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武漢商學院、池州學院、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湖北省電子商務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2025年智慧優化與大數據管理國際會議”在武漢商學院召開。來自海內外100余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高校師生齊聚江城,以“智慧驅動創新 數據賦能未來”為主題,圍繞智慧優化、大數據管理、人工智能應用等前沿領域展開研討,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學術動能。
會議現場
武漢商學院黨委書記孟武康在致辭中指出,作為紮根武漢的應用型高校,武漢商學院致力於搭建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學校將持續深化科研創新、校企合作等領域,推動學術理論研究與産業實際需求精準對接,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池州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張賽從高等教育使命出發,分享了池州學院在大數據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中的實踐經驗;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朱志斌在致辭中表示,智慧優化與大數據管理是湖北省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步,與湖北産業需求發展高度契合,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將全力提供科創平臺支撐,讓更多的科技論文和學術碩果貢獻在荊楚大地。
國內外學者參加會議
香港理工大學原副校長賴錫璋以揭示計算思維教育如何為大數據與AI發展“築基”為主題,介紹CoolThink@JC項目推動計算機思維教育的重要性和實施情況。河南理工大學副校長金雙根聚焦數智時代高精度導航定位與時空服務,闡述時空數據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場景中的關鍵價值,並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例剖析時空信息的獲取應用,進一步展示精準時空信息在未來的發展機遇;清華大學教授楊立堅通過函數數據分析方法解析全球溫度變化趨勢,展現大數據在環境科學中的創新應用;香港科技大學教授Vladimir G CHIGRINOV則以液晶顯示與光子器件優化研究為例,打開了交叉學科的創新視野。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吳應貴、牛津大學院士M. James C. Crabbe等學者,分別圍繞醫療AI、跨境數據協作等前沿議題展開分享,為與會者提供了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學術洞見。
會議設置了期刊、學術論文匯報、産學研三個分會場,設在武漢雲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的産學研分會場,形成“政府引導+專家賦能+企業實踐” 的立體交流模式。
本次會議累計收到學術論文300余篇,達成校企合作意向30項,會議形成的智慧優化技術共識將為行業發展提供重要參考。(文/圖 柳彩蓮 李晶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