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立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

2017-08-24 11:04:17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隨著國家“三農”政策不斷落實,大多數農村地區的食品消費已經從溫飽型轉入小康型。與此同時,農民群眾日漸提升的食品安全需求與目前相對滯後的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水準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因此,建立全方位、全環節、全覆蓋的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著力解決當前農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各級政府及各相關監管部門切實把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擺在全年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本著讓廣大農村地區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原則,堅持標本兼治,堅持打防結合,集中力量抓好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嚴厲查處各類食品生産經營違法行為,解決農村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提升農村地區食品品質安全水準,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於農村食品産業鏈條長、環節多,引發食品安全風險的因素也在增多,農村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在種植養殖環節,存在濫用或不當使用農藥、獸藥及飼料添加劑等問題。在食品加工環節,部分小作坊不具備基本的生産條件和工藝,産品達不到食品安全標準要求。

  在食品銷售環節,農村大集和城鄉接合部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銷售的問題食品屢禁不絕。在餐飲消費環節,農家宴、農村聚餐的食品原材料採購、加工、保存不符合衛生要求,存在餐飲衛生條件差等問題。

  黨和政府對農村食品安全始終十分重視,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多次開展了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但是,由於農村食品安全點多面廣,生産經營者數量眾多,不可能通過短期專項治理就可以根治,需要建立長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才能確保農民飲食安全。

  (一)建立長效機制,需要政府主導和推動

  各級政府應從維護農民身體健康的高度,把農村食品安全列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切實加強對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明確治理工作目標和原則,構築“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嚴格自律、社會廣泛參與”的農村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各級政府要不斷強化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的意識,將農村食品安全納入社會發展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層層分解落實,切實履行政府市場監管的主體職責,大力推動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示範縣建設,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體系。

  (二)建立長效機制,需要補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短板

  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是“物的新農村”,核心是“人的新農村”。在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過程中,要加大農村食品安全財政投入、出臺優惠政策,大力推廣名特優新農産品,採取産業扶植措施,促進農村食品産業向綠色、環保、規模化轉型升級。要增加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基礎建設投入,改善市場環境。要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基礎上,擴大農村連鎖超市覆蓋面,做好“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配送保障,提升農村食品銷售管理水準。要通過幫促引導,積極實施“農村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在體制、機制和法制等方面加快建設和完善農村食品安全信用制度,提升廣大農村食品消費者的參與度和話語權,建立起政府、行業、社會三者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和信用獎懲機制,發揮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對農村食品安全工作的規範、引導、督促功能。

  (三)建立長效機制,需要部門聯合強力監管

  食品安全是産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強化各部門的監管協作,是農村食品安全長效機制的關鍵環節。

  一是強化食用農産品源頭治理。各級農業部門要嚴格落實農獸藥登記使用制度,完善食品中農獸藥殘留標準,制定農獸藥合理使用準則和食用農産品種植養殖等良好農業操作行為規範,加大食用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力度,建立健全覆蓋食用農産品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各環節去向可查,來源可溯,責任可追的食用農産品追溯體系,著力解決農藥獸藥殘留問題,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産,嚴格管控化肥、農藥、獸藥等農業投入品使用。

  二是強化對農村食品生産經營行為全過程監管。要規範對小作坊、小餐飲、小攤點的管理,將農村集市和廟會等農民群眾臨時性食品消費場所納入監管範圍。圍繞農民群眾日常大宗消費食品、民俗食品等重點品種,針對食品標識不符合規定、銷售過期食品、回收再加工食品或更換包裝再銷售等突出問題,加大以農産品主産區、城鄉接合部、旅遊景區等為重點區域,以農産品和食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為重點場所的監管力度。加強對校園及其周邊和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定管理制度措施,規範餐飲加工操作人員的食品加工製作行為和健康管理、食品及衛生環境,有效防範食品安全事故。

相關閱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