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武漢舉行的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宣佈,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5+2”國家頂級節點體系全面建成(武漢、廣州、重慶、上海、北京5個國家頂級節點,南京、成都2個災備節點)。
兩天后(22日),恰好是武漢頂級節點在全國率先上線4週年。
依託武漢頂級節點,構築“數字九州通衢”。工業互聯網標識規模應用在華中地區“全面開花”,涵蓋汽車製造、工程機械、線纜、食品、電子、生物醫藥、機床、通用零部件製造等多個行業,為湖北打造製造強國高地“築地基”,為全省工業經濟頂壓前行、穩定增長“添動能”。
為機器裝上“中國智腦”
每一箱從宜昌安琪健康食品原料智慧化工廠車間裏走出的産品,出廠前都會被噴上一個二維碼。手機掃碼後會跳出一行數字——“88.311”代表宜昌,“88.311.3”代表安琪酵母公司。
在生産端,機械臂掃描二維碼,可辨別産品生産批次、堆碼位置、出貨數量等系統信息。
在銷售端,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可看到商品從原材料到生産、物流、銷售的“全生命週期”,還能看到企業提供的視頻教程、官方商城、防偽溯源、客戶中心等多種服務連結。
這就是工業互聯網賦予製造業的“創新魔力”。
12月20日,在中國電信中部大數據中心(武昌基地)機房,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武漢)伺服器,指示燈不停閃爍。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是跨區域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中樞”。其中,武漢頂級節點上線4年多來,服務鄂湘贛豫多個萬億産業集群,平均日解析量超過1100萬次。
截至今年12月16日,武漢頂級節點標識註冊量達90.4億個,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28億個,接入二級節點31個、接入企業9425家,為湖北省製造煥新、産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
東風汽車通過2019年12月20日建成的中部首個汽車行業二級節點,將企業電池溯源管理平臺接入武漢頂級節點,實現2017年以來自主生産的新能源汽車“在線體檢”,故障檢測效率提高20%以上,電池數據實現自動採集並註冊準確率達100%。
華中數控2020年上線機床行業首個二級節點,構建了華中數控機床全生命週期管理及數控雲管家。2年來,華中數控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數控系統為越來越多“製造機器的機器”裝上“中國智腦”。
荊州活力集團作為荊州二級節點首個入駐企業,全面引入國家工業標識編碼,給企業每個産品賦予全網唯一身份ID,打通了生産加工、倉儲發貨、渠道流通、終端行銷等全流程數據,讓72年曆史的日化企業煥發新生。
宜昌三寧化工打造智慧園區數字孿生平臺,讓涉及溫度、壓力、物位、流量、成分等參數的2萬多臺智慧裝備實現5G物聯網集成,閥門調節時長從“分鐘”到“毫秒”。
應用覆蓋16條産業鏈
2019年4月10日,由湖北移動和中信科集團聯合打造的全國首條5G智慧製造生産線,在位於武漢光谷的虹信公司啟動。基於設備間“毫秒級”互動,管理人員只需打開手機,就能實時監控、調度,整體運行效率提升三成,運維人員減少七成。
近年來,5G智慧工廠、5G全連接工廠逐步從“樣板間”變成“商品房”,烽火通信、長飛光纖、華星光電等“光芯屏端網”龍頭企業紛紛將5G技術引入生産線,促進我省5G+工業互聯網應用從週邊輔助環節向核心生産環節滲透。
2019年12月18日,長飛光纖上線接入武漢頂級節點,成為中國光通信行業首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目前,該節點已接入2148家企業,成為武漢頂級節點中接入企業節點最多的二級節點,大批有色金屬、鋰電銅箔、輸變電行業企業,通過長飛二級節點功能,大幅提高了行業數字化水準。
華星光電與湖北聯通合作打造液晶面板5G標杆工廠,將車間原有的WiFi和4G網絡升級為5G全連接,進一步提升生産效率和産品良率,助力武漢打造“世界顯示之都”。
傳統産業迅速跟進,讓製造更“聰明”。湖北聯通向武鋼集團交付了國內最大規模的5G獨立專網,實現“一人一機管一廠”,煉鋼整體效率提升19%,降低能耗10%。
美的集團攜手湖北電信在荊州打造5G全連接智慧冰箱工廠,今年成功入選第8批全球“燈塔工廠”名單,成為湖北面向全球的創新名片;與湖北移動合作打造美的洗衣機荊州産業園,上千台機器設備由“5G信號”連接控制,不接一根實體網線,讓家電智造煥然一新。
擁有400餘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馬應龍“老樹開新枝”,今年成功建成我省首個5G全連接中藥産品生産線,讓麝香痔瘡膏、麝香痔瘡栓等産品實現全自動生産、全流程跟蹤,為中藥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樣板示範。
省通信管理局表示,當前,湖北在建5G全連接工廠達到108個,行業應用已覆蓋全省16條産業鏈,整體形成了以汽車行業帶動引領,電子設備製造、鋼鐵、化工、電力等行業接續發展的“5G+工業互聯網”産業體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