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強化房屋租賃服務與監管

2017-08-30 09:18:10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原標題:規範房屋租賃市場 嚴打違法違規租賃 雄安新區強化房屋租賃服務與監管

  8月28日,在容城縣房屋租賃服務中心,來自北京一家央企的田明前來諮詢房屋租賃。工作人員熟練地為田明調出了房源信息,提供了制式房屋租賃合同和鑒證服務。

  自6月份以來,雄安新區三縣印發並實施了《關於加強房屋租賃市場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掛牌成立了房屋租賃信息服務中心,搭建房屋租賃信息平臺,免費為出租方、承租方提供信息發佈,引導雙方執行房屋租賃登記備案制度,並提供合同網簽和登記備案等服務。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隨著外來單位和人員大量涌入,新區房屋租賃需求量增大,造成了區域性房屋租賃價格上漲。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已經清查出租房屋9378處,其中4月1日以後新出租的1157處。雄縣、安新縣759家新出租的房屋總體價格較去年小幅上漲,商業類房屋租金上漲平均在10%至20%,住宅類房屋租金漲幅在20%至30%。

  容城縣房屋租賃價格普遍上漲。4月1日後出租的398處房屋,房租同比普遍提高了2至4倍,其中商業類房屋租賃價格上漲2至3倍,住宅類房屋租賃價格上漲2至4倍。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佔租賃量16.3%的65家大型企業進駐容城,其租金整體高於市場價,上漲1.36至9.32倍,平均漲幅3.84倍,直接拉動了房屋租賃價格的上漲。

  記者在調查時還發現,在容城縣城區,黃金地段出租房緊俏,而其他區域的待出租房源並不少,還有1684處可供租賃,是4月1日以來已出租數量的4.23倍。

  “房租也是房價調控的重要內容,要將房租調控納入調控範圍。”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要求,採取六項措施,進一步規範房屋租賃市場。

  嚴厲打擊惡意炒作行為,穩控租賃價格,促進新區有序發展。按照新區的統一安排,省市公安聯合工作組牽頭組織三縣公安機關並聯合住建、工商等部門開展了“打擊囤房躉租、打壓哄抬租價、凈化治安環境”的出租房屋清查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共查處出租房屋違法租賃案件273起,其中違法出租236起,違法轉租37起。

  挖掘現有房源供應潛力,加強對現有存量房屋調查摸底。三縣對所管轄縣域範圍內的城鄉所有房屋開展專項摸底調查,對所有可出租房屋進行集中摸底,摸清社區、農村的各類可出租房屋信息,建立臺賬。

  搭建“房屋租賃信息政府服務平臺”,指導三縣組建房地産經紀房源、客源信息平臺,方便出租人出租住房和承租人及時找到適租房源。三縣住建部門牽頭成立房屋租賃信息政府服務平臺,為出租方、承租方提供公平、公開、詳實的信息源,提供房屋租賃合同示範文本和房屋租賃合同備案服務,提出房屋租賃參考價。縣城和所有行政村房屋出租信息全部納入平臺,平臺向社會公佈信息收集公開電話和微信平臺,形成信息收集員制度。

  建立租賃市場管理聯動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加大日常工作巡查力度,對發現的各類違法違規租賃行為依法採取責令整改、停業整頓、行政處罰等措施。對沒有工商登記或未在住建部門備案的房屋仲介機構予以嚴厲打擊,通過查封經營場所等手段予以取締。

  增加房屋租賃市場供給。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情況下,鼓勵個人依法出租自有住房、閒置廠房、空置院落;鼓勵房地産開發企業利用已建成房屋開展租賃業務;鼓勵房地産開發企業出租庫存商品住房;引導房地産開發企業與住房租賃企業合作,發展租賃地産;結合住房供需狀況等因素,加快10萬平方米臨時辦公用房建設,向外來企業提供物美價廉的企業辦公、住宿房屋租賃服務,將新建租賃房屋納入發展規劃,多種方式建設租賃房,多種方式增加租賃住房用地有效供應,穩定市場預期。

  加強對租賃市場的日常動態監管。通過成立專門的租賃市場監管隊伍,加強對租賃市場的監測分析、指導、服務和調解工作,及時向社會公佈住房租賃信息,特別是加強對外來大企業承租房屋的指導服務和依法管理,合理引導市場取向,培育有活力、健康、有序、可持續的房屋租賃市場。

  目前,雄安新區房屋租賃市場理性平穩,管理逐步規範,安新、雄縣市場持續平穩。容城縣市場總體平穩,黃金地段價格更趨於理性,租賃價格未出現大的異常波動,且穩中有降。(記者 郭東 原付川 張偉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