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黃石港區佈局“三帶三園三圈”臨空産業
2025-10-28 09:36:4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黃石港區佈局“三帶三園三圈”臨空産業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10-28_093323_933

黃石臨空智造産業園。(湖北日報通訊員 柯恒 攝)

  入秋的黃石港,臨空經濟建設熱火朝天。

  近日,黃石港區臨空科創産業園一片繁忙,這個黃石港區與長江産業投資集團的戰略合作項目,省市區三級聯動,搶抓光谷科創大走廊和花湖國際貨運樞紐建設機遇。

  作為離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僅8公里的黃石城區,發展臨空經濟“近水樓臺先得月”。黃石港區確定“全域臨空”理念,提出“三帶三園三圈”發展佈局,蹚出一條老城區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徑。

  打造臨空商貿服務區

  所謂“三帶三園三圈”,“三帶”即大泉路臨空産業帶、長江文化展示與文旅帶、磁湖北岸創新創業帶;“三園”指臨空商務、智造、科創三大産業園;“三圈”則聚焦勝陽港、華新、萬達三大商圈,共建鄂東消費中心。

  對於第三産業佔比超過80%的黃石港區來説,消費服務業是傳統優勢産業,如何提升工業和生産性服務業比重,“三園”建設無疑是重中之重。

  秋日陽光灑在剛建成通車的大泉路高架橋上,從這裡可直達花湖國際機場。橋邊,11棟總部大樓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這裡是臨空商務産業園,是以數字經濟、商務辦公、休閒服務功能為主的臨空數字商務經濟總部辦公區。

  入駐産業園的華服電商供應鏈項目,致力搭建紡織服裝跨境電商柔性供應鏈和訂單服務中心,為鄂東地區紡織服裝産業專業化、數字化、國際化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賦能添力。

  走進産業園1號樓,由黃石港區與祿馬科技聯合打造的黃石市數字經濟産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為全省首批數字經濟典型應用場景,目前累計連結經營主體6995戶。新啟點科技深耕電子商務、跨境電商運營。目前,1號樓已“滿樓”運營,臨空産業服務配套企業佔80%。

  建設臨空科創産業集聚區

  一路之隔,臨空科創園建設正酣,北區3棟主體建築接近完工,一個集辦公、會展、路演于一體的綜合體拔地而起,成為黃石港區發展臨空高端産業的重要承載區。

  臨空科創園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光電子、低空經濟等科創型企業,與臨空商務産業園形成研産銷一體、供需對接的集聚發展模式。

  黃石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臨空科創園將採取“平臺公司+專業運營商+基金”模式,推進産業集聚、企業服務和園區運營,是補強黃石港區臨空産業鏈的重要一環。

  長江産業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黎苑楚表示,將充分發揮省級産業投資平臺功能,助力黃石港區打造産城融合、産産互動的臨空商貿中心和産業高地。

  “一進黃石港,便聞機器響”。作為黃石工業根脈所繫的黃石港區,在傳統工業退城入園,轄區面積逼仄的情況下,依靠繁茂的商業及發達的服務業,吸引大批青年才俊和科創企業入駐,靠臨空經濟走出一條發展新路。

  做強臨空智造産業功能區

  長江北,浠水散花鎮,有一塊黃石港區的“飛地”,臨空智造産業園便坐落於此。

  這塊昔日黃石人的“菜籃子”,如今變身黃石港區江北工業園,全力發展智慧輸送裝備製造、航空裝備、航空物流、生物醫藥大健康等産業。

  隨著武漢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加速,黃石港區搶抓機遇,與浠水縣達成跨江合作協議,完善園區功能,推進園區擴容,形成了“一江兩岸”協同發展格局。

  在推進“滿園”行動中,先後引進科嘉電子、華士光科技、三態環境、蔓嘉服飾、臨港新型建材、竹子顆粒等一批企業入駐産業園,盤活園區企業存量閒置廠房近2萬平方米。

  優越的營商環境、完善的功能配套,促進了産業園的快速發展。目前,園區有各類企業54家,其中工業企業46家、規上工業企業16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擁有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佔規上企業的50%。

  臨空智造産業園為黃石港工業園區“園中園”。2022年,黃石港區與浠水縣投資近2億元,實施散花跨江合作示範區、優化園區環境,形成“一江兩岸、一區三園”協同發展格局。

  “三園”齊跑,臨空展翅。上半年,黃石港區新增商貿文旅相關主體3500余戶,現有經營主體6.23萬戶;新增“四上”企業194家,總數達2977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99.29億元,同比增速6.6%。

  該區圍繞沿江生態、環湖風光、文商文博等脈絡,打造大眾山森林公園、卸礦機舊址、外貿碼頭等12處港埠與工業文化地標,加快新建文化景觀與商業設施,優化消費環境與文旅體驗。

  勝陽港商圈、華新商圈、萬達商圈是該區發展商貿業的重要陣地,也是建設臨空高端商務區的關鍵一環。該區立足“三圈”不同定位,先後投資30億元對三大商圈提檔升級,提升臨空配套服務品質,留住機場人流。(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露 通訊員 冷文 向芳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