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昌魚文化節”回歸,産業重振、文化賦能、品牌創新系列舉措實施在即——鄂州武昌魚 “遊向”千億生態鏈
5月25日,鄂州武昌魚文化節暨鄂州(粵港澳大灣區)招商引資活動在深圳市啟幕,停辦多年的武昌魚文化節再回公眾視野。
武昌魚是鄂州乃至全省的公用品牌。當日,以武昌魚為媒,共有8個項目簽約,總投資近140億元。鄂州市透露,該市在未來數年內,將實施系列産業重振、文化賦能、品牌創新舉措,謀建千億“武昌魚”生態鏈。
這是一條“經濟魚”。“武昌魚”俗稱“鳊魚”,屬我國特有魚類。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繁殖起,武昌魚“遊”向全國並出口海外,豐富著老百姓的餐桌。
這是一條“文化魚”。“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60多年前,毛主席的《水調歌頭·游泳》讓“武昌魚”蜚聲海內外。“夜棲看打武昌魚”“秋來倍憶武昌魚”“遺民食薦武昌魚”……在1700餘年歷史長河中,這條魚先後被杜甫、孟浩然、蘇軾、陸游等120多位文人墨客吟誦。
這還是一條“品牌魚”。自上世紀80年代起,鄂州市開始著手武昌魚的品牌建設。目前,全市已建立全國唯一以魚類命名的武昌魚(團頭魴)國家級原種場,擁有“樊口”“荊味”“東塔”等8個商標,拿到“鄂州武昌魚”國家馳名商標、原産地證明商標等多個金字招牌。
“鄂州武昌魚”有一定知名度,但與“潛江龍蝦”這樣叫響全國的品牌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鄂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將直面産業各環節及品牌痛點,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原則,引育龍頭企業強壯全産業鏈。
保護原種培育良種
為武昌魚護好産業“晶片”
近一個月來,位於鄂城區杜山鎮的武昌魚(團頭魴)國家級原種場,每天割草喂魚成了工程師鄒功成最重要的事。他介紹,氣溫漸暖,正值武昌魚繁殖季,要多喂青料少喂精料,有利於産卵。
原種場場長易萬濤介紹,原種場于2004年掛牌,佔地面積1050畝,建有650畝標準化魚池、570平方米溫控大棚和450平方米工廠化苗種繁育車間,承擔著團頭魴原種保種、培育、供種任務。近5年,累計培育親本及後備親本15萬尾,繁育苗種14.5億尾,向全國23個單位提供親本3610組,供應原種、魚苗1.1萬公斤。
“尾柄部長和寬相等,腹鰭基部到臀鰭基部比較短,符合國家標準。”易萬濤抓取一條武昌魚介紹説,每年冬春季節,他們都要到梁子湖捕撈親本,然後帶回原種場培育,一層層選出純正的武昌魚原種魚。合格的武昌魚魚種,或繼續培育,或進入苗種市場。目前,一年繁殖團頭魴苗種4500萬尾。
易萬濤從撈起的武昌魚中精心挑選15條,派人送往育種合作單位做研究。他説,經多年攻關,原種場與華農水産學院、湖北百容水産良種公司于2017年聯合培育了團頭魴新品種“華海1號”。該品種成活率更高,抗病能力更強,成長更快速。如今,“華海1號”武昌魚苗已推廣到全國各地。
水産養殖,種苗先行。鄂州市農業農村局介紹,目前該市有9家水産種苗繁育基地,年可生産武昌魚魚苗1億尾。針對武昌魚肌間刺多、易卡喉的情況,華中農業大學高澤霞教授團隊就如何培育少刺或無刺武昌魚展開研究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大湖+小池+工廠化
養殖水面超過40萬畝
武昌魚喜食水生維管束植物及周叢生物,梁子湖有“物種基因庫”美譽,是武昌魚的母親湖。
梁子湖區沼山鎮,4000多畝的前海湖與42萬畝的梁子湖一堤之隔,水系連通。5月10日,養殖戶邱澤鵬劃著小木船,往水裏撒石灰。
“石灰沉底,可改善水質,防治病害,利於水草生長。”邱澤鵬介紹,他來此經營水面10餘年,通過大湖“人放天養”模式,混養數萬尾武昌魚,一年産量2萬多斤。眼下,去冬今春投放的一批魚苗正迎來生長期。
近些年,梁子湖水質不斷改善,前海湖水草更加豐茂。邱澤鵬改變養殖策略,實施生態養殖。“我們堅決不投人工餌料,武昌魚除了水草,就是吃我們投放的小麥、玉米、菜餅等。”他説,養殖的武昌魚因品質好,還作為2019年武漢軍運會期間特色美食招待過國內外貴賓。
