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歸雁經濟”激活天門服裝産業
2022-03-16 10:28:4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數以萬計從業者從沿海返鄉——“歸雁經濟” 激活天門服裝産業

  開欄語

  産業強,經濟強。今年來,天門市全力以赴強工業,推動紡織服裝、裝備製造、生物醫藥、農副産品深加工等重點産業高品質發展,為衝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提供支撐。今起,本報推出《天門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集群》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紡織服裝是天門傳統優勢産業。目前,有40多萬人在外從事服裝加工製造,形成強大的産業工人支撐。

  近年來,隨著大量服裝企業回流、傳統企業轉型升級、自有品牌逐漸增多,天門服裝産業煥發新活力,呈現迅猛發展勢頭。

  産業街門店租金翻了番

  3月2日,岳口鎮電商文創城一凡服裝店裏,等待發貨的快遞件堆成小山。

  “旺季每天發貨超過4000件。”老闆梁宵從事服裝電商5年,在電商平臺有旗艦店,主打女士襯衣、棉衣。

  2020年底,她將生意從廣州搬回家鄉岳口。“這邊加工、物流、配套比較成熟。”梁宵説,和廣州比,岳口綜合經營成本低,能照顧家裏。

  5分鐘車程之隔的岳口服裝産業街,一樓門面密集分佈著布料、裁衣、繡花、打版、製衣、燙衣、各種輔料等門店,客戶選好款式和面料,在産業街流轉一圈,即可拿到成衣。

  天門親易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産業街的推廣和運營。“去年,服裝産業街實現産值2.3億元,吸納2000多人就業。”公司總經理程洋説,人群持續回流,産業街的門面租金已翻番,原本閒置的一塊地皮也做成廠房出租。

  近年來,受沿海地區産業轉移以及疫情影響,數以萬計服裝從業人員從廣東等地返鄉,天門搶抓機遇,積極承接。截至去年底,該市共有紡織服裝企業2064家,其中,服裝電商1689家,已形岳口鎮、華泰服裝電商街等服裝産業集聚區。去年,天門産銷各類服裝1.8億余件,年産值100億元,吸納就業人員19552人,其中服裝電商發件量突破1.26億件。

  內培外引育龍頭

  3月3日,九真鎮嘉揚製衣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7條流水線滿負荷運轉。

  “這是剛剛新增的兩條流水線,等工人招滿就開工。”公司生産廠長張社平説,今年訂單已經排到8月。

  嘉揚製衣是挪威百年品牌海麗漢森的長期供應商,主要生産各式勞保服和戶外服。

  鐳射裁床、自動開袋機、電腦花樣機……近年來,嘉揚不斷進行智慧化改造,生産的戶外滑雪服經鐳射無縫壓膠工藝處理,基本看不到針線痕跡,達到戶外高等級防風防水效果。同時,該公司持續優化生産流程,生産線從9條變7條,效率反而提升30%。

  主打品質,落戶天門至今的12年間,該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去年,該公司年産服裝100萬件套,銷售收入突破1.1億元。

  離嘉揚不遠的鑫登服飾,全新的吊挂流水線讓製衣車間看起來整潔清爽。“裁剪好的布料被送上吊軌架,依次流轉25道工序後,一件連衣裙就下線了。”公司總經理尹建國介紹,目前公司訂單多,已帶動周邊20家企業協作發展,今年將再建一棟5層的標準廠房,新上8條生産線。

  産業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帶動。目前,天門紡織服裝規上企業僅47家。天門提出,支持企業技改擴規的同時,加大招大引強力度,重點培育一批産值過億級、十億級企業。1月至2月,該市已簽約項目7個,投資5億元以上的重點在談項目5個。

  品牌化是必由之路

  湖北人本科技服飾展示廳,各式炫酷的賽車服、騎行服等展品格外亮眼。

  公司負責人介紹,人本旗下有將相侯、賽爾服、越野風雲等特色品牌,為國內外專業賽事提供專業服飾。北京冬奧會,就有安保人員穿著該公司的服裝。

  “三尺衣裳賣不過一個指甲蓋大的商標”,品牌化是天門服裝産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天門不少企業正提高開發設計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技術、新産品,向品牌化進軍。

  位於龍騰服裝小鎮的湖北億鑫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為森馬、以純等品牌代工的企業。在此基礎上,該公司創建自有服裝品牌搜服,主要供應商超等服裝專櫃。去年,該企業自主品牌銷售已佔四成。

  另一家企業鄉美媚,專注同名品牌女式短裙,不少單品成為網上爆款,市場份額躋身全省前三。

  “品牌創建迫切需要一批設計人才。”龍騰小鎮相關負責人朱俊東介紹,目前正尋求與武漢紡織大學等全國10多所專業高校合作,設計團隊將結合市場需求和企業特色,設計出有競爭力的産品。

  同時,天門以卓爾天門産業新城、龍騰服裝小鎮為依託,重點培育自主品牌和區域公共品牌,加快對接品牌服裝加工企業入駐,進一步擴大天門品牌,打造中國服裝電商名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茜 通訊員 吳述明 裴娟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