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鄂州市政府通報,在工業、農業、商貿服務業、文旅産業等方面制定紓困解難“二十條”,全年擬通過政策獎補、財政貼息等硬核舉措,助力市場主體恢復活力,支持重點行業穩定發展。
“二十條”提到多項舉措是原有作法的“升級版”。例如,對首次進規工業企業一次性獎勵由此前的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為緩解企業人才少用工難,在原1800萬元資金基礎上翻倍追加投入,落實“新鄂州人”系列人才新政及配套措施。
“二十條”中有多條舉措是鄂州首次推出。例如,明確對獲得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由鄂州市財政給予最高一次性獎補20萬元;由鄂州市財政安排500萬元,支持市內乘用車“以舊換新”補貼;在關鍵時點投放鄂州定點“消費券”資金1000萬元,支持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限上企業發展。
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直播電商成為打開産品銷路、促進商品流通的重要力量。鄂州市明確,對限上商貿流通企業、農業新型主體通過電商直播銷售工業品和農産品分別達到500萬元和100萬元的,將按主播帶貨佣金的15%和20%給予市場主體補貼。
為進一步減少小微企業及“三農”主體融資負擔,該市還對新增發放的支小支農再貸款,按照0.5%利率給予最多不超過1年期限的財政貼息。
“保住了市場主體,就保住了就業民生。”鄂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佈的紓困解難“二十條”借鑒了深圳等外地先進經驗,為相關行業和企業提振信心,相關舉措涉及財政獎補資金約1.5億元。(湖北日報記者戴勁松、夏中華、通訊員劉仁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