武昌魚自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大規模人工養殖,目前年産量已達70多萬噸,躍升為我國第七大淡水魚養殖品種。
在鄂城區杜山鎮,明天生態種養殖合作社已通過開挖精養魚池養殖“華海一號”武昌魚300多畝。合作社理事長余春華説,他們與華中農業大學共建科研基地,定期使用增氧機給魚塘增氧,魚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該鎮興農水産養殖農民合作社綠色有機養殖武昌魚,一齣塘就被訂購一空。
工廠化養殖,更加集約環保。去年12月,鄂州市與大場科技簽約,投資10億元在華容區蒲團鄉開展包括武昌魚在內的水産工廠化、數字化養殖,目前項目已動工。
鄂州市農業農村局介紹,目前,該市武昌魚養殖頗具規模,主養、混養、套養面積40.34萬畝,其中萬畝以上養殖基地2個,千畝以上養殖基地36個,百畝以上養殖基地148個。
直播帶火“新零嘴”
加工企業闖市場
走進鄂城區杜山鎮,湖北富農食品工業園有限公司3條生産線上,100多名工人緊張忙碌。“大家來數數看,産于我們鄂州樊口的武昌魚是不是多一根刺?”廠區隔壁,一個百餘平方米的直播基地,從事導遊多年的張婷正在隔空推銷。
湖北富農公司加工的武昌魚等水産類加工食品,供應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超市及全國各大旅遊景點銷售,並設有自營的銷售專櫃、專賣店和旅遊超市。2020年“五一”期間,一場促進復工復産的“市場直播帶貨”中,網友下了4萬單,原本滯銷在倉庫的10萬條武昌魚産品銷售一空。
“我剛聘了6名主播,準備大力開拓線上市場,銷售武昌魚‘新零嘴’。”公司董事長劉繼平説,近年來,他在深加工環節加大投入,與華中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聯合開展新技術、新産品研發,開發了武昌魚休閒食品,每年加工武昌魚1000余噸。去年,公司作為鄂州市規模最大的武昌魚加工企業,成為首家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以富農公司為龍頭,杜山鎮搶抓機遇瞄準武昌魚産業,于上月底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産業強鎮。“中央財政將投入1000萬元支持發展武昌魚産業。”杜山鎮黨委副書記常慧娟説。
農産品加工是補強農業産業鏈的關鍵一環。據介紹,鄂州市有武昌魚加工企業及個體經營戶130多家,加工武昌魚熟製品、腌製品、熏製品3大系列20余種食品,年加工能力2萬噸。
美食為媒文化賦能
武昌魚不僅僅是“一條魚”
武昌魚體態優雅,味道鮮美,多樣做法盡顯楚菜風味。武昌魚製作技藝已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清蒸武昌魚更被譽為“楚天第一菜”。
清蒸、紅燒、花釀……2018年,鄂州組織120名廚師,歷時3天3夜,精心製作了以武昌魚為唯一食材的155道美味佳肴,超過了陜西韓城黃河鯉魚109道菜,成功挑戰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武昌魚單食材最多不重樣的世界紀錄。2019年,蔥燒武昌魚位列湖北首屆“十大楚菜品牌”之首。
“一條魚,可以做成多個人的位份。”鄂州長城V酒店主廚、第四代武昌魚傳承人施建軍説,他們將魚分檔取料,用純肚檔來製作菜肴。其他魚頭、魚尾、魚背經加工後做成魚丸。這樣既保證味道鮮美,也剔除了不少肌間小刺,推動武昌魚消費從傳統中低檔向高檔宴請方向發展。
從魚塘到餐桌,美食為媒,文化賦能。湖北省提出,打造萬億楚菜産業,建成美食強省,要立足楚文化。
來到樊口江邊,一處釣魚臺遺址,將我們的記憶拉回到1700多年前。據傳,孫權在鄂縣稱帝並改名“武昌”後,曾在樊口設宴觀魚。
黃州豆腐鄂城酒,樊口鳊魚巴河藕。一首鄂東民謠,“鳊産樊口者甲天下”的記載可供佐證。
1955年,華中農業大學水産學院易伯魯教授正式將“兩側肋骨比其他鳊魚多一根的(即14根)”鳊魚命名為“團頭魴”。由於三角魴和長春鳊在黑龍江、廣東等全國其他地方也有分佈,唯獨團頭魴是梁子湖獨有,故有“鄂州所産武昌魚(團頭魴)才是真正武昌魚”的説法。
此後,國內外一致公認團頭魴(武昌魚)的模式標本出自湖北梁子湖。易伯魯也被尊為“武昌魚之父”。這支研究隊伍相繼走出8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一批科學專家,為武昌魚馴化養殖、良種培育和推廣普及作出重要貢獻。
