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地質貼身服務基層 轉型創新“轉”出新天地
2021-04-29 14:57:38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李玥

湖北地質貼身服務基層 轉型創新“轉”出新天地_fororder_01

2020年10月中旬,省地質局省水文隊赴恩施市沙子壩滑坡開展地質勘查,為滑坡治理提供技術支持。(湖北省地質局供圖)

  卷首語

  春意盎然催人奮進,湖北省地質局和湖北日報聯合開辦的荊楚地質行業版與您見面了。荊楚地質旨在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地質工作系列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發揮地質作用”“平穩轉型、精準定位、建強隊伍、創新發展”要求,錨定“十四五”藍圖,強化湖北地質信息宣傳。

  荊楚地質將圍繞服務能源資源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地質科技隊伍、地質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建設、典型人物等方面,講好湖北地質好故事。期待您的關注、參與!

  地質工作涉及資源保障、城鄉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地質災害防護等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十三五”以來,湖北省地質局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地質工作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作用,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地質貢獻:地質找礦取得重大突破;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旅遊地質取得新拓展……

  向地球深部進軍 努力找礦增儲

  4月初,走進宜昌宜志頁2HF井,工地一片熱火朝天。該井前不久順利完成技術套管固井,即將進入水準段施工。2月15日,在利川市建南地區,紅頁1井成功投産,定産7萬立方米/天。湖北頁巖氣勘探開發正大步向前。

  省地質局認真落實國家、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在省自然資源廳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堅持需求導向,調整優化找礦佈局,聚力清潔能源礦産找礦、大宗緊缺礦産深部找礦、戰略性新興産業礦産找礦,地質找礦取得突破性進展。

  積極參與全省頁巖氣調查評價。累計承擔頁巖氣地質調查項目27個,實施頁巖氣地質調查井及參數井23口,優選頁巖氣遠景區92處。與中國地調局等單位一道,基本上摸清了全省頁巖氣資源家底,預測了頁巖氣勘查開發遠景區地質資源量,為湖北省未來頁巖氣勘探開發打下良好基礎。目前,鄂西地區被認為是我國除四川盆地之外最具頁巖氣勘探開發潛力的區域,頁巖氣地質資源量11.68萬億立方米,居全國第5位。

  加強局地合作,大力開展地熱資源勘查。近兩年,中深層地熱勘查捷報頻傳,先後在武漢、宜昌、恩施、襄陽、神農架、黃岡、咸寧、黃石等地新探獲地熱資源,優化補強了湖北省地熱資源分佈格局,助力地方綠色發展。

  向地球深部“進軍”,加強深部找礦。為緩解黃石大冶地區“四礦”矛盾,省地質局瞄準鄂東南礦聚區鐵銅金多金屬深部找礦,持續開展成礦區劃和成礦理論研究,不斷深化對成礦規律的認識,優化礦産勘查部署,集中局系統地質、物探、科研力量,整合實施省地勘基金、局地質找礦專項等項目,開展會戰式找礦攻堅,連年探獲新礦體,相當於每兩年增加一個中型鐵銅金多金屬礦床儲量。2020年更是取得多點突破:在大冶市付家山-龍角山地區新探獲3.3萬噸鎢礦,該礦區累計發現鎢礦5.84萬噸,改寫了湖北省無大型鎢礦的歷史;在銅綠山、雞冠咀-桃花嘴等礦區深部和週邊探獲新的厚大銅鐵金礦體,新增銅、金金屬資源量均超過中型。

  戰略性新興産業礦産找礦亦取得重要進展。在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區、鄂東北大悟-蘄春一帶、鄂西夷陵等地分別探獲鈮礦、錳礦、石墨等多個中大型礦床。據介紹,5年來,省地質局新發現礦産地44處,其中大中型礦産地23處、小型礦産地21處,提交找礦靶區150余處,新增了一批磷、銅、金、鉛鋅等礦産資源儲量,提高了湖北省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程度。

  建立三大技術支撐體系 守護生命財産安全

  4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恩施市馬者村,五保戶沈道70平方米的新房漂亮寬敞舒適。“去年遭遇大災,保住了命,今年又住進新房,感謝各級政府、各部門的幫助。”沈道回憶起2020年7月的那場滑坡到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十分感慨。

