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荊門弘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化生産車間開足馬力趕訂單。
3月21日,“倒春寒”來襲。荊門市東寶工業園內,一家家企業熱火朝天,幹勁絲毫未減。
“緊緊圍繞‘穩增長、壯總量’,精準實施工業經濟運行調度,深入推進服務企業、服務項目、要素保障三項行動,跑出加速度,奮力‘開門紅’。”荊門市東寶區委書記江穩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説。
傳統産業、新興産業“兩翼齊飛”。1月至2月,東寶區完成規模工業總産值65.1億元,同比增長34.36%;增加值同比增長15.6%,高於全省、荊門市平均水準。一季度39個項目集中開工,計劃總投資168億元。
“輕資産”入駐園區,電子産業“無中生有”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穿上鞋套,走進荊門弘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潔凈廠房。
不同於印象中“工人扎堆”的傳統電子廠,隔著玻璃,只見偌大車間內,操作人員寥寥無幾。
“産品智慧化、精細化要求高,生産線自動化率達95%以上,一名員工可以負責5台到6台設備。”公司負責人彭林説。
氣壓聲、齒輪轉動聲、機器打孔聲……電子柔性電路板生産線快速運轉,開足馬力趕訂單。
弘毅電子,是上市企業廈門弘信電子全資子公司,專業從事柔性電子産品設計、生産和銷售,小米、OPPO等一批手機製造企業的核心供應商之一。
年初,作為産業鏈延鏈項目,該公司二期項目投産。目前,三期項目也已投入建設,其中包括柔性電路板數字化智慧穿戴。
戰略性新興産業,一度是東寶區經濟“短板”。近年來,該區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項目建設“首要任務”不動搖,實現電子信息産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快速壯大。
東寶區探索“重輕資産”結合模式,政府投資公司建設標準化廠房、水電配套設施等“重資産”,企業只需帶“輕資産”入駐。園區打造智慧製造研發中心、校企合作孵化器等創業服務平臺,實現創新鏈與産業鏈無縫對接。
如今,東寶區2萬畝電子信息産業園實現“七通一平”,建有標準化廠房40萬平方米、日處理5000噸的專業線路板污水處理廠。截至目前,園區共入駐企業65家,其中規上企業28家,高新企業25家。
“電子信息産業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典型産業集群,柔性電子已成為鄂中區域最大的産業板塊。”作為弘毅電子的項目秘書,江穩表示,東寶區全方位打造“寶正好”營商環境城市服務品牌,主動融入湖北“光芯屏端網”産業集群,以建設華中柔性電子之都為目標,爭取到“十四五”末,全區電子信息産業産值突破500億元。
“點草成金”,一根秸稈撬動一條綠色家居産業鏈
秸稈代木,“點草成金”。
詩尼曼家居湖北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張張禾香板,從傳送帶上源源不斷“吐”出來。
戴著口罩的工人爭分奪秒,仔細分揀、打包。
“上游企業萬華板業的板材一齣廠,我們立馬接力加工,進行傢具定制,再銷往全國各地。”詩尼曼家居湖北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張軒對記者説。
綠色建材和裝配式建築與電子信息産業,是東寶區兩大主導産業。
東寶區區長董勇介紹,該區構築産業發展平臺,在國家現代林業東寶森工科技産業園基礎上,建設國家級綠色建築建材産業園,産業由傳統板材向以秸稈板材為主的綠色建材轉型。
該區按照“立足板材、主打環保、突出傢具、打造全鏈”的思路,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打造綠色環保傢具(居)全産業鏈。以秸稈為原料、投資32億元的萬華生態板業,以谷殼為原料、投資5億元的亞飛新材料等企業,陸續落戶。
“企業抱團發展,全産業鏈運營,配套成本大大降低,提升了整體競爭力。”張軒説。
産業鏈上游,有寶源中纖板和OSB精木板、萬華禾香板、亞飛木塑板;産業鏈中游,中國辦公傢具行業領軍企業海太歐林、鋇特,中國定制家居知名企業詩尼曼、亞丹、伊戀等相繼佈局;産業鏈下游,冠東五金、歐傑諾貼面、匯通物流等配套的行業“隱形冠軍”紛紛入駐。
“一根秸稈”撬動一條綠色家居産業鏈,帶動綠色建材和裝配式建築進入全省重點成長型産業集群,為東寶區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全區相關企業達146家,其中規上企業42家,年産值近80億元。
智慧農業“解鎖”種植新模式,讓農民不再“看天吃飯”
種植蔬果的大棚,竟沒有一粒泥土。
湖北永耕農業有限公司示範基地——東寶現代農業科技園讓人大開眼界。鋼架大棚清潔生産車間,滴灌、溫控、光照、除蟲等各種設施一應俱全。
“用無土營養液或者培養基栽培,立體式種植,可最大限度節約土地資源。”湖北永耕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祥説。
農民不再“看天吃飯”。以迷你黃瓜、番茄“聖女果”為例,每平方米大棚分別可採摘80公斤、120公斤。
走進溫室大棚,一股番茄清香撲鼻而來。地上鋪設著一條條管道,既是果蔬作物供暖管道,也是物流作業車軌道。
不同品種的番茄挂滿枝頭,工人坐在物流車上,快速調整果蔬吊蔓,進行採摘。
“大棚內接近無菌環境,植物按需配製營養液,無農藥、無重金屬。這是專門引進的熊蜂,聞到花香就會飛出來授粉。”張志祥説,恒溫大棚採用岩棉基質無土栽培技術和自動噴灌系統,還養殖了一批進口熊蜂用於授粉。
説話間,一車通紅的“聖女果”已摘好,運往分銷倉庫。
據了解,該基地佔地千余畝,總投資人民幣1.3億元,已建成3公頃智慧溫室和30公頃普通溫室,全面投入運營。
東寶區主動融入全省十大農業産業鏈工程,借助毗鄰荊門現代都市農業圈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和培育龍頭企業,引導支持以永耕農業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發展。
23萬畝優質水稻基地、18萬畝雙低油菜基地、6萬畝蔬菜基地、3000萬袋食用菌基地……目前,東寶區累計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984家、市級以上産業化龍頭企業36家,創建國家級和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示範家庭農場26家。(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朝陽 周志兵 許曠 通訊員 彭迎兵)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