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省中小學秋季開學日側記
2021-09-02 10:41:5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在“強國有我”的誓言中迎來新學期——我省中小學秋季開學日側記

湖北省中小學秋季開學日側記_fororder_01

9月1日,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學學生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驗證進入校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攝)

  9月1日,晴空萬里。全省中小學如期開學。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多所學校以“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為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開學活動。

  播下一顆傳統禮儀的種子

  上午9時,枝江市丹陽小學472名一年級新生在禮儀隊員的引導下,通過測溫室,踏著紅色地毯,穿過“入學拱門”,步入“入學禮”的會場。他們收到了驚喜“三重禮”:點硃砂,開“啟智禮”;感師恩,行“拜師禮”;寄情誼,贈“心願卡”。小學生們認真行禮,開心地打開“神秘卡片”,現場氣氛熱烈。據了解,這一開學儀式持續多年,學校希望借此在學生心中種下傳統禮儀的種子,讓“入學禮”成為他們難忘的校園記憶。

  立德樹人,禮樂先行。武漢市武昌區中山路小學,校民樂團現場演奏編鐘樂器,近千名學生用傳統拜師禮,向老師們獻禮。在激昂的鼓聲中,學生們齊明志向:“奮鬥正青春,青春獻給黨,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上午7時30分許,武漢中學舉行新學期開學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緩緩升起,這也是該校國旗隊隊員們第一次穿上新隊服,在全校學生面前亮相。

  往年,隊員們是穿著校服升旗,新學期新隊服,帶來特別的儀式感。新隊服是秋裝,外套裏還有一件襯衣,開學儀式剛過半,隊員們已經被汗濕,但還是站得筆直。“擔任國旗隊成員,最重要得是對國旗尊敬的心和堅持下去的信念。”扛旗手、高二(2)班學生時浩鈞説,加入國旗隊是榮譽,訓練過程中更能體會到堅持的意義。

  據了解,今年新學期,一些中小學新增了國旗護衛隊。在升國旗、奏國歌前,國旗護衛隊以鏗鏘的步伐、昂揚的精神,提振士氣,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

  國旗下的宣誓充滿激情

  根據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需要,荊州中學的開學典禮採取“主會場+分會場(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部分教師和學生代表在主會場參加典禮,其餘師生在教室通過觀看視頻直播的方式參加。校長朱勝祥結合最近時事,與同學們交流:“事實證明,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自己國家的命運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在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當今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生在這個時代,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是幸運的……同學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安靜環境,發奮圖強。”

  “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學習!”學生代表面對國旗莊嚴宣誓,充滿激情。

  新生們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希望有好的學習成績,也希望能參加喜歡的社團活動,交到好朋友。華師一附中語文教師沈勝方迎來了教師生涯中的第7屆學生,“第一節語文課我不準備講課本啦,要給新生們講講學校文化,鼓勵他們樹立目標,養成良好的習慣,收穫成長。”

  院士進小學講授“第一課”

  開學第一天,李培根院士來到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他從四種“動物”説起,為師生講授“第一課”,勉勵學生多學多問、快樂成長。

  “第一個動物是一條狗,它的名字叫阿法狗。”李培根院士口中的狗、猴、蛟龍和玉兔並不是真正的動物,而是人類科技進步的結晶。人工智能“阿法狗”能夠打敗世界上所有的圍棋大師,植入了晶片的“馬斯克猴”能夠用意念與計算機互動,我國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和玉兔號月球車能突破人類極限,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這些科技背後都有大學問,學問就是學著問。”李培根院士説,如果想為祖國做出更大貢獻,就要好好學習,並且要學著問問題。

  “第一課”結束,掌聲雷動,孩子們意猶未盡,華科附小的“小記者”們紛紛向李院士請教:“院士爺爺,我也想成為一個像您那樣的院士,我應該怎麼做呢?”“努力學習。”李培根院士回答,“小時候我在鄉下學習,我都不知道科學是什麼,但我知道要好好唸書。”李院士寄語同學們,學習中總會碰到問題,但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要始終保持質疑,多問為什麼,好奇心將變成你們探索的動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方琳 張歆 見習記者 田佩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