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網絡直播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落實用戶實名制度,加強網絡主播管理,建立主播黑名單制度,健全完善直播內容監看、審查制度和違法有害內容處置措施。(據人民網8月21日報道)
近些年,隨著我國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網絡直播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追捧。據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網絡直播用戶達4.22億,超過網民總數的一半;提供互聯網直播平臺服務的企業達到數百家,市場營收超過300億元。
然而,網絡直播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諸多亂象。一些網絡直播平臺和主播遊走在道德與法律的底線邊緣,有的為了“吸粉”無所不用其極,你敢直播生吃動物內臟,我就敢直播“鞭炮炸褲襠”;有的在利益驅使下,直播一些粗俗下流甚至淫穢色情的內容。諸如此類的亂象,不僅污染了網絡空間,也敗壞了社會風氣,更對廣大網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産生了極大的危害。
其實,為了整治網絡直播亂象,相關部門不可謂不努力——先後出臺《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和《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對網絡直播進行規範和整肅,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也要看到,由於網絡天然的虛擬性、隱蔽性,加之缺乏用戶實名和黑名單等制度,監管工作常常“有勁使不上”,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譬如説,一些不良網絡主播被直播平臺封殺後,往往可以迅速到別的平臺換個“馬甲”重新來過。
此次《通知》的下發為加強網絡直播監管打上了“制度補丁”,用戶實名制度和主播黑名單制度更是堪稱“大招”,一方面可以有效解決監管不精準甚至“無的放矢”的問題,另一方面對網絡主播也具有極強的震懾力——實名網絡主播一旦因違規違法進入黑名單,在全網範圍內就再也無法註冊網絡直播賬號,這無疑可以有效消除一些人的僥倖和投機心理。
“越規者,規必懲之;逾矩者,矩必匡之。”嚴格的執行、有效的落實是制度發揮作用的關鍵。相關部門應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切實把《通知》要求落到實處,讓相關制度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保障網絡直播健康發展。(康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