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岡推進1.5萬個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建強每一個“戰鬥堡壘”
閱讀提要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如何建強“一線戰鬥堡壘”?如何讓基層黨組織“説話有人聽,幹事有人跟,發展有路徑”?
黃岡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基層黨組織建設“整縣推進”,全市1.5萬個基層黨組織成為黨員群眾“生活離不開、生産離不開、感情離不開”的主心骨。4月下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赴黃岡蹲點採訪。
農莊建起來,腰包鼓起來
——群眾生活離不開
“瞎折騰!”聽説村裏要建農莊開民宿,董光進的頭搖得像撥浪鼓,“村裏人都想搬出去,城裏人咋瞧得上這山坳坳。”
董光進是羅田縣白廟河鎮付家廟村村民。他説,“原來村裏窮得叮噹響,我們有事不找村支部,他們説話也沒人聽。”
變化發生在2016年。當年,省委組織部將羅田列為全省基層黨建“整縣推進”三個試點縣之一。羅田以建強支部為主題,投入8000萬元建設1150個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2017年,付家廟村黨群服務中心落成,辦事大廳、衛生室、超市、圖書室等一應俱全,村裏人氣漸旺。
“手中無米、雞都不理。沒有經濟基礎,説話底氣不足。”付家廟村黨支部書記張伯海帶著村幹部四處奔走,引來外婆橋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高端農旅項目。
樓房養豬、水罐養魚,“外婆橋”牌綠色農産品供不應求。春賞花、秋摘果,每到節假日農莊生意火爆。2020年,村集體收入達24萬元。在新疆打工的董光進得知消息,回鄉加入外婆橋公司,年收入近4萬元。
5年來,黃岡市累計投入超10億元對村(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提檔升級;開展“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攻堅戰。今年底,所有村將實現每年有5萬元以上穩定收入……
家門口越來越凈,腰包越來越鼓,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生活離不開的主心骨。黃岡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飛説:“基層黨組織要強,保障必不可少。只有推動人向基層走、錢向基層投、政策向基層傾斜,才能確保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
稅務幹部上門,破解停電難題
——企業生産離不開
一邊是上億元的合同要按期履行,一邊是供電部門要停電檢修,麻城馬勒三環氣門驅動(湖北)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明澤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去年疫情期間,馬勒三環積壓大量國內外訂單。復工復産後,車間加班加點趕訂單,一張停電檢修通知書不期而至。
“檢修耗時一週,加上來電後調試設備,至少需要10天才能完全恢復生産。”董明澤坦言,停電檢修將導致大批産品無法如期交付。
“馬勒三環是納稅大戶,生産停不得!”走訪中,國家稅務總局麻城市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黨支部書記、局長劉少華了解到企業困難,隨即向市裏上報,與供電公司協調,商定將檢修時間推遲到當年8月底。“延期的5個多月裏,訂單全部按期完成。”董明澤説,良好的信譽為公司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2020年逆勢增長,上繳利稅同比增加上千萬元。
“加強黨支部建設,讓幹部服務企業的意識越來越強。”國家稅務總局麻城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虞新海表示,過去,黨建和業務“兩張皮”,黨員幹部學得多用得少。如今,各黨支部每週組織學習,先學深學透黨的理論和業務知識,再結合企業需求,解決“急難愁盼”。
“企業稅收為何下降”“出口退稅還有哪些堵點”……習慣伏在“案頭”的黨員們,進了工廠車間當起“店小二”。
經營情況越摸越透,問題解決越來越快,企業時刻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黃岡市委組織部負責人表示,經過5年建設,全市基層黨組織建設實現全地域、全領域、全要素、全功能推進,“一線戰鬥堡壘”的主角地位更加穩固。
把骨幹培養成黨員,激發紅色生産力
——員工感情離不開
基層黨建的難點在哪?
非公黨建最難!黃岡市委組織部在調研中發現,少數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重經營輕黨建,黨支部建設弱化。
如何激發紅色生産力?“把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公司的管理者。”武穴鴻鑫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委員、副總經理趙小華頗有心得。
公司銷售部部長宋志欽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剛進入公司時,他是一名普通業務員,能吃苦、有闖勁,每月至少有20天在外跑市場。
2016年,公司黨支部將宋志欽列為發展對象重點培養。2017年,他如願加入中國共産黨。“入了黨,更要加油幹。”宋志欽工作起來更拼了。
“過去,公司主打産品熒光劑增白劑在國內塑膠型材領域市場份額不超過5%,如今已超過20%。拓展這一市場,宋志欽立下大功。”趙小華嘖嘖稱讚。
“黨員幹部示範作用明顯,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今年,公司計劃發展兩名黨員,已收到10多份入黨申請書,趙小華説,“以前發展黨員,有時需要去做發展對象的工作;現在,發展對象主動找我們談心,希望早日入黨。”
把群眾力量組織起來,是我們黨的強大優勢。“組織起來,就能攻堅克難、戰無不勝。”武穴市武穴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付海強説,下沉黨員在社區領崗諾責、身先士卒,無論是抗疫還是抗洪,面對“急難險重”,做到“我先上”“跟我來”,群眾就能學有榜樣、做有示範,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更加凸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柯利華 通訊員 李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