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受訪單位供圖
11月3日,光谷韓楊路,兩座形如巨型“CPU”的建築在陽光下靜靜矗立。內部,一排排液冷伺服器日夜不息地運轉,它們是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與武漢超算中心的“超級大腦”。
“我們將在本月20日完成超算中心二期50P鯤鵬算力設備的擴容,屆時超算中心總算力將達到104P,加上智算中心已有的400P,雙中心總算力將突破500P。”11月3日,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武漢超算中心商務總監趙佳昕説。
500P算力,相當於數十萬台高性能電腦同時工作。從智造工廠,到前沿實驗室,從業界現實痛點,到人類未來生活,算力正像水和電一樣,悄然流入千家萬戶,重塑著日常生活。
雙核大腦:智算負責“聰明” 超算負責“精確”
“算力,簡單説就是數據的處理能力。它就像工業時代的電能,是驅動所有數字應用的基礎動力;也像一個‘最強大腦’,幫我們完成人力無法企及的複雜計算。”趙佳昕説。
這個“大腦”還分為兩種:善於“快速反應、舉一反三”的“智算大腦”,和善於“精雕細琢、追求極致”的“超算大腦”。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佈局以NPU為主,擅長處理海量數據、尋找規律,其任務是“算得快、算得好”。比如我們手機裏的語音助手、能修圖的AI以及自動推薦的短視頻,背後都有它的身影。而超算中心則部署了高性能CPU和GPU,它的使命是“算得準”,專攻基因測序、氣象預報、飛機火箭設計等需要極致精確度的科學難題。
“比如訓練豆包大模型,不需要非常精確的數值計算,但設計晶片時,每一個電子的行為都必須算到小數點後幾十位。”趙佳昕介紹,智算和超算二者並非替代,而是協同,共同構成了數字經濟的堅實底座。

武漢超算中心機房。受訪單位供圖
日常生活:醫院診斷、法官辦案都用它
這個強大的“大腦”具體在為我們的生活做什麼?答案是:無處不在。
在法院,它是“AI助理法官”。武漢百智誠遠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算力,訓練出一個法律大模型。它能在0.5秒內解答法律諮詢,1至2分鐘生成一份結構完整的裁判文書初稿,讓法官從繁重的文書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注于案情本身,案件整體辦理時間縮短三分之二。
在醫院,它是“AI診療助手”與“基因解碼器”。武漢楚精靈公司的胃腸鏡AI輔助診斷軟體,借力智算,能在檢查中實時標記息肉,提升早癌篩查效率。而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利用超算中心,將原本需900萬小時(約1027年)的全細胞基因測序壓縮至數天完成,為遺傳病篩查與生命科學研究按下快進鍵。
在天空,它是“公里級天氣預報員”。武漢超算中心將氣象預報的區域劃分成1公里見方的精細網格,模擬大氣中每一處的流體變化。這不僅讓我們知道明天要不要帶傘,更能為農業、航空、防災提供精準到“分鐘級”和“一公里範圍”的極端天氣預警。
在工廠,它是“永不疲倦的質檢員”。長江計算伺服器的智慧製造基地,利用AI質檢方案,將質檢耗時從人工的30秒每件提升到5秒每件,讓下線的高品質伺服器更快地投入到政務、金融等各行各業。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展廳。受訪單位供圖
生態營造:算力像水電 即取即用催生創新
算力的價值,遠不止于服務單個企業,更像一塊創新磁石,正在武漢吸引並催生一個充滿活力的數字産業生態。
為了讓算力像“水電”一樣隨取隨用,武漢超算中心創新了“月租房”和“公交車”模式。“月租房”供企業長期獨佔資源,進行持續性研發;“公交車”則按需使用,資源共享,降低了中小企業的創新門檻。
據介紹,武漢算力雙中心自投用以來,已累計為約500家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算力服務。算力、演算法與數據的碰撞,在這裡産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圍繞“紫東太初”大模型,誕生了能教人寫訴狀的AI;在智慧駕駛領域,形成了“楚·天樞”全場景數據庫;來自清華、北大等頂尖高校的實驗室,也借助這裡的算力,在蛋白質結構預測、燃燒動力學等基礎科學領域取得突破。
“新擴容的算力設備達全國頂尖水準,將重點賦能生命科學、流體力學、高端裝備倣真等前沿領域。”趙佳昕説,我們將持續打造“算力、演算法、數據、開發工具”一體化體系,讓武漢不僅是算力高地,更是新質生産力的策源地和孵化器。
如今,這股無形的算力洪流,正托舉科研夢想,加速産業變革,守護萬家燈火,成為武漢這座創新之城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動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潔 通訊員 韓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