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為長江大保護立下了總規矩、硬規矩。
漢江在長江大保護中佔居重要地位。湖北省荊門市地處漢江中游,水系發達,江河湖庫眾多。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自此成為荊門幹部群眾的共識並付諸行動。
荊門市人大常委會緊扣長江大保護,依法行使職權,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全力推動長江保護法貫徹實施,切實擔當起保護長江母親河的時代重任。
荊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汪在祥部署長江保護法執法檢查工作 供圖 荊門市委宣傳部
密集監督 打造長江“立體防線”
連日來,荊門市人大常委會多個執法檢查小組冒著高溫酷暑,分赴鐘祥、京山、沙洋、東寶區等地開展長江保護法執法檢查,將污水治理、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全部納入執法檢查清單。
“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交給湖北的重要政治任務,也是做好漢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的迫切需要,更是對我市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的一次‘全面體檢’。我們要深刻認識這次執法檢查的重要意義,以執法檢查為契機全面推動長江保護法貫徹落實,推進我市漢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荊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執法檢查組組長汪在祥表示。
人大監督的時間再往前追溯:
2020年6月,荊門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和審議“兩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情況的報告,推動司法機關以公益訴訟助推長江大保護。截至目前,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立案440件,提起公益訴訟18件,法院結案18件;刑事檢察部門辦理破壞環境資源類犯罪案件,依法批准逮捕3件4人,提起公訴28件38人,辦理偵查活動監督案件19件。
2021年3月,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荊門市人大常委會專門召開座談會部署安排工作,堅定扛起貫徹實施的“荊門責任”,用法律武器、法治力量守護長江母親河。
2021年4月,荊門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並審議市政府關於貫徹省人大常委會關於長江漢江湖北段實施禁捕的決定情況的報告,推動決定落實,鞏固禁捕退捕工作成果。據統計,全市累計回收處置漁船2631艘,共落實禁捕退捕資金1.5億元。
荊門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推動立法保護漳河水庫水生態環境 供圖 荊門市委宣傳部
圍繞石化産業轉型升級,今年7月,荊門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赴荊門化工循環産業園開展專題調研。在此之前,荊門已確認對53家磷化工企業實行“關改搬轉”。
在荊門市人大常委會全面監督下,荊門全面實施長江高水準保護攻堅行動。14項專項戰役共完成清單任務296項,出臺管理辦法36個,建立長效機制33個,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12.8億元。
天門河流域、竹皮河流域、西荊河流域、新埠河流域等多個生態環境治理項目相繼陸續完工,長江大保護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效果顯著。
如今,荊門水環境品質穩中向好,主要支流水質逐步改善,漢江荊門段禁捕退捕工作取得明顯成效,荊門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持續改善。
匠心立法 構築環保“法治屏障”
2018年3月,荊門市人大常委會在取得地方立法賦權後,相繼出臺《荊門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荊門市城市建築垃圾管理條例》。
2021年1月,《荊門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條例》正式實施。
2021年9月,在地方立法條件尚不成熟的背景下,荊門市人大常委會及時作出關於加強漳河水庫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決定,不僅填補了漳河保護缺乏具體可操作地方性法規的空白,又為從根本上以法治力量護佑漳河先行探索、積累經驗,為漳河水生態環境保護加了一把“保險鎖”。
為推動法律法規實施,荊門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對21件法律法規開展執法檢查和調研,指導督促出臺9項配套制度,著力打通法規實施“最後一公里”。
為推進漢江生態環境改善,荊門市人大常委會已將《荊門市長湖保護條例》新增為2022年立法計劃審議項目,目前正加快推進長湖保護立法,並探索推進長湖協同立法相關工作。
荊門人大龍泉代表小組活動現場 供圖 荊門市委宣傳部
代表行動 推動流域“綠色發展”
保護母親河,代表在行動!荊門市人大代表龍泉活動小組自成立以來,就將漳河水生態環境保護列為小組活動的重中之重。代表們提出40多件關於保護漳河的議案建議,推動政府出臺辦法、編制規劃、關遷庫區污染企業等,確保一庫清水長流。
代表們還致力從更高的角度和更寬的視野保護“生命之水”,連續提出關於對庫區村民進行生態保護補償的建議並促進建議辦理。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城郊礦山採石污染問題,泉口代表小組現場明察暗訪達21次,召開6次集中座談會了解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建議辦理工作……通過5年持續監督,督促3家採石企業投入261萬元恢復治理植被323畝。
荊門人大代表實地調查生活污水排放問題 供圖 荊門市委宣傳部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荊門市十屆人大一次會上,人大代表鄒書友提出“關於漢北河上游綜合整治的建議”;人大代表馮松林提出“關於支持四湖流域末端水系提檔升級的建議”;人大代表曾慶潔提出“關於羅飲河河道綜合整治的建議”;人大代表唐向陽提出“關於進一步加強磷石膏綜合利用的建議”……
這只是荊門各級人大代表關注環保、保護長江的縮影。
多年來,他們積極建言長江大保護,他們用行動踐行長江大保護,他們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關注民生,依法監督,用務實擔當合力譜寫了保護長江的和諧畫卷。
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荊門人大與長江的故事,還在繼續。(文 黃正恒 李慧敏 許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