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蘄春搶收搶種25萬畝再生稻
2021-08-27 10:44:3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湖北蘄春搶收搶種25萬畝再生稻_fororder_01

蘄春趁天氣晴好搶收再生稻。(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8月以來,“鄂東糧倉”蘄春縣持續陰雨天氣,造成25萬畝再生稻頭季難以及時收割,少數田塊出現稻穀倒伏、發芽現象。

  如何保住豐産的糧食?如何保住農戶的基本收成?連日來,蘄春縣爭分奪秒搶收搶烘,力保糧食顆粒歸倉。

  搶收:856台收割機“見縫插針”

  再生稻,是指頭季稻收割後,利用稻樁上存活的休眠芽,通過灌溉、施肥等措施,使之再次抽穗、開花、結實,再收一季稻穀的栽培方式。

  蘄春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錢太平介紹,再生稻“一種兩收”高産高效,畝産平均1030公斤,有效破解農村土地和勞動力矛盾,蘄春縣10年時間發展到25萬畝,佔全縣水田面積近一半。每年8月5日到15日,是再生稻頭季的收割時節,晚于這個節點,二季産量會降低。

  “急!眼看著稻子長勢喜人可以迎來大豐收,豈料遇到連續陰雨天。”蘄春縣赤東鎮酒鋪村種有2380畝再生稻,村黨支部書記鄧先鋒説,從8月2日到8月19日,只有5天晴好天氣,少數田塊的稻穀倒伏成一片,撥開穗葉,穗頭上全是白色的芽苗。

  眼瞅著面臨減産風險,酒鋪村決定“見縫插針”,抓住雨停間隙,一天當作兩天用,人工機械齊上陣搶收秋糧。“只要看著天氣好一點,不管是白天還是傍晚,就趕緊安排收割機下田收割稻穀。”鄧先鋒説,在縣農業農村局幫助下,該村調來11台大型收割機,一台每天能搶收40畝,最後一個田塊8月19日完成收割。

  蘄春縣農業農村局總工黃超介紹,8月出現如此長時間降雨,在蘄春並不多見,致使農業出現一定災情,減災保糧成為重中之重。該縣緊急調集856台(套)收割機,哪個田塊能夠進行作業,就往哪調配,“寧讓機器等稻穀,不讓稻穀等機器。”

  鄧先鋒説,該村稻穀多為順勢倒伏,貼地、斷穗的較少,由於搶收及時,對産量影響有限。經過測量,一季畝産1200斤,與正常年份持平。

  搶烘:機器24小時不停歇

  8月25日上午,湖北香珍米業有限公司烘乾車間,最後一批180噸再生稻烘好,打包、裝車,駛往武穴市糧食儲備公司。該公司是鄂東重要的糧食儲備基地之一,儲藏1600萬公斤國家儲備糧。

  公司負責人肖國林説,8月5日開始,公司不分晝夜接收種植戶的濕稻,6台烘乾機全力運行,每日可烘乾稻穀300噸,“為確保再生稻顆粒歸倉,我們歇人不歇機,機械24小時滿負荷作業。”

  步入烘乾車間,肖國林給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介紹烘乾流程。從田間收割的稻穀,第一時間直接運到車間入口,倒入下料斗,經過輸送帶,運上提升機,清除雜草,進入烘乾機,整個操作過程便捷高效,只需一名工人看管。“濕稻穀含水多在35%以上,溫度設定在80攝氏度,烘乾20小時後,水分可降到13.5%以下,就可以出倉入市。”

  蘄春縣雲傑再生稻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呂雲清介紹,雨天收割的再生稻,如果24小時內不能晾曬、通風,極易發生霉變,減少收成。好在最近幾年,蘄春縣大力支持上馬糧食烘乾設備,全縣陸續建起23家烘乾廠,這次派上了用場,邊收割邊烘乾,最大限度減少因發芽霉變造成的産量損失,也保證了稻穀的品質。

  “我們的糧食‘搶’回來了!這才是豐産又豐收啊!”看著烘乾的再生稻裝包上車,呂雲清緊繃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説,在香珍米業烘乾稻穀後,糧農有兩種選擇:一是直接以每斤1.28元的價格賣給香珍米業,由其轉賣到國家糧食儲備庫,可省去儲藏、運輸等麻煩,香珍米業賺取中間的差價;二是支付香珍米業每斤5分錢烘乾服務費,自己找買家。

  搶排:水來一寸退一寸

  在赤東鎮萬畝再生稻示範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一塊10天前收割的水田裏,稻樁上已冒出嫩芽,一片生機盎然。

  不遠處,酒鋪村排澇站機器轟鳴,5台泵機馬力全開。“水來一寸退一寸,力爭把損失降到最低。”赤東鎮委書記朱文剛説,再生稻二季生長過程中,田間積水不能超過15釐米。但赤東鎮産糧區,俗稱四十八圩,是蘄春有名的“水袋子”,地勢低窪,容易積水成澇。8月以來,該鎮共投入排澇機組100余臺(套),3.5萬畝再生稻田積水均迅速排出。

  “相比往年,這塊田頭茬收割晚了4天,需要迅速追肥,每畝用尿素20到30斤,再配上鉀肥10斤,這樣利於早出穗、出壯穗,減少因雨成澇造成的光照損失。”作為蘄春縣派出的農業專家,錢太平反復叮囑農戶相關注意事項。

  錢太平説,蘄春縣糧食總産多年穩定在5億公斤以上,被農業部表彰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再生稻功不可沒,它不僅提高水稻産量,還符合綠色發展的要求,二茬不需要用農藥,減少對環境造成的面源污染,降低成本,而且米質好,更加安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利華 通訊員 陳鈺 袁衛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