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汽車工業重鎮,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的發展,折射出湖北工業經濟的強大韌性與後勁。
今年以來,汽車産業面臨供給衝擊、需求收縮、預期轉弱等多重壓力,湖北省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大幅增長,躍升為這個産業全國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124.6%
12月15日晚,東風嵐圖舉辦首款全極致豪華電動轎車“追光”全球首發亮相活動。
這是嵐圖汽車繼性能級智慧電動SUV嵐圖“FREE”、電動豪華MPV“夢想家”之後推出的第三款車型,標誌著嵐圖汽車順利完成“三年三品類”戰略佈局,成為目前産品佈局最完整的中國新能源車企。
當前,我國汽車工業正從大到強,領跑全球新能源智慧汽車新賽道。伴隨汽車“五化”與綠色低碳發展,東風公司堅定地向新能源汽車轉型。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416178輛,同比增長173%。
東風乘用車是國內較早佈局新能源汽車的車企之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行業平均水準。今年以來,東風風神E70繼續展現在B端運營市場的實力,銷量為全國營運車細分市場第一。
神龍汽車則攜手國內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加速競逐新能源汽車賽道。11月18日,神龍汽車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的首款換電車型——東風富康ES600換電版下線。未來,神龍汽車旗下的三大品牌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東風富康,還將陸續投放多款純電産品及插電混合動力産品,不斷豐富新能源産品佈局。
湖北省最大單體車企——東風本田,正積極向電動化轉型。1月至11月,累計銷售純電動新能源車型16086輛,同比增長194.1%。東風公司旗下的另一合資車企東風日産,11月銷售新能源車型3361輛,同比增長27.9%。
省經信廳數據顯示,1月至11月,湖北省新能源汽車産量26.5萬輛,同比增長124.6%,高於全國24.1個百分點。
讓“聰明車”駛上“智慧路”
隨著汽車變身“下一代移動智慧終端”,在智慧網聯領域,湖北也下出了“先手棋”。
在河北雄安新區,由東風悅享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無人駕駛公交車已納入公交線路中,這是全國首例將自動駕駛車輛納入公交運營的案例。乘客在數字交通平臺預約車輛,通過人臉識別,即可上車並被送到指定目的地。
目前,東風悅享無人駕駛車已落地15個省,累計運營里程超30萬公里,接駁乘客5萬餘人次。東風公司透露,面向“十四五”,將大力實行智慧駕駛“躍遷行動”,L3+級自動駕駛高端自主品牌將於2025年前投放國內市場。
在武漢·中國光谷,已培育和引進了200多家新能源、自動駕駛領域企業,形成了較為健全的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鏈。其中,愛機、李爾、聖戈班等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華工科技、逸飛鐳射、精測電子等是國內一流的車身和電池生産裝備企業;億緯鋰能、理工通宇、光庭信息是國內重要的三電企業;立得空間、武大吉奧、導航工研院等是知名的高精地圖和定位企業;高德紅外、極目智慧、海微科技等研發的感測器、鐳射雷達、自動駕駛、智慧座艙等,是自動駕駛系統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
讓“聰明車”駛上“智慧路”。今年8月7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武漢經開區”)智慧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全面竣工,這是世界最大、功能最全的智慧網聯汽車測試場,可為智慧網聯汽車研發、檢測、認證等提供服務。此前,武漢經開區已累計開通智慧網聯汽車測試道路321公里,其中106公里為5G全覆蓋車路協同路段,是國內規模最大、場景最豐富、首個全5G接入的開放測試道路。
“下一代”汽車發展後勁更足
重大項目建設持續落戶並順利推進,湖北省“下一代”汽車發展後勁更足。
7月中旬,吉利路特斯全球智慧工廠竣工,首款新車——純電智慧HYPER SUV Eletre下線,武漢研發製造超高端智慧電動汽車實現新突破;8月底,東風公司打造的豪華電動越野品牌猛士“硬派”亮相,填補中國電動豪華越野車市場空白。
11月16日,在第22屆華創會新能源汽車與智慧製造專場上,鎂佳智慧網聯研發中心、魔視智慧自動駕駛研發中心暨華中區域業務中心等6個汽車項目簽約落戶武漢經開區,計劃總投資超27億元。
未來,還有一大波重磅新能源汽車紛至遝來。上汽通用武漢公司的“奧特能”智慧純電平臺即將投産,3款凱迪拉克、別克等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將於2023年陸續投放市場;東風本田在武漢建設的首個新能源標杆工廠,將生産4款純電動轎車和SUV,産品覆蓋B、C、D級車市場。
此外,中航鋰電、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比亞迪等動力電池巨頭紛紛在鄂佈局投資,“十四五”規劃産能達到350GWh,湖北“下一代”汽車産業生態圈正在加速形成。
湖北省擁有80名院士、130所高校和18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武漢市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正加快建設。僅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湖北就集聚了12名院士、6個國家級智慧網聯研發平臺、600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而武漢市作為湖北發展的龍頭,已入選國家首批智慧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主題公園也已建成投用,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網絡、城市公用充電設施實現了全覆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