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新洲千畝桃園助力鄉村振興
2021-03-03 11:26:43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千畝桃園助力鄉村振興新洲三店擦亮“宋桃”品牌

  “人間三月天,最美桃花潭。”3月2日,武漢新洲區三店街宋寨村桃花潭生態文化園內,第三屆桃花節舉行。千畝桃花連片盛開,遠近鄉鄰結伴踏春,趕來賞桃花、品桃釀、嘗桃膠、放風箏、花潭垂釣、認養桃樹、攝影、看皮影戲、聽牌子鑼鼓……為武漢東北角的偏遠小村莊增添不少活力。

  “每年桃花節就是基地開工‘集結號’,我們基地又要開始新一輪的忙碌了!”該生態園負責人羅衛平信心滿滿,“今年要繼續擴種2000畝桃樹,並增加一個桃産品深加工車間。”

  近年來,在返鄉創業青年羅衛平的帶領下,三店街宋寨村成立了武漢市美濤種植合作社,在該村連片荒山流轉土地千余畝,種上桃樹,除了産出鮮桃,還有被稱為“軟黃金”的桃膠,以及桃子酒、桃花茶、桃罐頭等系列桃産品,形成産業鏈,遠銷國內外。“現在産品供不應求,1/3銷新加坡、美國、中國香港等地,1/3走電商,1/3供餐飲企業。”羅衛平介紹,2019年,基地實現産值4300萬元,2020年,受疫情影響,産值2900萬。

  發展産業就是為了一方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美濤種植合作社流轉村裏建檔立卡貧困戶12戶的土地63畝,安置15名貧困戶在合作社固定工作,並輻射帶動周邊9個村發展桃樹種植産業,每年為村民增收42萬元。收購桃膠産品帶動周邊農戶1000余戶,其中貧困戶佔15%,人均增收1500元。

  眼看宋桃基地經濟效益越來越好,羅衛平結合中國傳統桃文化,賦予宋桃文化創意,打造“桃花潭文化産業園”,他計劃今年在園區建設一條幫扶長廊,開展桃文化科普,在發展桃樹種植、産品加工兩個産業的同時,發展桃主題的文旅産業,不斷擦亮“宋桃”的品牌。同時,整合代銷三店地區的金絲皇菊、瓜蔞籽等名優土特産品,既幫助當地農戶解決農産品滯銷難題,也擴大基地的産業鏈,實現抱團共贏,助力鄉村連片振興。(長江日報 通訊員程書雄 何建軍 劉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