  2020年7月21日,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因屢降暴雨導致地面開裂,該村村民、義務地災隱患監測員陳光明發現後,成功預警,挽救了村民們的生命。

  再往前,6月29日,巴東縣水布埡鎮石坪村4組發生124萬立方米山體滑坡,也是村民第一時間發現公路坍塌,及時預警,133人及時安全轉移。兩次案例被專家們認為是“教科書式”的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案例。

  湖北省是地質災害多發地區之一,地質災害預防關乎百姓生命和財産安全。2020年,全省多地發生洪澇災害,多地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通過宣傳培訓,各地群眾防災減災救災意識不斷增強。”省地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地方提供救災防災等預防、應急服務和技術支撐,已成為省地質局的重要職能之一。

  2020年,在省自然資源廳、省應急管理廳的主導下,省地質局組織地災防治網格化管理協管員212名,開展網格協管;完成了160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和49期趨勢預測預警,重點開展69個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地質災害應急技術指導,完成了地災應急調查、巡排查、應急監測等工作,協助地方開展應急處置、宣傳培訓、應急演練;組織完成了2019年度26個基礎性調查評價項目,開展了476個重大隱患點專業監測預警和普適型監測及54處地質災害治理及搬遷避讓。

  目前,該局已建立了地質環境隊伍體系、地災防治網格化管理體系和地災應急支撐體系,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大大提升,為全省群眾的生命和財産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該局承擔了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與保護等重點工作;開展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建設與運行,全省重點地區地下水環境監測、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監測、江漢平原水土污染監測,建立了全省地質環境信息平臺,推動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

  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該局與自然資源廳、應急管理廳、生態環境廳和地方政府聯合發文或簽訂相關合作協議,無償提供多項社會民生公益服務、技術支撐服務、信息化服務。

  摸清地質家底 助力綠色發展

  4月的恩施市三岔鎮,漫山遍野鬱鬱蔥蔥,白色的土豆花競相開放。“今年天氣好,土豆收成應該不錯,可以賣一個好價錢。”恩施市三里鄉村民黃武軒笑呵呵地説。

  如今的恩施硒土豆火了,已成為網紅小吃,成為恩施當地鄉村振興主導産業之一。

  硒,是一種重要工業原料,也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湖北省富硒土地資源豐富,總量位居全國前列。

  但硒在全省如何分佈,卻一直沒有摸清楚。2016年,在省自然資源廳組織下,省地質局啟動“金土地”工程——高標準基本農田地球化學調查,給土地做“體檢”。“通過對土壤、灌溉水、大氣沉降物進行化學分析,檢測硒、鍺、氮、磷、鉀、有機質等養分指標和PH值的含量等,可以知道土地品質,並同步採集農作物樣品進行聚硒檢測。”省地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5年來,省地質局完成4.5萬平方公里富硒土地調查,向有關縣市提出富硒産業基地建議260余條,為基礎地質研究、農業種植規劃、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富硒土地資源開發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將助推湖北省富硒土壤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富硒特色農業發展。

  “農業地質、城市地質、旅遊地質等在鄉村振興及城市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省地質局各單位‘下鄉進城’,主動服務地市州經濟發展。”省地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助力貧困地區發展,省地質局先後完成四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資源與環境圖集編制、地質旅遊潛力評價,實施各類調(勘)查、地災應急處置項目超過170項。此外,還完成全省農用地土壤污染詳查17935個表層土壤點位、2474個深層土壤點位採樣;完成全省203家重點行業企業污染用地調查採樣、質控及測試分析。

  城市地下哪適合開挖建房,哪適合修建地鐵,都是一門學問。該局先後完成或正在進行武漢、黃石、宜昌、鄂州、孝感等城市地質調查,為城市未來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基礎資料和科學決策依據。

  湖北省地質旅遊資源豐富,該局已先後完成華中地區重要地質遺跡調查(湖北)和黃石市、恩施州、五峰縣地質旅遊資源調查,助力建設大別山、恩施大峽谷-騰龍洞等4處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地質公園。目前,騰龍洞、大峽谷景區都已成為遊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該局還培育1個地質文化産業園,建設6條地學科普旅遊路線。與遠安合作建設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産地,推進建設遠安化石保護研究中心,發掘出全球最古老完整的鰭龍類化石骨架,開展地質文化村建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林晶 通訊員 張宏福 羅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