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影像江城·2022城市短視頻創攝大賽”正式啟動
2022-03-09 10:24:15來源:長江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青春、精緻、溫暖……哪個“武漢”最能打動你 “武漢的樣子”短視頻大賽等你好作品

“影像江城·2022城市短視頻創攝大賽”正式啟動

鏡頭裏夜晚的黃鶴樓。趙廣亮 攝

  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武漢的樣子。即日起,在長江日報、新華社湖北新聞信息中心支持下,由武漢國際傳播工作室、火箭視頻發起的“影像江城·2022城市短視頻創攝大賽”正式啟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拍攝。

  ■ 4個子議題,內容隨你定

  作品面向近60個國家和地區發佈

  據介紹,本次短視頻創攝大賽面向全球徵集,以“武漢的樣子”為主題,以視頻的方式發現本真而地道的武漢,包括但不局限于4個子議題:微微傾城,展現微觀的、精緻的武漢;猜是武漢哪,拍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從未見過的武漢,大家都來猜;武漢青春記憶,展現城市的動人青春;一個“暖城”叫武漢,展現打動你我的溫暖城市故事。大賽也鼓勵創攝團隊通過自己對城市獨特的領悟,用更多維度展示自己心目中的武漢,創意不設限制。

  國內參賽者可通過微博、抖音平臺上傳作品參與大賽。海外網友可通過傳Facebook(臉書)、YouTube(優兔)、Instagram(照片墻)參賽。後期,主辦方將在話題區選取作品評獎。優秀作品將有機會通過央媒平臺、網絡社交媒體平臺、長江日報全媒體平臺、武漢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面向全球發佈,與來自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粉絲”們互動,角逐城市大獎。

  歡迎影視公司、MCN機構、攝影愛好者協會、專業影視院校的團隊積極加盟。

  ■ 視頻達人也來參賽

  拍下豐富美好的武漢

  作為一名視頻創作者,林文華用影像記錄生活的習慣已有五六年。打開他的微博,不難發現他的喜好:去旅行、嘗美食、玩音樂、看電影……

  林文華眼中的武漢,長江、漢江穿城而過,綠道樹影點綴湖泊。甚至是小眾的夏日荷塘,都是林文華認為的不可或缺的武漢元素。更重要的是江邊、湖邊的人,從跳東湖、江中逐浪到水岸嬉戲,武漢人的生活總是與水息息相關。在林文華眼中,武漢人有堅韌頑強的個性、處變不驚的坦然和率直爽朗的面孔。

  相較林文華,張斌是一個剛上路的新手,他從2019年開始拍攝武漢。在張斌看來,西北湖一帶便是武漢之美的集中呈現。美食、高樓、湖泊、人氣、潮流、時尚,只要把照相機往樓頂上一架,喧擾繁華的城市景象、悠閒散漫的食客、縱橫交錯的街道、絢麗多彩的霓虹燈盡收眼底。

  與白天相比,張斌更喜歡城市的夜晚——通透的長江兩岸、霓虹閃爍的街頭,整個武漢好像一座晶瑩剔透的水晶城堡。特別是傍晚時刻,自然光與燈光交織,鱗次櫛比的建築別有一番風情。

  連結>>>

  影像江城·2022城市短視頻創攝大賽參賽方式

  一、參賽時間

  徵集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6月

  專家評選:2022年6月

  公示頒獎:2022年6月

  二、參賽具體要求

  1.視頻主題內容:大賽以“武漢的樣子”為創作內容。

  2.視頻格式:MP4格式文件,解析度為1920×1080,用H.264的通用壓縮碼。投稿視頻請保留高碼流和低碼流兩個版本。橫豎屏皆可,橫屏拍攝效果更佳。參賽作品中文或英文錄製均可。

  三、報名流程

  步驟一:參賽方將作品上傳到以下平臺,並添加標簽。

  國內平臺:通過微博上傳作品(附帶作品主題),帶話題“#武漢的樣子”並@長江日報投稿;通過抖音平臺上傳作品(附帶作品主題),帶話題“#武漢的樣子”參與大賽。

  海外平臺:添加#WuhanImage標簽上傳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步驟二:將原視頻和報名錶格以及作品介紹Excel版打包發送至wuhanimage2022@163.com。

  報名錶和作品介紹表可在“長江日報”和“好玩武漢”微信公眾號相關文章中下載。

  四、版權問題

  作者須同意作品用於不同形式的公益城市形象推介及長江日報全媒體平臺宣傳;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參賽作品一旦被發現有侵權行為,主辦方有權取消參賽作品參賽、評獎資格。

  五、評選標準

  1.參賽作品按總觀看量排名進入專家評審環節,隨後由資深媒體專家及組織單位負責人進行評分。

  2.參賽作品的點讚和評論也將作為專家評分的參考項。

  六、諮詢電話

  13100653639(余老師)

  15007142310(吳老師)

  18071080945(葉老師)

  (長江日報記者黃哲 吳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