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建“孝德堂”探索農村新型養老模式

2017-11-08 16:09:52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民生【文字列表】】邯鄲:建“孝德堂”探索農村新型養老模式

“孝德堂”正式開辦一週年之際,義工來為老人們理髮。 記者喬賓娟攝

  10月28日,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姚寨鄉南中堡村“孝德堂”,百餘名老人在親人、義工陪伴下,看演出、查身體、吃餃子……度過了一個難忘的重陽節。

  “‘孝德堂’孝敬了老人,感化了村民,教育了後代,為農村養老提供了一個成功樣本。”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姚寨鄉黨委書記崔風翔説,去年重陽節才正式開辦的“孝德堂”,給南中堡村甚至姚寨鄉都帶來了巨大變化。

  姚寨鄉南中堡村是傳統農業村,全村3000余人,其中,70歲以上老人120余人。近年來,家庭結構從“大家族”向“小家庭”轉變,村裏外出務工人員增多,留守老人的許多生活問題亟需解決。在姚寨鄉主導下,南中堡村和光牌面業共同努力,以孝道為主題探索農村新型養老模式的南中堡村“孝德堂”應運而生。

  “每週一到週五,‘孝德堂’為全村70歲以上老人以及不滿70歲的孤寡老人、殘疾人提供免費午餐和理髮、醫療保健等服務。”南中堡村黨支部書記武海江告訴記者,“孝德堂”的場地和房屋是村裏籌建的,日常運營的用品、食物由光牌面業提供,五六十名村民自發組成義工隊伍,每天輪流值班為老人們做飯、打掃衛生。

  中午前,老人們會陸續來到這裡,一起聊天、唱歌、運動,然後吃一頓熱熱乎乎的午餐。“吃在嘴裏暖在心。”該村老人豆蘭朝説,作為“孝德堂”的受益者,他感到“太幸福了”!

  “孝德堂”的開辦,使得該村村風起了變化。武海江説,一些子女看到自家老人在“孝德堂”受外人照顧,思想有了觸動,也開始孝敬父母公婆。

  “孝德堂”不僅影響了南中堡村,還帶動了全鄉以及附近樂善好施的愛心人士。很多群眾走進“孝德堂”捐錢捐物,鄉衛生院、縣醫院乃至市裏的三甲醫院都來為老人們服務。在“孝德堂”帶領下,北中堡村協調引進了邯鄲友愛醫院,解決老年人就醫問題,全鄉涌現出一批最美義工和好公婆、好兒媳等學習模範,孝德之風影響著每一名姚寨鄉人。(記者 喬賓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