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宣傳文化系統紮實開展文化扶貧

2018-08-20 09:23:49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扶貧先扶志 治貧先治愚

  ——全省宣傳文化系統紮實開展文化扶貧

  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愚。

  近年來,全省宣傳文化系統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樹牢“四個意識”,把宣傳文化系統的資源力量向脫貧攻堅主戰場聚集,通過強化宣傳輿論引導,開展文化惠民,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實施網絡扶貧等推動文化扶貧不斷取得新進展,為全省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大動力。

  脫貧攻堅太行行、壩上行,精準扶貧蹲點調研;“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優秀扶貧幹部李雙星……一篇篇重頭報道、一個個先進典型,為全省脫貧攻堅營造了濃厚氛圍,提供了重要的輿論支撐;

  送文化下鄉、建農家書屋、實施文化幫扶項目……一件件惠民實事,打通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滿足群眾求知、求富、求樂需求;

  平山紅色旅遊、武強年畫文化遊、豐寧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一個個文化産業項目,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經濟硬實力,提升了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精準扶貧脫貧,要扶物質,更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現今,文化扶貧的效果逐漸顯現,更多貧困群眾正在從“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

  提供優質精神食糧,改變貧困地區文化生態

  種下思想的種子,收穫脫貧的力量。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年底在阜平視察時給鄉親們鼓勁的這句話,如今是河北許多貧困村裏最醒目的標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6次視察河北,每次都強調扶貧脫貧工作,並先後深入保定市阜平縣和張家口市張北縣等地,親自視察指導扶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河北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注重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注重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多次到貧困地區調研檢查。王東峰強調,要下大力做好組織發動群眾工作,大力倡導自立自強、勤勞致富、光榮脫貧,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引導依靠誠實勞動脫貧致富。許勤要求,突出“五個一批”,做到“六個精準”,把脫貧內生動力激發調動起來。

  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在省委宣傳部的組織指導下,全省宣傳文化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加強宣傳教育和道德引領,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為貧困群眾送去豐富、高品質的精神食糧。

  全省新聞媒體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融入脫貧攻堅主戰場,用一篇篇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多視角、全方位、全媒體、大密度反映全省各地脫貧攻堅的火熱實踐。各媒體開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扶貧 駐村幫扶》等專欄,刊發相關報道數千篇(條)。

  圍繞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阜平作出的脫貧攻堅重要指示精神,河北日報等省直主要媒體相繼推出《讓燕趙兒女同步邁入全面小康——河北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進脫貧攻堅紀實》《“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阜平牢記總書記囑託奮力脫貧攻堅五年間》等重點報道,反映全省幹部群眾牢記囑託,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昂揚風貌。在“新春走基層”報道中,記者們重訪總書記視察過的貧困村、記挂的鄉親,記錄精準扶貧帶來的可喜變化和貧困群眾對總書記的感激之情。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35年紮根太行山,帶動10萬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他積勞成疾、因病逝世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稱他為“新時期共産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全省新聞媒體用帶著感情的全媒體報道生動再現了李保國教授的感人事跡、光輝形象和崇高精神,掀起了全社會學習李保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熱潮。

  8月14日20時30分,電影《李保國》在邢臺市內丘縣崗底村放映,再現了李保國以科技興農富農的感人事跡,觀影村民流下了熱淚,“李老師的精神回來了,激勵著我們繼續幹出好日子!”

  近年來,河北省創作推出了反映李保國先進事蹟的電影《李保國》、電視劇《太行赤子》、河北梆子《李保國》、報告文學《大山教授》等一大批反映脫貧攻堅題材的精品力作。 2016年以來,河北省共舉辦各類文化惠民演出上萬場,其中省心連心藝術團、省雜技團、省話劇院等以文藝輕騎兵的形式深入貧困地區進行演出。省文化廳落實貧困地區送戲下鄉經費4549萬元。省電影公司精心挑選優秀國産影片,深入貧困地區開展公益放映。

  省文聯結合“全國貧困地區百縣萬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工程”,對河北省示範村在“七個一”基本建設標準上新增“三個一”,即每村配一名文藝指導員、送一場文藝演出、進行一次以上文化講座。省作協通過組織“文學下基層活動”,組織知名作家深入貧困山區,面向當地基層作者進行講座,播撒文學“種子”。

  去年以來,河北省在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邢臺市臨城縣開展了省直“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向圍場提供資金、物資、項目總值約23.27億元,向臨城提供資金、物資、項目等總值約6.39億元。

  “青磚灰瓦白墻,戲臺公園廣場,學習貫徹宣講。鬥志昂揚,我要富奔小康。”這是圍場半截塔鎮要路溝村村民周國維自己填的一首《天凈沙》。周國維是村裏第一批發展光伏項目的村民,自家屋頂已經安好了光伏發電板。前五年,除去還貸款,他一年可獲利3000元。

  從“要我富”變成“我要富”,村民的思想轉變,得益於省委宣傳部駐村工作隊的文化扶貧。工作隊組織幹部、黨員、群眾集中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邀請縣文工團送來宣講十九大精神文藝演出,組織文明家庭、致富帶頭人評選,為貧困群眾脫貧注入思想和精神動力。

  文化親民情,和諧生力量。河北省注重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通過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活動,開展“365百姓故事匯”群眾宣講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農民精神新風貌、鄉村文明新氣象,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精神文化力量。

  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服務,加強貧困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築牢文化的基石,搭建扶貧的大廈。

  公共文化服務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明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任務和路徑,也為貧困地區的文化扶貧指明瞭方向。

  “圖書閱覽室購買了很多栽培、養殖等方面的書籍,廣場上經常有市縣劇團的文藝演出,如今咱村人心齊了,交流多了,致富脫貧的奔頭更足了。”日前,靈壽縣南營鄉南營村村委會主任趙書海告訴記者,得益於納入首批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工程,該村已成為文化扶貧的新標杆。

