規劃建設工作,作為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的重要抓手。整治岸線碼頭、打擊非法採砂、治理污水排放、實施十年禁漁……5年來,全市抓鐵留痕、踏石留印,一場硬仗接著一場硬仗打,連啃“硬骨頭”,成功實現了“兩江四岸”生態環境和景觀面貌的轉折性變化。

  2020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南京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準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主力軍。

  2020年11月,湖北省委主要領導在武漢市調研長江、漢江“兩江四岸”規劃建設工作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確把握“五大關係”,立足百年大計,堅持世界眼光,高標準規劃、高水準建設武漢“兩江四岸”,統籌協調好生態保護、經濟發展、防汛抗洪、生活休閒等功能佈局和山、水、路、岸、産、城等空間關係,打造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拓展城市架構、完善城市形態、增強城市功能,為推進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作貢獻。

  11月24日,《武漢市兩江四岸規劃》(下稱《規劃》)正式編制完成,提出在兩江四岸核心區總體形成“一芯兩軸顯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的空間結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引領區,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水城市;打造“兩江四岸”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將更多的沿岸空間留給市民,還江於民、還岸於民,讓城市更宜居宜業宜遊。

  根據這一思路,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工程應運而生。該工程涉及武漢市長江、漢江河段中約170公里範圍。其中,主城段上游至白沙洲、下游至天興洲,漢江至長豐橋,城郊段上游至軍山,下游至武惠堤與八吉府大街交叉處。

  按照“一年出樣板、三年成規模”的目標,目前該工程主城段已形成18個子項目的項目庫,其中14個子項目由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負責實施,已同步啟動部分子項工程建設。

  武漢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兩江四岸”是武漢重要生態廊道,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靚麗名片,建設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舉措,是關係長遠發展的百年大計,對於實現沿江發展、跨江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武漢生態環境和城市建設的主力軍,我們承擔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建設,責無旁貸。”武漢生態環境投資發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承啟表示,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勇當生態先鋒、城建鐵軍,高標準、高品質推進武漢百里長江生態廊道建設,打造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靚麗名片,讓武漢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