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天門石家河遺址名列國家重要大遺址清單 係湖北省唯一入選遺址
2025-02-20 09:51:2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高鈺姍責編:魏寒冰

天門石家河遺址名列國家重要大遺址清單 係湖北省唯一入選遺址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220093053

石家河遺址出土的“中華第一鳳”,收藏于國家博物館。2024年7月首次回到天門展出。(湖北日報通訊員 劉銀斌 攝 資料圖片)

  近日,國家文物局辦公室、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加強大遺址保護規劃和用地保障的通知》,並公佈了重要大遺址清單(第一期),全國共有36個遺址入選,天門市石家河遺址名列其中,是湖北省唯一入選的遺址。

  石家河遺址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迄今發現的分佈面積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延續時間最長的新石器時代大型城址聚落遺址,距今約6000年至4000年,與長江下游的浙江良渚遺址、黃河中游的陜西石峁遺址共同被學術界認為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見證。

  2017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石家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正式立項,項目主要由遊客服務中心、遺址博物館、三房灣遺址現場保護展示及環境整治項目、印信臺遺址場景還原展示項目、遺址核心區環境整治項目等組成。

  石家河文化以石家河遺址為中心,不斷向外傳播,形成了較大的文化影響空間,其大致範圍是,西進三峽,北到河南南部,東抵大別山麓,南至湖南洞庭湖一帶,總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

  “我們將按5A級旅遊景區標準建設石家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預計2026年底對遊客開放。”石家河遺址管理處主任鄧千武説,石家河遺址及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準,是楚文化的源頭,在中華民族文明起源與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石家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已完成遺址核心區100余戶村民搬遷安置工作,建成三房灣遺址保護展示和環境整治項目。2024年7月,石家河遺址博物館已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記者肖楊、通訊員謝紅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