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新型儲能”力量噴涌
2024-06-06 10:32:3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高鈺姍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新型儲能”力量噴涌

  6月2日,因為一家中國企業,德國慕尼黑和湖北荊門,産生了特別的聯繫。

  當日,億緯鋰能歐洲區域總部在慕尼黑揭牌成立。

  12年前,億緯鋰能“落子”荊門,一個雙向奔赴的“百億企業”“千億産業”夢想由此起航。

  與時代同步,才能與時代共贏。億緯鋰能快速裂變,正是抓住了儲能時代的機遇。

  “雙碳”戰略背景下,儲能産業成為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呼之欲出。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發展新型儲能”,新型儲能發展再次提速。

  面對萬億級“風口”,能源大省湖北已搶先一步。

  “一塊電池”,驅動千億産業鏈

  荊門高新區,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17個工廠“火力全開”,生産線上,從漿料製備到包膜成品,全程由機器人手臂、物流線、RGV自動化物流小車全自動高效完成。

  在億緯廠區周邊,鋰電池上下游企業一家挨著一家。億緯鋰能鋰原電池連續7年銷量全球第一,動力儲能電池名列市場前茅;格林美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材料佔全球市場份額的15%,其高端産品超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銷量居全球第一;恩捷新材料的鋰電池隔膜排名全球第一;科達利電池精密結構件市場佔有量全球第一;百傑瑞、金泉新材料等企業鋰鹽生産能力位居國內行業前列……

  原材料加工、零部件組裝、成品應用、廢舊電池回收……在這裡,一塊鋰電池走過它的“前世今生”。

  目前,荊門高新區已成為華中地區鋰電池産能規模最大、産業鏈佈局最全的地區,形成“基礎原材料製備—關鍵部件生産—電芯製造及模組封裝—電池産品應用—廢舊電池梯級回收利用”的鋰電池全生命週期循環産業鏈。

  荊門高新區工作人員説,在園區吆喝一聲,就能把産業鏈上下游企業負責人聚集起來。

  依託完整的産業鏈優勢,荊門鋰電産業發展迅猛:2022年荊門躋身中國鋰電産業特色城市“十強”,為湖北省唯一入選城市。

  目前,荊門市在高新區規劃了26.6平方公里的國際能谷·鋰電小鎮,力爭到2025年,荊門新能源電池産業集群産值突破2000億元,億緯動力躋身千億級企業行列,闊步邁向“華中鋰電之都”。

  荊門,湖北搶先佈局鋰電池産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隨著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欣旺達等新能源電池頭部企業紛紛搶灘湖北,湖北已成為國內新能源電池産業集聚區。

  數據顯示,2022年,湖北鋰電項目投資額位居全國第一,鋰電池産業基地達74個,位居全國前列。2024年1—4月,湖北出口鋰離子蓄電池16.15億元,同比增長122.95%。

  空氣、液流、氫能,各顯所“能”

  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儲能技術。鋰電池,只是新型儲能的熱門路徑之一。

  2023年,國家能源局發佈《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提出了新型儲能六大技術路線:鋰電池、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重力儲能等。

  當前,湖北省正加快推動新型儲能多元化高品質發展,新技術不斷涌現,技術路線“百花齊放”。

  用之不竭的空氣,能做“充電寶”。2024年4月9日,世界首臺(套)300兆瓦級壓氣儲能電站——湖北應城300兆瓦級壓氣儲能電站示範工程首次並網一次成功,成為“新型儲能”的里程碑事件,標誌著全球壓氣儲能電站由此邁入“300MW級”單機商業化新時代。該工程利用廢棄鹽穴作為儲氣庫進行空氣壓縮儲能,年發電量可達5億千瓦時。

  成本較低的鐵,可替代資源有限的鋰,用作儲能。2024年初,由巨安儲能武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湖北長江電氣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1MW/8MWh全鐵液流儲能項目”主體工程,順利完工。該項目由光谷企業巨安儲能提供全棧式儲能解決方案,為長江電氣園區打造一套儲能時長達8小時的全鐵液流儲能系統。

  水,也能化身儲能介質。央企中國石化,將企業首個“氫能裝備製造基地”放在武漢。中國石化機械氫能裝備分公司總經理潘靈永介紹,電解水制氫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氫氣運輸成本,提高供氫效率;另一方面作為儲能介質,可以有效解決可再生能源消納及並網穩定性問題。目前,氫能裝備製造與檢測基地一期已在漢建成,具備年産25套加氫裝備生産能力,該企業還接連中標山西、廣西等地多個制氫加氫一體站項目,訂單已遠超2023年全年。

  6月3日,在江夏的楚能新能源武漢基地,一排排搭載“浸默”電池安全系統的儲能PACK箱,正等待操作員有序裝機。“浸默”電池安全系統包含“浸默”液冷PACK箱、液冷系統、消防系統、匯流櫃等。其中,消防系統採用液態消防介質,可在3分鐘內將發生熱失控報警的液冷PACK箱完全浸沒,實現精準、快速消防。由武漢下線的儲能産品,已在甘肅當地的光伏電站服役。

  中能建儲能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專注于開展大容量儲能電池系統、動力電池系統、船舶電池系統等核心産品的研發生産。中儲科技總經理孔德凱介紹,其水星系列液冷集裝箱式儲能系統,可有效提升儲能系統的能量密度,已批量供貨並順利並網,基於在江夏的良好發展,中儲科技二期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湖北儲能“才”“能”兼具,優勢彰顯

  湖北一直以來是能源消費大省和能源輸入大省,在儲能産業的發展上,擁有獨特的産業鏈優勢。

  作為九省通衢的交通要道,湖北的經濟基礎和人才支撐為新型儲能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GGII發佈的2023年中國儲能産業區域發展潛力省份排行榜中,湖北省從經濟基礎、産業配套、人才支撐、要素保障、出海優勢、綠電資源、風光配儲等七個方面綜合評估,位居第五名。

  中國石化、中國能建、中國電投等一批央企已在搶灘佈局儲能項目;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在儲能産業鏈上下游積累了一批行業領先技術,武漢儲能産業正在蓄勢聚能;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比亞迪等眾多新能源電池龍頭企業,也在湖北省先後投資建設電池基地。

  湖北省內老牌電池企業紛紛搶灘入局。駱駝股份在光谷設立創新中心,在新能源儲能電池領域,加大家庭儲能和工業儲能産品研發力度。大力電工襄陽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堅持自主開發釩電池儲能系統,計劃打造百億級釩電池儲能製造企業。

  湖北省積極推動新型儲能産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的協同發展。在電源側,鼓勵新能源企業配置儲能設施,提高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在電網側,積極推進儲能電站建設,提高電網的調峰能力和穩定性;在用戶側,鼓勵用戶配置儲能設施,提高用戶的用能效率和可靠性。新型儲能産業與能源互聯網、智慧電網等領域的協同發展,為湖北新型儲能産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湖北省還規劃,到2025年,新型儲能電站裝機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全省新型儲能産業營業收入達到4000億元以上,到2030年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以上,鋰電規劃産值排名全國前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運濤 黃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