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鳳”玉團鳳亮相武漢盤龍城遺址博物院舉辦的“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長江日報記者彭年 攝
製圖 劉岩
一件收藏在國家博物館近70年的玉鳳,首次離開國博赴外地展覽。它便是譽稱為“中華第一鳳”的石家河玉團鳳,1955年出土于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由4000年前的石家河先民所刻製。
3月31日,“中華第一鳳”亮相武漢盤龍城遺址博物院,成為“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明星展品,這也意味著玉團鳳首次“鳳歸故里”,與來自全國的石家河精美玉器大團聚。
■ “中華第一鳳”首次外借,石家河玉器大團圓
4月2日,長江日報記者在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展廳中間,見到“中華第一鳳”真身。在一個獨立展櫃的玻璃罩中,它個頭不大,直徑約5釐米,鑲嵌在一個放大版的透明“團鳳”展具中,處在與觀眾眉眼齊平的高度。在幾個方向射來的燈光下,玉團鳳材質給人溫潤、通透的感覺。細看造型,確實是一隻蜷起身體的神鳥,圓目、尖嘴,爪收于腹下,翅膀上的羽毛也刻畫了出來。最為奇特的是,這只神鳥首尾相接,構成完美的圓形。命名團鳳,正是源於此造型。
2月底,盤龍城遺址博物院院長萬琳前往國家博物館“借展”石家河玉團鳳時,它還在展廳和另外4件玉器在同一展臺展出,萬琳拍下了玉團鳳和文字標識。文字標識顯示這只玉團鳳的名稱為“鳳形佩”,“佩”的解釋是指古人係在衣帶上的裝飾品,作動詞時意為挂在身上,即佩戴的意思。由此推測,玉團鳳為石家河先民佩戴在衣服上的裝飾物。
文字標識還描述説,鳥類淩空飛翔,能穿梭于天地之間,能發出各種悅耳的鳴叫聲,有的還能啼鳴報曉,這些現象讓古人想像鳥是神的使者,從而産生對鳥的崇拜;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都發現鳥的造型和鳥形紋飾,其原型可能來自孔雀或雉雞;這件“鳳形佩”代表了石家河玉器的最高水準,被稱為“中華第一鳳”。
萬琳告訴記者,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策劃“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去年就籌劃“借展”國博的玉團鳳。國博玉團鳳從未外借,湖北省文旅廳積極推動,發去公函,國博答應外借,但手續複雜。玉團鳳要從國博長期展覽展線上撤下,要重新製作展牌,讓另外4件玉器正常展出,這也都要花費時間。今年2月1日“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開展兩個月後,玉團鳳才得以與石家河玉器大家庭團聚,這個大家庭包括來自全國22家文博機構的石家河玉器文物精品,共174件(套)。
記者了解到,這件玉團鳳點交前,由盤龍城遺址博物院為文物購買保險;文物點交過程中,雙方各有兩位工作人員確認文物狀態;採用專用囊匣、無酸紙和定制外箱包裝,並貼封條,全程陸運運送,確保文物安全;到5月下旬展覽結束,文物回到國博,全程都採取針對重要文物的嚴格安保措施。
■ 楚人崇鳳,很可能源自於石家河鳳鳥信仰
“‘中華第一鳳’的到來,不僅讓石家河玉文化特展實現了圓滿,還讓這個展達到了一個高度!”
萬琳説,距今4000年前後的石家河遺址最晚階段,稱“後石家河文化”時期,也稱“肖家屋脊文化”時期,以玉器最負盛名,其琢玉工藝崛起,特色鮮明,玉器有玉團鳳、玉人神像、玉蟬等。神人像、鳳鳥、虎等玉器題材,蘊含著石家河先人對祖先神祇的信仰與對自然生靈的崇敬,其琢玉技藝已臻史前東亞最高水準。而此次石家河玉器展,首次將石家河遺址出土的和在全國各地考古遺址出土的石家河玉器匯聚在一起,有系統、分類別展示,如果代表石家河玉器最高水準的玉團鳳沒來,無疑會是這次展覽的一大缺憾。
此次展覽策展人、盤龍城遺址博物院展覽部研究人員程酩茜也表示,2024年對於石家河遺址來説是一個特別的年份,恰是石家河遺址發現70週年,此次“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竭力為石家河遺址和公眾奉上一場史無前例的石家河玉器大展。“展覽策劃及前期開展期間,不少觀眾反饋,十分期待玉團鳳能參展。我們也非常感謝國家博物館的信任和支持,能夠破例讓玉團鳳‘鳳歸故里’,實現了廣大湖北觀眾朋友的心願,也讓此次展覽成為一場難得的團圓盛宴。”
程酩茜説,楚人崇鳳,很可能就是源自於石家河的鳳鳥信仰。後世湖北人對於鳳鳥有著格外特別的感情,玉團鳳也因此成為湖北重要的文化符號。玉團鳳也是研究石家河玉文化的重要環節,它是我們認識和發現石家河玉器的關鍵文物。它的參展完善了我們的展陳體系,為展覽增添了色彩,提升了高度。
為何1955年玉團鳳在石家河出土後,沒有在湖北收藏,而由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國家博物館前身)收藏?程酩茜介紹,石家河遺址1954年在配合水利工程的考古調查中被發現,1955年在石家河遺址的羅家柏嶺出土了一批玉器,其中就有這件玉團鳳,它是同批出土的玉人頭像、玉蟬、玉龍、玉璜和玉管等40余件玉器中最精美的一件。當年湖北省博物館剛成立不久,文物保護條件尚有限,恰逢中國歷史博物館在20世紀50年代籌備中國通史陳列,因此從這批玉器中選出了一部分收藏,包括這件玉團鳳。其他玉器目前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此次石家河玉文化特展中,也展出了一些來自1955年在石家河羅家柏嶺發掘的玉器,如玉人頭像。
■ “中華第一鳳”何以稱冠
程酩茜介紹,這只玉團鳳精美異常,怎麼也不能讓人相信,它與粗糙的土陶共存于同期的史前時代。發現它的考古學家張雲鵬先生,起初以為它的産生時代可能是商周,他于1956年將玉團鳳交與中國歷史博物館陳列展覽,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年代修正為新石器時代,“中華第一鳳”的美譽也由此傳開。
2017年,中國郵票總公司發行了6枚鳳文物主題郵票,遴選出“史前玉鳳”(中國國家博物館)、“西周鳳鳥青銅尊”(山西博物院)等設計製作了主題郵票,其中第一件便是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玉團鳳。
玉團鳳自去往中國歷史博物館後,一直受到很好的收藏和展示。2023年,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玉器”開展後,玉團鳳也陳列其中。歷經近70年,玉團鳳首次回到故土,這也是它第一次離開國家博物館到外地參展!
