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加速構築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2018-07-10 09:01:09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2018年一季度共完成進出口總額7.05億美元,同比增長13.6%,增幅高出全省33.6個百分點,增速全省第一;與天津靜海、廊坊簽署靜滄廊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近來,滄州市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上提速增質,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潮中乘勢而上,在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中更上層樓,取得一系列擴大開放的體制、機制和項目建設新成果,加速構築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跨洲過洋: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不久前,工信部正式批復同意渤海新區設立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這是滄州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根據建設方案,滄州將著力把合作區建成“中國中東歐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中國中東歐産業合作基地、中東歐國家産品展示貿易合作基地、中國中東歐文化交流中心”;在高端製造、通用航空、綠色農産品等領域,加強與以中東歐國家為重點的歐洲各國的合作。

  用好平臺,你來我往。作為滄州對外開放的窗口之一,中國捷克斯洛伐克友誼農場長期以來與捷克、斯洛伐克及其他中東歐國家保持著密切合作關係。2013年以來,“中國捷克斯洛伐克友誼農場對外合作推介會”已連續舉辦五屆,諸多合作項目促進了中捷斯友誼農場由農墾經濟轉型園區經濟。不久前,滄州赴捷克和斯洛伐克經貿代表團的推介活動充分彰顯獅城魅力,捷克鯊魚飛機製造、中斯跨境電商及倉儲物流等數個簽約項目和合作協議為未來擴大合作奠定了基礎。

  目前,除全力打造好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滄州還發揮與德國杜伊斯堡、荷蘭鹿特丹的“港口戰略聯盟”作用,推進與歐洲的開放互動不斷深入,助力滄州進一步打造“一帶一路”北方重要節點、新亞歐大陸橋“橋頭堡”。

  深化協同:全面對接京津和雄安新區

  5月16日,2018年滄州(北京)投資環境推介會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北京成功舉行,現場簽約項目33個,總投資635億元,與北京合作項目佔簽約項目總數八成以上。

  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對接服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是滄州對內開放的重點。突出抓好承接平臺建設,提升渤海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滄州現代産業基地、任丘石化産業基地、津冀(滄州)産業轉移升級示範區等平臺承接能力,確保協同發展有載體、可落地、見實效。

  同時大力推進産業協同,深入落實與京津簽訂的合作協議。截至目前,滄州市京津産業合作項目已達1100多個,總投資5500多億元。

  提速“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日前,石衡滄港城際鐵路項目正式獲得省發改委核準,衡黃段力爭年內具備開工條件。作為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主骨架的組成部分,石衡滄港城際鐵路將構建雄安新區、石家莊、保定、邢臺、邯鄲、衡水等地區至黃驊港出海口及京津冀東部濱海發展區的便捷客運通道,讓京津冀聯繫更為緊密。

  拉近彼此的不僅是便捷的交通,更是各方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下的積極作為。4月28日,天津市靜海區、滄州市、廊坊市以及與靜海區相鄰的黃驊市、青縣、霸州市、文安縣、大城縣等市縣有關負責人齊聚靜海區,簽訂《關於深化靜滄廊(3+5)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規劃編制、綜合交通、産業發展、生態環境、公共服務、工作機制6個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打造新引擎:用好黃驊港和保稅倉庫

  向東是大海,黃驊港是滄州發展藍色軌跡的起點。

  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加強新區與天津港、黃驊港交通聯繫,暢通新區出海通道”的表述讓滄州人印象深刻。

  主動對接服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是責任擔當更是搶抓機遇。滄州全力推進黃驊港實現高品質發展,建設國際貿易大港和郵輪母港,著力提升滄州市區和黃驊新城建設水準,實現港産城互動融合發展,打造沿海地區開發開放的新引擎,助力沿海經濟帶建設。

  抓緊推進滄州黃驊港總規的審批;加快總投資366.4億元的系列碼頭群建設;著力完善便捷通暢的港口集疏運體系;力爭綜合保稅區儘快獲批,並納入天津自貿區延伸區。滄州黃驊港這條“藍色經濟通道”正煥發出勃勃生機。2018年一季度,黃驊港綜合港區貨物吞吐量達6854萬噸,同比增長7%。

  沿海有港,內陸有“倉”,滄州對外開放正實現縱深推進。這個“倉”是公共型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簡稱“兩倉”)。作為海關特殊監管區,滄州最西端的肅寧縣已成功獲批“兩倉”並正式運營。利用“兩倉”可以大大降低外貿型加工及商貿企業生産運營成本,現已進駐多家物流企業。肅寧還進一步謀劃保稅物流園區項目,該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增強其對周邊地區外貿的輻射帶動作用。未來肅寧保稅物流園區還可以作為黃驊港的集裝箱集箱點和提箱點,進一步夯實滄州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記者 張嵐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