  目前,該村已建成70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在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備空調、電視、暖氣等設施,並定期舉辦致富培訓班。

  要讓“口袋”鼓,先讓“腦袋”富。文化要為脫貧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讓更多貧困群眾思想文化素質與種植等技術水準“高”起來,精神上真正“富”起來,就離不開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

  打破“貧困文化”固有的平衡與封閉。河北省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致力於推進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特別是在健全設施等基礎環節持續發力,努力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準,從而一步步縮短城鄉差距,初步構建起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精心謀劃實施,紮實推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工程。為了加強貧困地區設施建設,從2016年開始,中央和省財政共投入資金3.6639億元,在河北省671個村分兩批實施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工程,並在豐寧、圍場、青龍3個民族自治縣的922個村分兩批實施覆蓋工程,為推動貧困地區早日脫貧致富提供了文化設施條件。

  強化資金支持,精準配送文化服務設施。記者從省文化廳獲悉,2016年至2018年,落實貧困地區村文化活動室購置經費7428萬元,根據群眾實際需求,為貧困村採購配發音響、樂器等。2018年,積極爭取省財政落實經費1000萬元,專項用於10個深度貧困縣的206個深度貧困村改善公共文化基礎條件。此外,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除了紮實推動農家書屋建設,每年投入4800余萬元為全省農家書屋補充更新圖書報刊,還積極推動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建設與扶貧工作相結合,2017年為承德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22個深度貧困村免費安裝直播衛星戶戶通設備。

  “讓貧困地區村村有文化室、農家書屋、廣播室、閱報欄和體育設施,不僅可以搭建起‘扶貧、扶志、扶智’的重要平臺,有效消除部分群眾‘無知識、無技術、無志氣’的現狀,還為破解‘習慣窮、無奈窮’的思想頑疾奠定了基礎。”省文化廳副巡視員梁扉説。

  提高設施利用率,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貧困地區文化設施,要和文藝演出、非遺保護、民俗展演、文化産業發展等項目緊密結合。”梁扉介紹,河北省通過深入實施邊遠貧困地區文化人才支持計劃,近三年共落實專項經費5962.8萬元,組織指導省市縣三級文化部門選派了2800多名文化工作者到貧困縣定崗工作或提供文化服務,同時為貧困地區培養了700多名急需緊缺的文化工作者,提高了貧困地區文化人才隊伍素質,加強了對文化設施的管理和有效使用。

  發揮文化産業帶動作用,提升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打造産業的引擎,開拓富民的路徑。

  不斷滿足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追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沒有物質文化的極大豐富,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失去了基礎,發揮文化産業帶動作用,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成為貧困地區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重要方式。

  “原來剪紙兩塊錢12張,每年遊客不到2000人。2018年春節期間,每日遊客量超過兩萬人次,高端剪紙一張賣到100萬元。”日前,談到文化扶貧時,蔚縣剪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周淑英難掩激動之情。從民間瀕危手藝,到國家級非遺,再到走上産業化道路馳名中外,蔚縣剪紙給當地乃至周邊貧困地區帶來脫貧希望,成為拉動縣域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以來,省級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和省級文化産業發展引導資金支持國家級貧困縣地區文化項目70個,資金總額7660萬元。

  打“優勢牌”譜“特色曲”,培育打造貧困地區樂民富民産業。“支持貧困地區依託優秀傳統文化和區位特點,打造‘一縣一品’或‘一縣多品’,加快縣域文化産業發展。”省委宣傳部文化事業産業發展處有關人員介紹,目前,武強、平鄉等貧困縣分別將樂器、童車等産業發展成為了當地重要的富民産業,成為當地扶貧開發的重要途徑之一。比如,武強金音樂器集團把樂器文化産業與扶貧工作有機結合,已帶動千余戶當地農民從事樂器生産、維修銷售等行業,實現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依託傳統手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産,推動貧困地區文化産業發展。豐寧布糊畫和秸稈畫、圍場滿繡、阜平棗木雕刻、讚皇原村土布……近年來,河北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結合貧困地區文化多元特點,引導各地探索和實踐“非遺+扶貧”的文化扶貧之路,促進百姓增收,在就業培訓、文化傳承和産業發展等方面呈現出嶄新氣象。同時積極利用北京文博會、義烏文交會等平臺,對貧困縣地區文化項目和産品進行宣傳推介展銷。還指導豐寧開展“非遺+扶貧”試點工作,打造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提升致富能力,化非遺資源優勢為産業優勢,豐寧成功入選全國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名單。

  加快文旅融合步伐,促進文化資源有效開發。“河北省貧困地區有著獨特豐富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歷史資源,把這些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讓文化精準扶貧能量更集中、更高效。”省民協主席鄭一民介紹説。在著力推動文化與旅遊産業深度融合中,河北省支持打造了蔚縣暖泉古鎮《天下第一堡》演藝項目、張北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灤平滿族莊頭風情部落項目等一大批文旅項目,帶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致富增收。

  插上網絡翅膀,推進貧困地區網絡扶貧。“互聯網+”、數字經濟、農村電商……近年來,河北省廣大貧困地區通過發展新業態,推動精準扶貧脫貧。日前,《河北省2018年網絡扶貧重點工作措施》正式印發,在推進網絡扶貧五大工程、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開展集中攻堅、深化大數據在精準扶貧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全面部署。有關人士表示,此舉將進一步推動貧困地區扶貧特色産業發展壯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隨著貧困地區文化産業産值和增加值日益增長,文化軟實力將進一步轉化為經濟硬實力,有效助力貧困地區實現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記者 潘文靜 龔正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