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機器人模擬帶電維護變電站設備試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梅濤 攝)
人工在高壓變電站內帶電檢修作業,很是危險。1月27日從國網湖北電科院獲悉,該院歷時4年研製出了國內首臺人工智能型110千伏變電設備等電位帶電作業機器人,有望使檢修人員避免涉險。
1月27日,記者來到國網湖北電科院“高壓大廳”,一台白色的帶電作業機器人已經就位。整套系統的底盤是一輛履帶式鬥臂車,鬥臂頂端安裝機器人平臺,鬥臂伸展開來,可以將機器人平臺送至10米以上的高處。
機器人平臺是系統的核心,它有一大一小兩支機械臂。國網湖北電科院設備技術中心開關及過電壓室主管李勁彬介紹,大的主機械臂帶有電動鎖卸螺栓工裝,可以拆裝引流線夾;小的副機械臂帶有高壓乾燥空氣噴嘴,能清掃絕緣子上的灰塵和污物。
隨著指令,機器人實驗場上安裝一串模擬絕緣子。只見兩支機械臂先後伸出,副機械臂上的噴嘴圍繞絕緣子作業,高壓空氣無死角清潔了表面灰塵;主機械臂鎖住線夾螺栓,轉動套筒進行拆裝。
機械臂是在三維空間中運動,要準確定位一個螺栓不容易。研究團隊為它裝了兩個紅外攝像頭,採用視覺定位技術,幫助它識別距離、角度、進入深度等。如今,機器人能在一排螺栓中準確找到需要擰下的那個。(湖北日報記者彭一葦、通訊員鄒平、甘依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