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秦皇島市強力推進“雙創雙服”活動,狠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發展動能轉換,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半年,全市經濟持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經濟發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提升,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雙過半”,穩步向高品質發展邁進。
1-6月,秦皇島地區生産總值完成797.3億元,同比增長7.7%,達到近5年最好水準,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3%,增速居全省首位。全部財政收入146.4億元,增長1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5億元,增長8.8%。其中稅收收入50.2億元,增長16.2%。非稅收入22.3億元,下降4.7%,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0.8%,同比下降4.4個百分點,財稅結構進一步優化。
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加快發展特色林果種植業,省級以上休閒農業旅遊示範點達到24個,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04.2億元,增長7.1%。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87.1億元,增長7.8%,佔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61.1%。工業創新轉型加快,“十三五”去産能任務全面完成,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7.2%,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7.5%。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增長38.6%,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3.8%,民間投資增長9.8%,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上半年,秦皇島市安排市重點建設項目105項,總投資861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個數佔全部重點項目的59%,投資額佔61.7%。9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46.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3.7%,4項計劃開工項目全部開工。市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52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71.9%;67項計劃開工項目開工61項,開工率91%,項目建設提質提速。
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在全省率先啟動金融風險排查“回頭看”,排查出涉嫌非法集資風險機構8家,成功處置一批非法集資案件。持續開展安全生産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産事故,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36%和34.6%。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累計退出貧困村79個,減貧64220人,青龍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初的10.17%下降到1.11%,通過省級評估驗收,接受了國家第三方專項評估檢查。
針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固定資産投資低位運行、服務業增勢放緩、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下半年,秦皇島市將從項目投資建設、産業轉型升級、發展縣域經濟等方面圍繞省“3689”基本思路和國際一流旅遊城市定位,補齊短板,確保高品質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狠抓投資和項目建設,加大重點項目推進力度,發揮好領導幹部包聯重點項目、重點項目工作專班和項目辦理組作用,加速推進項目落地、開工、投産。抓好項目謀劃儲備,圍繞鋼鐵産業、汽車及零部件等14個重點産業,謀劃200項以上重大産業支撐項目和産業鏈延伸項目。
持續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提質增效,組織實施“百企轉型三年行動”,每年對百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抓好“後旅發大會”、第二屆園博會項目運營,辦好首屆市旅發大會,推進旅遊業提檔升級。強化創新驅動,支持企業建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工業設計港。著力提升産品品質,持續開展品質提升專項行動。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高園區建設水準,完善園區總規、控規和産業規劃,提升基礎設施水準,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提高農業發展水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品質農業。提升城鎮發展水準,引導生産要素、優勢資源向縣城集中,促進産城教融合發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集中力量抓好“廁所革命”、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項重點工作。
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港口轉型升級,堅持以城定港、港城融合、産城融合,服務好港口建設,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集裝箱和對外貿易業務。精準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北戴河生命健康産業創新示範區建設為引領,加強與北京市海淀區、西城區等重點區域合作,推動優質資源與京津教育、醫療、文化、科技等高端要素融合對接定向疏解。積極推進精準招商,開展産業鏈招商。
優化營商環境,以“雙創雙服”活動為主抓手,全面提高服務效率,第一時間解決企業和項目建設單位反映的問題。推進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再造,出臺壓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實施辦法,開展好北戴河新區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和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
做好民生和社會事業,全力辦好22項惠民利民工程,做好就業困難人員和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安置,大力發展教育文化體育事業。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確保青龍脫貧摘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開展安全生産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堅,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確保社會和諧穩定。(記者 孫也達)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