程酩茜説,除玉團鳳外,國家博物館還館藏了多件石家河玉器,其中多數來自石家河遺址羅家柏嶺,如虎首龍形器、鳥首玉璜、玉虎首等。此外,國家博物館的古代中國展廳,收藏展示著著名的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鳳,它是一件商王王后珍藏的石家河古玉。這件玉鳳呈黃褐色,鳳鳥頭戴花冠,作側身回首之勢,長長的尾部正在向一側舒展地揚起。其工藝、造型和玉團鳳極為相似,已被考古界證實是石家河史前玉器的一員。
比“中華第一鳳”時間更早的玉鳳也出土有不少,為何獨稱這件石家河玉團鳳為“中華第一鳳”?現任教于湖北美術學院的蔡青一直從事古玉研究,其博士畢業論文題為《石家河玉器的藝術源流》,她的調查足跡遍及石家河遺址、浙江良渚遺址等相關遺址。蔡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石家河玉鳳為最早出現的成熟鳳鳥形象,為後世歷代鳳鳥造型的基本型。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也出土有玉鳳,但該玉鳳為具象化造型,似自然界中能見到的鵝類水禽。另在河姆渡文化牙雕器、良渚文化玉器上也有原始的鳳鳥紋,但只是表現出圓眼、鉤喙等局部特點。石家河玉鳳有圓眼、鉤喙、頭披長羽、長尾分叉等造型要素,這些造型特徵在後世鳳鳥的藝術形象得到了傳承。
她説,這件玉鳳所體現的藝術價值很高,對鳳鳥藝術形象的設計表現出無與倫比的高超水準。其造型為團鳳形,輪廓線條婉轉優美,整體具有強烈的動感。在工藝上運用局部鏤空的手法,增添了器物的靈動性。器物表面飾有勾卷線條,線紋流暢飽滿,線面結合,構成優雅的鳳形象。
曾參加並領隊石家河遺址考古多年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告訴記者,玉鳳在紅山文化中也有,比石家河遺址玉鳳早,但它是具象的,像一隻逼真的鳥;石家河玉團鳳是抽象了的鳥,形象飽滿。尤其神奇的是,它與現代中國人想像描繪出的鳳的形象特別接近,與楚文化中的鳳也接近,其造型影響了中國後來幾千年鳳鳥藝術的發展。
方勤説,從工藝上説,它採用了透雕、減地陽刻、圓雕等琢玉技法,可謂巧奪天工,它所體現的高超的琢玉技術遠超以往,是石家河玉器的傑出代表。在“後石家河文化”時期,鳳鳥在彼時先民的信仰體系中具有極高的地位。這一信仰也不斷傳承,影響了西週到春秋戰國時期楚文化鳳鳥崇拜,成為後來中華文明最為重要的信仰圖騰之一。後世把“鳳”和另一個符號“龍”聯繫起來,賦予陰陽屬性,謂之“龍鳳呈祥”。
◎ 為何沒有收藏在湖北
石家河遺址1954年在配合水利工程的考古調查中被發現,1955年在石家河遺址的羅家柏嶺出土了一批玉器,其中就有這件玉團鳳。當年湖北省博物館剛成立不久,文物保護條件尚有限,恰逢中國歷史博物館(今國家博物館前身)在20世紀50年代正籌備中國通史陳列,因此從這批玉器中選出了一部分收藏,包括這件玉團鳳。其他玉器目前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館。
◎ 國家博物館這樣描述
許多新石器時代遺址都發現鳥的造型和鳥形紋飾,其原型可能來自孔雀或雉雞。這件“鳳形佩”代表了石家河玉器的最高水準,被稱為“中華第一鳳”。
◎ 代表琢玉技藝史前東亞最高水準
石家河遺址最晚階段稱“後石家河文化”時期,也稱“肖家屋脊文化”時期,以玉器最負盛名。玉器有玉團鳳、玉人神像、玉蟬等,其琢玉技藝已臻史前東亞最高水準。
(記者 萬建輝 通訊員 宋若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