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武漢三大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
2021-10-21 09:37:43來源:長江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武漢三大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 “鼎”中看編鐘“田”裏賞名畫

  美術館、博物館、科技館……城市文化場館不僅是城市地標,更是一座城市內修的“氣質”。武漢的“氣質”即將“升級”,三座文化地標建築即將陸續完成建設,在不久的將來一一向市民“揭開面紗”,也讓外地遊客近距離觸摸這座城市的“文脈”。

  琴臺美術館位於漢江之濱、月湖之畔,梯田式的白色建築仿佛從地裏“長”出來一般,由內而外的“精緻感”令其本身就是一件極富欣賞價值的“藝術品”,在全國的城市美術館之中也是獨樹一幟,特色鮮明。

  10月12日到15日,湖北省博物館(簡稱“省博”)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搬家”,從二期的老館搬到新建的三期新館之中,“住進”裝修考究、環境智慧的“新家”。而新建的三期與老館一起,也使得湖北省博物館現有總面積達到11萬多平方米,位居全國博物館前列。

  位於光谷核心區域的湖北省科技館新館,建成後也將躋身全國五大科技館之列,是中國地區最大、最先進的科技展館及科教重地。館內擁有全國最大的球殼混凝土結構,結構內部的沉浸式觀影球幕影院還未建成就已經備受期待。

武漢三大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_fororder_02

琴臺美術館屋頂建起層層疊疊的“梯田”,上面鋪滿白色礫石,較低處種上佛甲草,俯瞰整座建築物像從地面“長”出來的一件藝術品。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琴臺美術館

  屋頂上建起層層疊疊的“梯田”

  19日,記者來到琴臺美術館施工現場,一座如綿延山丘般的銀白色建築物矗立眼前。中建三局琴臺美術館項目總工范立介紹,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目前處於裝飾裝修的收尾階段。

  “請穿上鞋套。”進入琴臺美術館大門前,一雙鞋套塞到記者手中,這也是記者第一次進入在建工地時被要求穿鞋套。和其他藝術展館或精緻或奢華的裝飾風格不同,琴臺美術館這座國內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單體建築主打“素顏”:清水混凝土墻面、石材地面、灰白色金屬張拉網吊頂,一眼望去,都是深深淺淺的“高級灰”。

  琴臺美術館的地面微微泛光,有鏡面效果,范立稱這種精磨石地坪經過養護處理,目前還在保養期,“工人每天都是穿著鞋套進出”。除了地面,館內的混凝土承重柱都包裹了塑膠薄膜,以防受損。

  沿扶梯上樓,施工人員正在鋪設地板,這是琴臺美術館內“高級灰”之外的唯一顏色——原木色。記者留意到地板都是中空的,墻面、地面一根電線都看不到,原來館內所有的機電管線均埋在地下或隱身墻內,以達到一根明線都沒有的至簡美學效果。

  琴臺美術館總建築面積約4.3萬平方米,分地下一層、地上二層(局部夾層),共有古代、現代、當代、特殊展廳等4個展廳。記者在館內各處穿行,如走迷宮,時而沿扶梯上行,時而又沿緩坡向下,以為進了房間,突然身在室外。順著棧橋,記者走上屋面,層層疊疊的“梯田”鋪滿白色礫石,較低處種上佛甲草,俯瞰之下,整座建築物像從地面“長”出來的一件藝術品。

武漢三大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_fororder_01

省博建築群總建築面積將達11萬平方米,從高空俯瞰如一個“鼎”字。長江日報記者任勇 攝

  湖北省博物館(三期)

  高空俯瞰如一個“鼎”字

  19日,長江日報記者站在東湖邊靠省博路這一側的入口處廣場,望向新建的省博三期建築,大氣沉穩又不失現代感的氣息撲面而來。“這可能就是新館與老館的最大區別,場館雖具有歷史氣息,卻給人一種更輕快的感受。”施工方中建三局項目經理甘猛説。

