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委召開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視頻座談會 發揮“一線指揮部”和“一線總指揮”作用 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業産業化成勢見效 應勇主持並講話 王忠林出席
9月1日,湖北省委首次召開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視頻座談會,省領導與縣(市、區)黨政負責同志面對面,聚焦“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業産業化”主題,交流經驗心得、查擺問題差距、部署推動工作。省委書記應勇主持會議並強調,要錨定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湖北的“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目標定位,按照省委十一屆七次、八次、九次全會部署,進一步壓實縣(市、區)委“一線指揮部”和縣(市、區)委書記“一線總指揮”責任,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業産業化成勢見效,抬高湖北全域高品質發展底板。
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出席會議並講話。
為更好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實落地,促進縣域經濟突破性發展,提升縣域治理現代化水準,省委決定定期召開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每次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確定主題,推動各縣(市、區)相互學習、相互啟發、相互借鑒,形成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
應勇指出,縣域是落實“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佈局的基本單元,是實現“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目標定位的基礎支撐。全域協同發展,差距在縣域、潛力在縣域、關鍵在縣域,縣域強,則全域強。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對促進縣域經濟突破性發展作出系列部署,明確了補短板鍛長板的發展思路,制定了固本謀遠的政策體系,推出了務實管用的重大舉措,形成了挖潛賦能的工作機制,全省縣域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應勇強調,縣域發展位次並不鐵定,現在並不代表將來,"好"和"差"、"快"和"慢"都是相對的、動態的,就看誰對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領會更深、抓得更實、力度更大,用改革的辦法攻堅克難,創造性推動工作,誰就能取得更好實際效果。縣(市、區)委是抓落實的“一線指揮部”,縣(市、區)委書記要當好“一線總指揮”,謀定後動、謀定快動,追求實實在在的投入、實實在在的增長、實實在在的發展。
“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就是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時’與‘勢’。”應勇強調,推進縣域經濟突破性發展,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堅定不移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構建以中心城市為龍頭、縣城為重要載體、重點鎮為節點的城鎮體系。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一縣一品”“一業一品”,對接融入全省現代産業體系和“51020”産業集群,大力推進農業産業化,對接融入十大重點農業産業鏈。要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發展環境,面對企業和群眾訴求,決不能怕麻煩、怕擔責,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要通過擴權賦能來強縣,確保省市放得下、縣域接得住,持續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
應勇指出,當前,要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走深走實,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立體型常態化科學精準防控機制和局部應急處置機制有機統一。要有序推進市縣鄉換屆工作,確保思想不亂、精力不散、幹勁不減、工作不斷。要堅決守住安全發展底線,以高度警醒和責任自覺抓好安全生産、防汛救災、社會穩定和維護公共安全等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王忠林強調,近年來湖北省縣域經濟整體加快發展,但也要正視縣域經濟不強不大的現實,切實增強坐不住、等不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要堅持多從自身找原因,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落後找理由,比一比、看一看,思想解放夠不夠?爭先意識強不強?精神勁頭足不足?工作招數硬不硬?工作作風實不實?縣域發展,思路決定出路,知責就要擔責,突破才能突圍,底線保障主線。要善謀善作善成,找準發展定位,明晰發展思路,聚焦特色産業發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點工作發力突破,堅決守住民生、生態、安全、穩定底線,切實扛起“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穩定”的政治責任,以更高標準、更有力舉措推進縣域高品質發展。要發揚“拼搶實”的狀態和作風,咬定發展不放鬆,以幹在實處推動走在前列,確保縣域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榮燦,副省長柯俊出席會議;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樂成對縣(市、區)代表發言作點評;省政協副主席、襄陽市委書記馬旭明,武漢市市長程用文在分會場參加會議。襄陽市襄州區、赤壁市、英山縣、洪湖市主要負責同志分別發言。(湖北日報記者李保林、王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