省水産行業首枚中國馳名商標、湖北省十大名牌農産品、共和國60年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地理標誌商標……鄂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持續擦亮武昌魚“金字招牌”,該市已聯繫律師事務所從法律層面啟動品牌保護工作,並策劃設立更多的武昌魚城市標識,增加武昌魚城市文化記憶。
直面痛點謀突圍
全産業鏈協作迫在眉睫
去年下半年以來,鄂州市全方位重啟武昌魚品牌及産業鏈建設,提出爭取到2025年實現300億元産值的階段性目標。
“南方有只白斬雞,北方有只北京烤鴨。中部應有條鄂州武昌魚。”近期召開的一場會議上,美食界和産業界對鄂州武昌魚寄予厚望。
然而,諸多現實痛點讓他們憂心不已。其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和全産業鏈協作問題最為急迫。
5月18日,資本市場傳出消息,因業績低迷,曾以武昌魚及水産品養殖、加工、銷售為主要業務的武昌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即將退市。
養殖戶邱澤鵬説,由於缺少龍頭企業帶動,近些年鄂州武昌魚産業聚集效應減弱,武昌魚價格不高,養殖戶利潤縮水,養殖水面和産量都有所減少。
“本地武昌魚供應不足,超過一半原材料來自周邊的武漢、黃岡等市。”加工商劉繼平也透露,目前,當地武昌魚養殖、加工、銷售等環節缺乏鏈式協作。加之缺乏統一技術標準、進入門檻低等因素,加工環節存在借公共品牌獲利的亂象。
鄂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范愛國介紹,下一步將對武昌魚品種、養殖、加工、産品等技術標準開展梳理,制訂養殖和加工標準,加大龍頭企業引進培育,並整合分散各處的水面,打造一批武昌魚示範基地和特色村鎮,建設以杜山鎮為核心區的武昌魚産業園。
握指成拳,合力發展。此外,將著手組建鄂州武昌魚協會、武昌魚研究院,整合市餐飲協會、物流協會、飼料協會等涉武昌魚、近武昌魚行業平臺,成立武昌魚産業聯盟,實現更大範圍資源調配,促進一二三産優勢互補。
“武昌魚不一定只做一條魚的文章,也不一定只做魚的文章,而應該是所有鄂州農産品的公共品牌。”鄂州市相關負責人説,該市已請武漢大學品質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程虹團隊開展武昌魚産業鏈戰略規劃,未來將著力建設中國最大的高品質淡水魚産業運營平臺與交易中心,構築千億規模武昌魚企業生態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中華 通訊員 李洪江 饒黎)
短評
期待武昌魚“遊”得更遠
歷經半個多月的調研,聆聽鄂州黨政部門負責人、科研工作者、文化學者、企業經理和普通市民的想法與心聲,強烈感受到他們心中充盈著一份濃濃的武昌魚情懷。
這份情懷中,有自豪,也有惋惜,更有期待。
自豪,是因為武昌魚是一條有著千年積澱的文化魚,是鄂州乃至湖北的一張名片。
惋惜,是因為眼下鄂州武昌魚無論是産業規模還是品牌知名度,都難與“潛江龍蝦”等後起之秀相提並論。
期待,是因為從原種保護到良種繁育,到生産加工、市場銷售,再到“農文旅”融合,鄂州武昌魚都具備提質增效的潛力。
鄉村振興,産業振興是關鍵。當前,湖北省正在推進農業産業鏈高品質發展,加快由農業産量大省向農業産業強省轉變。
鄂州借重啟武昌魚文化節之機,到深圳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招商推介會,是對鄂州各方期待的呼應,也是助力湖北做強農産品牌的具體行動。
“一大批以武昌魚命名的機構、一系列武昌魚‘農文旅’項目正在推進中。”鄂州市副市長盧輝表示,為重振武昌魚輝煌,該市正謀劃以三産倒逼一二産,開展補鏈、強鏈、延鏈行動。
不能遊快,但求遊遠。亞洲首座貨運樞紐鄂州花湖機場即將通航之際,鄂州武昌魚能否抓住機遇遊得更遠?我們拭目以待。(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中華 通訊員 李洪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