  此前,省博一期、二期均由中建三局建設。在建設者眼中,這座湖北人心目中最具歷史文化氣息的建築,正在從厚重的歷史沉澱之中徐徐走出來,進入更為廣泛的大眾視野,增添明快、現代的氣息,讓觀展者去博物館擁有更豐富的體驗感。現代與歷史在這裡實現“交融”,這座建築處處可見楚文化元素。

  立面處是楚文化代表的元素——青銅器饕餮紋立體浮雕,各處裝飾板、入口處的門廊處、下沉式庭院的設備口裝飾,均可見到這種花紋;楚文化器皿元素“鼎”,高空俯瞰場館外觀倣似“鼎”,館內連門把手都是“鼎”的樣式;紅色的選擇也很講究,展廳門廊處的紅色就是從20多種楚文化紅色之中篩選而來。

  與一期、二期不同,省博三期有大面積的玻璃外墻,館頂設計能透光的“光井”,館內明暗動線分明,虛實結合,暗處多為文物“房間”,明處則是可以自由體驗的區域。比如打通2樓和3樓的兩處旋轉式樓梯,正對面就是玻璃外墻,從館內可以180度觀看遠處的東湖湖景;4樓戶外設大型觀景平臺,更是270度觀看湖景,平臺上設置咖啡茶座,讓遊客參觀完歷史感的文物之後,再來這裡感受現代城市自然景致,放鬆身心。

  甘猛介紹,三期新館“軟體”更“聰明”,博物館是要求“恒溫恒濕”的場所,不同展廳照明、空調需求細分,以前可能需要工作人員到不同區域去調整控制,新館的照明、排風、排水、調溫等環境系統均集成到智慧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可“一鍵控制”所有的系統,高效便捷。

  據了解,新館將增設一些新展,目前布展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武漢三大文化新地標呼之欲出_fororder_03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天圓地方”的造型引人注目。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攝

  湖北省科技館(新館)

  設計融入“天圓地方”傳統美學

  19日,記者來到光谷高新大道與花山大道交會處,只見一座白色帶有螺旋曲線造型的立方體建築靜靜矗立,其左側有一個巨大的銀色圓球,右側是一條弧形的景觀橋,“天圓地方”的造型引人注目。湖北省科技館新館作為全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科技館,尚未開館已然成為武漢市的地標之一。

  省科技館新館工程項目經理曾慶峰介紹,省科技館新館主體建築面積7.03萬平方米,其中展覽教育面積達4.4萬平方米,設置有展廳、兒童科學樂園、特效影院、科學教室、科普報告廳、公共空間展示區等,為觀眾提供多種多樣的科普體驗。

  在科技館二層展廳內,記者看到章魚、海星等充滿童趣的裝飾,施工人員正在完善飛機、樹洞、蜂巢等大型倣造結構。原來,這是專為小朋友們設置的“兒童科學樂園”,聚焦3至10歲兒童的科學啟蒙,創設符合兒童生活經驗的真實情境,讓兒童在體驗中學到知識、養成各項能力。

  長江流域科技文明緣何而起,又將如何傳承? 觀眾可在科技館三層的“科技瑰寶”展廳探尋答案;場館內的三個特效影院未來將成為最具體驗感的場所,分別為球幕影院、沉浸式影院和巨幕影院,目前三個特效影院的結構都已完工,等待內部設備進場安裝。

  在曾慶峰看來,場館能夠滿足多個年齡層人們的需求,孩子們和家長既可以一起去看球幕影院,也可以分頭去玩各自感興趣的項目;年輕人也可以來感受城市文明、體驗巨幕電影,不會有人覺得“被忽略”。

  場館的細節處處體現“科技感”,如工程採用光伏發電、被動式通風、地源熱泵、雨水收集、中水回用、日光照明、可視化智慧能源控制系統等一系列綠色環保技術,作為國際一流的現代科技館,為建設“創新湖北”增添新動力。

  目前,工程主體已完成,布展施工和展品製作安裝工作正加速推進。(長江日報記者龔萍 王慧純 見習記者丁傲岸 通訊員王騰 謝傑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