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共文化服務與群眾“零距離”

2018-01-23 11:05:13  來源:新華網  責編:董健雄

  邢臺市橋東區居民在文化館進行樂器演奏排練。近年來,邢臺市橋東區著力構建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用“群眾點單,政府買單”的模式,打造邢臺首家“走進全民”公益培訓文化服務品牌。(本報資料片) 記者 趙永輝攝

  閱讀提示

  “應不斷拓展文化惠民內容,創新文化惠民方式,在源頭上建好公共文化服務的‘起始一公里’,在終端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讓公共文化服務與老百姓之間實現‘零距離’,就要想群眾所想,提供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産品,讓公共文化服務更‘接地氣’。”

  ……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此,代表委員們展開熱烈討論。他們紛紛表示,切實保障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讓群眾享受到更多文化建設成果,要以群眾的需求為導向,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自上而下暢通無阻。

  供需對接,不斷創新,打造好公共文化服務“起始一公里”

  “要想享受美餐,除了桌椅板凳要擺好,菜品更重要。如果‘菜單’上的‘菜品’並不合品嘗者口味,或是‘菜單’種類陳舊,一成不變,勢必很難讓吃菜的人大快朵頤。”省政協委員、省文化廳調研員賈佔生表示,要從源頭上建好公共文化服務的“起始一公里”,首先要讓群眾成為“定菜單”“評菜單”“加新菜”的主體,實現服務內容和服務供給從“單向輸送”向“雙向互動、供需對接”轉變,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

  省政協委員、省文聯副主席、石家莊市文聯主席周喜俊説起一段往事。某演出團體送演出到村,卻遭到冷遇。該村黨支部書記説:“你們給俺們送來一件裘皮大衣,可解決不了俺們穿棉衣、蓋棉被的問題。”

  周喜俊委員表示,要想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單一供給方式,不僅要更新公共文化服務理念,還要建立健全群眾文化需求跟蹤反饋機制。應在開展文化惠民工作前,進行受眾需求調查,開展文化惠民工作時,及時收集受眾需求回應,隨後進行相應需求調整。

  長期以來,政府的財政投入多以文化設施建設和直接補助文化企事業單位、文藝院團為主。對此,賈佔生委員認為,這在一定階段是必要的,但這種投入方式並不能有效對接群眾文化需求,有待創新。

  在賈佔生委員看來,一些地方通過發放“文化惠民卡”等,讓群眾“自主選購”心儀的文化産品,不失為有益嘗試。他認為,這不僅能夠有效促進文化繁榮,活躍文化消費,還能夠引導文藝院團等文化機構按照觀眾需求進行創作生産。

  “應通過文化資源信息化、數字化,推動智慧文化建設,從而拓展公共文化資源傳輸渠道,不斷提高公共文化資源的供給能力。”代表委員們建議,我省各地應積極適應時代進步和信息技術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衛星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絡全覆蓋。

  2014年5月,廊坊市按照“整合、共享、均等、便利”理念,建起公共文化服務數字雲平臺。該平臺將政府買單的演出、講座、培訓、展覽等各類公益文化活動包裝成一目了然的數字文化産品,以“菜單”形式在網上公佈。百姓免費預約後可輕鬆參與,特別是手機APP軟體的應用,更是將公共文化資源輕鬆放進群眾“口袋”中。兩年多來,該平臺點擊量超150萬次,註冊會員達20萬人。

  省人大代表、廊坊市委書記馮韶慧表示,實現現代公共文化服務與現代科技手段、傳播渠道有機融合,不是趕時髦、搞噱頭,而是要深入研究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接受、享有、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和渠道,準確把握互聯網時代的特點,根據現實情況,將先進科技手段、傳播渠道的應用與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緊密結合起來。

  著眼難點,整合資源,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在鄉鎮和農村,一些貧困地區村更是公共文化服務的薄弱環節。2016年以來,我省以“十個一”為標準,紮實推進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工程。目前,我省首批45個國家級貧困縣共450個村的各項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效,受到了基層群眾普遍歡迎。

  “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工程,推動了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貧困地區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實事、大好事。”我省已從2017年省級財政預算中安排1989萬元,確保第二批工程建設任務順利實施。代表委員們表示,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好後,更要努力管好、用好現有的文化體育設施,提高設施利用率,真正發揮出服務中心的作用。

  賈佔生委員建議,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中,要注重與非遺保護傳承、民俗文化收藏、文物保護利用、文化産業發展等項目緊密結合,實現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與當地文化和産業發展的有機融合,從而打造出更多特色鮮明、各具魅力的貧困地區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目前,我省鄉鎮文化站的人財物幾乎都由鄉鎮政府統管,文化站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分身乏術,導致出現文化工作沒人抓,設施場地沒人用的問題。馮韶慧代表建議,可學習借鑒三河市的經驗做法,打破原有運行體制,將鄉鎮文化機構的管理權限上移,按照“縣管鄉用”、“縣聘鄉用”的原則,人財物統一歸縣級文化部門管理,人員配備、運行經費和業務工作均由縣級文化部門統籌安排,並實施監督考核。

  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基層文化人才培養也很關鍵。“有一次,我們送文化下鄉,去石家莊市某村送大鼓,推開門時發現,在村文化站的走廊裏已堆著四面大鼓。村文化站站長告訴我,他們需要的不是鼓,而是會敲鼓的人。”省政協委員、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張玉華表示,送文化,更要種文化。應加強縣鄉村三級文化工作者專業技能培訓力度,開展針對基層文化工作者、群眾文化輔導員和農村文化能人等的業務培訓,幫助基層文藝團體培養人才隊伍。應設立文化專業人才特殊崗位,鼓勵和選派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到農村從事基層文化工作,積極引導各級文化單位、高校和專業演出團體開展面向農村的文化對口交流援助活動。

  周喜俊委員對我省農家書屋建設很關注。她告訴記者,各地農家書屋大部分都是由村幹部或普通村民兼職看管,專職管理人員較少。他們文化水準普遍不高,且大多不懂得圖書分類等方面的知識。為此,文安縣探索將其設立在診所、商店、藥房等場所,聘請這些私營店主為兼職書屋管理員。欒城等地則由文化站工作人員兼任所在村農家書屋管理員。“一方面把農家書屋放置在人員集中、相對熱鬧的地方,另一方面通過資源整合,實現人員的高效利用,加強農家書屋基層管理。”(記者 韓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