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千里牽手粵港澳 “江漢大米”首次大規模進入大灣區
2024-06-11 09:54:2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高鈺姍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千里牽手粵港澳 一襲米香情誼長 “江漢大米”首次大規模進入大灣區

  60多年前,湖北執行了一項重要任務——1962年3月20日淩晨,內地首趟供港澳鮮活物資621次(後改編為751次)快運專列,滿載著農産品南下。此後,“三趟快車”被譽為“香港同胞的生命線”。

  今昔,由湖北省糧食局、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湖北省人民政府駐深圳(廣東)辦事處共同主辦的“江漢大米”粵港澳産銷合作洽談會在深圳舉行。6月5日,“江漢大米”首次大規模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簽約金額達11.8億元。湖廣熟,天下足。水稻作為湖北第一大糧食作物,每年湖北稻穀供應南方市場約100億斤。湖北大米在廣東市場的銷量佔我省大米外銷量的26%,排名第一。

  廣東和湖北,漢江到珠江,山水相隔卻阻不斷一襲米香情誼長。

  借“江漢大米”東風

  國寶橋米定下一個“小目標”

  “我們這次簽約的金額有1億元,主要是大米的全渠道銷售。”6月5日,“江漢大米”粵港澳産銷合作洽談會上,湖北國寶橋米有限公司負責人韓志剛介紹,公司計劃用3至5年,力爭實現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年銷售額達到1億元。

  “除了湖北以外,廣東是我們銷量最大的地區。”韓志剛介紹,國寶橋米是“江漢大米”首批授權的10家核心企業之一,深耕湖北市場37年,銷量增長已經到了瓶頸期,需要開拓新市場。2005年進入廣東市場,目前已有近3000萬元的年銷售額。大米品牌闖市場,必須大量的推介,企業勢單力薄,需要借助政府搭臺的東風。他希望借助這次“江漢大米”省域公用品牌的推廣,讓國寶橋米在廣東地區的品牌知名度和銷量都快速增長。

  “目前,我們的産品已入駐廣(州)佛(山)地區的卜蜂蓮花超市。”據介紹,這次國寶橋米通過與廣州市京鼎糧油有限公司簽約,將在當地開展大米的全渠道銷售,覆蓋大型賣場、農貿市場,以及樸樸、美團等新零售渠道。

  “我們2023年在全國銷售額6380萬元,今天一次就簽了6000萬元。”湖北暢健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邱晟介紹,以前也給沿海地區的學校、酒店供貨,但是該公司在鄉鎮,開拓沿海市場的難度大、成本高,這次洽談會上與深圳一家米業公司簽約“低GI”大米(編注:血糖生成指數小于或等於55的大米)的行銷合作,迅速拓寬了市場渠道,節省了企業行銷成本。

  據了解,本次産銷合作洽談會,湖北省糧食局組織全省60家重點糧油企業,攜400餘款優質糧油産品閃亮登場。來自粵鄂兩省的44家糧油企業簽訂産銷戰略合作協議,銷售糧油16萬噸。其中,簽約銷售大米總金額8億元、12萬噸。省域公用品牌“江漢大米”首批授權的10家核心企業拿下6億元訂單。

  送500克的“小心意”

  在連鎖超市拿下貨架“半壁江山”

  “您試吃一下,這是湖北的米。”6月5日上午9時許,深圳市龍崗區,毗鄰大片居民樓的開心購生活連鎖超市(布吉利店)早已顧客盈門。收銀臺前,一位大嬸買了胡蘿蔔,驚喜地領到一小包米。

  “在門店消費的顧客,都會送一包500克的‘江漢大米’。”店長郭梓傑介紹,今年4月,“江漢大米”進入開心購所有門店,顧客反饋“很好吃”。目前,店內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推出優惠活動,讓更多消費者感受湖北大米的品質。截至目前,已送出6000多包。

  其實,這種送米的“小心意”早就開始了。

  “去年8月,我們推出的聯名系列款,都多送500克。”郭店長指著貨架上説。作為“江漢大米”首批授權的10家核心企業之一,湖北蝦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供貨的“蝦香稻”品牌的多款大米,外包裝上都顯著印著“加量不加價”。這是該公司與廣東開心購農産品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專供開心購門店。

  “我老公是黃岡麻城的,一餐要吃好幾碗,寶寶也愛吃。”來自重慶的李女士帶著1歲多的寶寶來買米,對“江漢大米”讚不絕口。

  “5月份,蝦香稻在我們所有門店銷售超過200噸。”深圳市開心購生活連鎖超市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友能介紹,開心購2017年進入超市行業,目前在深圳有40多家社區生鮮超市,店面基本是300至500平方米,非常重視商品品質和性價比。目前,蝦香稻的品質獲得顧客普遍認可,銷量穩步上升。

  銷量好,“咖位”隨之提升,“排面”也大了。

  “蝦香稻,現在佔了我們大米整體1/2的陳列面。”郭店長介紹,大米這個品類,一般都只給1至2個陳列面(指商品在貨架上佔一個展位),為了方便顧客選購,“江漢大米”已佔該店大米貨架的“半壁江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莉霖 通訊員 肖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