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就是一台吸塵器,一片林就是一座制氧站。連日來,塞罕壩人植樹造綠的故事,在我市農林系統引起了熱烈反響。塞罕壩人所創造的人間奇跡,不僅指引著我們綠色發展的理念,更激勵著我們養成植綠護綠的好習慣。
從一棵樹到一片“海”, 三代人,55年,將昔日飛鳥不棲、黃沙遮天的荒原,變成百萬畝人工林海。“塞罕壩,以‘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的理念,創造了‘忠於使命、艱苦奮鬥、科學求實、綠色發展’的時代精神。我們將深入貫徹學習塞罕壩精神,真正讓植綠護綠成為我們這座城市的新習慣。”市林業局局長楊建秋説,隨著“機關作風整頓”和“雙問計”工作的開展,該局今年上半年不僅高標準完成了51.95萬畝造林任務,佔全年計劃任務的74.2%,森林覆蓋率達到38.7%,還成立了涉及林果技術、病蟲害防治、産品深加工等方面局屬16項科技推廣項目,由16名高級林業專業技術人員承擔項目,並提供50萬元資金,選擇16個林果專業合作社、果園、種植基地等作為示範點,由點帶面開展先進林果技術科研與推廣。
正是林業人的堅守、創新,才讓一個個生態脆弱的地方,像塞罕壩一樣,從沙海變為綠洲。“《野皂角嫁接藥用皂角及配套管理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是我局16項科技推廣項目之一。我們利用野生皂角資源,在不整地、不造成水土流失的情況下,通過人工嫁接的方式,把小灌木野生皂角變成樹榦高大、經濟價值更高的喬木皂角樹,著力破解全市林業産業升級和西部深山區人工造林難等突出問題,並經省林業廳批復,將計入本地組織實施的新造林面積。”市林業局林業站站長白文范説,他們將高標準開展今年秋冬季造林綠化工程,確保全年70萬畝造林綠化任務圓滿完成,確保森林覆蓋率達到39.9%既定目標。
“塞罕壩人用行動證明,綠水青山能回饋給我們貧困地區巨大的財富。”靈壽縣林業旅遊局幹部韓建林説,綠色發展要久久為功,他們會借太行山生態綠化工程,改善生態環境,帶領山區群眾發展林果産業,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塞罕壩的生態文明是我們共同追求的,一個地方要發展,離不開良好生態的支撐。我們村之所以能夠發展旅遊産業,就是因為村裏的生態變好了。”平山縣趙家溝村村委會副主任魏七金説,生態環境好了,他們村附近的佛光山景區遊客多了起來,村裏借著綠色旅遊資源,建起了果香特色小鎮。如今,有的村民辦起了農家樂、有的村民搞起了林果種植,絕大多數的鄉親都靠著身後的大山找到了致富的門路。(記者 董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