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長江江豚數量已達1249頭
2023-03-02 09:19:09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得益於長江大保護數量止跌回升 極度瀕危現狀依然未變 長江江豚數量已達1249頭

長江江豚數量已達1249頭_fororder_01

3月1日,長江宜昌段葛洲壩下游江面上,數頭江豚在清澈的江水中追逐嬉戲。(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攝)

  2月28日,農業農村部公佈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結果,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1249頭。3月1日,中科院水生所相關科研人員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詳細介紹了2022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相關情況。專家表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止跌回升得益於長江大保護政策和十年禁漁政策落地實施,以及全社會的關注,但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依然較少,極度瀕危現狀依然未改變。

  曾經的空白區有了江豚

  長江江豚,以性情活潑著稱,是目前長江中僅存的水生哺乳動物,已在長江中生活了約5萬年,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它們數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長江生態系統的健康與否。

  然而近40年,長江江豚數量一度急劇下降。20世紀90年代初期,長江大約還有3600頭江豚,2006年銳減至1800頭左右,到了2012年,僅剩下約1045頭。2017年科考數據顯示,長江江豚僅存約1012頭。

  多年來,我國堅持“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育”三大保護策略,並於2021年將長江江豚調整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江豚種群數量逐步回升。

  “以前我們從武漢出發向長江上游前進,第一天是看不到江豚的,但2022年科考第一天我們就看到了江豚,在武漢江段就觀察到了江豚。”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員梅志剛介紹,在2006年、2012年和2017年的科學考察中,武漢以上江段百公里是江豚分佈的空白區。2022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時間為2020年9月19日至10月13日,考察的範圍為長江幹流宜昌至上海,洞庭湖和鄱陽湖湖區及可航行支流,漢江。考察內容為江豚種群數量及分佈,棲息地環境特徵。此次在監利至洞庭湖口、黃石戴家洲、安慶保護區、蕪湖黑沙洲以及南京保護區水域江豚的目擊率最高;其次宜昌葛洲壩下、嘉魚簰洲灣、鄂黃大橋、銅陵保護區以及揚州三江營江段也有較高的目擊率。

  “長江大保護”成重要轉折

  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數據顯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1249頭,呈現種群恢復,年均增長率4.3%,但極度瀕危的現狀沒有得到改善。長江幹流約595頭、鄱陽湖約492頭,呈現一定增長。洞庭湖約162頭,呈顯著增長。在分佈上長江幹流種群的分佈模式與過往一致,趨向於向更多水域分佈,武漢以上和南京以下仍呈破碎化分佈。沙洲副航道由於枯水,江豚分佈較少。從地域上看,宜昌至湖口的長江江豚數量為194頭,湖口至馬鞍山279頭,南京至吳淞口122頭。洞庭湖162頭,鄱陽湖492頭。

  “2022年是我第三次參加長江江豚科考,相較于前兩次科考,這次我們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的變化。”梅志剛告訴記者,第一個直觀的感受就是長江的水變清了,岸變綠了。在江豚觀察方面,母子豚也讓科考隊員們很喜悅。“9月小江豚剛出生,和媽媽在一起,母子豚就特別明顯,看到母子豚,我們就像看到了希望,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江豚。”梅志剛説。

  “30餘年來,長江江豚的數量首次出現增加,表明近年來長江生態環境和魚類資源正緩緩恢復,是對長江大保護成果的直觀反映。”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丁表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止跌回升得益於長江大保護政策和十年禁漁政策落地實施,以及全社會對長江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瀕危物種保護的關注。但他也談到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依然較少,極度瀕危現狀依然未改變。

  “保護江豚最重要的是保護其棲息地。”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員郝玉江表示,當前,江豚棲息地主要面臨清水沖刷、河漫灘無序開發、航運發展和航道整治等威脅。他呼籲,繼續堅持長江大保護,同時提升現有遷地保護區基礎設施、管理水準,嘗試將遷地保護區江豚放歸長江,促進自然種群快速恢復。(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孫慧 鄧曉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