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康保縣東骨頭淖村,省氣象局駐村幹部李祥(右)在給藜麥測量高度。通訊員 馬洵 記者 馬彥銘 攝
自古以來,天氣一直是影響農業生産的重要因素。不再“靠天吃飯”,而是根據天氣預測趨利避害,乃至利用天氣為農業服務,是農民和氣象部門的美好願望。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要提升氣象為農服務能力,加強農村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近年來,河北省氣象部門根據農業需求,積極開展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為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
為精緻農業、特色農業提供實用性、針對性、智慧性強的氣象信息服務
——11個省級農業氣象分中心構成全省特色農業氣象預報服務體系
近日,在康保縣東骨頭淖村農田,河北省氣象局駐村幹部李祥給藜麥測量高度。“這棵藜麥已長到了1.93米。”給編號為“冀藜1號重復3-(2)”的藜麥測量後,李祥介紹,今年5月,東骨頭淖村試種了5畝藜麥,省氣象局正在做藜麥在康保縣的氣候適應性研究。
藜麥原産于南美洲,營養價值豐富。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藜麥是一種單體即可基本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植物。在東骨頭淖村,氣象研究人員選擇了6個樣方30株藜麥,隔天進行物候觀測,結合藜麥不同生長期的降水、溫度、濕度、風速、風向、氣壓等氣象要素,分析研究不同生長期降水、溫度等需求,並監測分析藜麥生長過程中土壤養分、土壤酸鹼性特徵,為康保縣藜麥的引種、穩産、最終高産提供科學依據和可行性建議。
康保縣的玫瑰種植産業也得到了氣象部門的支持。張家口星瀚商貿有限公司在康保縣種植了近2000畝玫瑰。該公司生産經理蘇小平介紹,氣象部門在他們的種植園區設立了玫瑰氣象觀測實驗基地,氣象研究人員利用氣象觀測數據和物候觀測數據,分析研究玫瑰在高寒區種植的安全越冬氣象條件,並確定了高寒玫瑰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期農業氣象指標。此外,還開展了玫瑰開花期預報、玫瑰最佳採摘期預報等氣象服務,為當地玫瑰産業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農業對氣象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專業化。“許多經濟附加值高的特色農産品,受氣象災害影響較大。”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所長石立新説,氣象部門需要加大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科研力度,建立實用性和智慧化水準較高的技術服務體系,為我省發展精緻農業、特色農業提供技術保障。
筆者來到位於張北縣的省雜糧農業氣象分中心試驗基地,幾位農業科技人員正在莜麥地裏進行莜麥雜交去雄實驗。離他們不遠,就是剛投入使用的農田小氣候自動觀測站。“該站能夠對風速、風向、溫度、濕度、光照、地溫、降水量、土壤水分等十幾個氣象要素進行全天候現場監測。”技術人員周海軍説,監測數據能夠為農業科技工作者提供工作依據,同時數據實時傳輸到省氣象局,供科研人員參考。
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處長閆巨盛介紹,為優化全省農業氣象業務佈局、流程和分工,自2015年開始,省氣象局相繼在每個設區市建設了1個省級農業氣象分中心,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或企業開展跨區域氣象服務,形成了全省特色農業氣象預報服務體系。結合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産業佈局和農業氣象業務,我省11個省級農業氣象分中心覆蓋了馬鈴薯(承德)、雜糧農業(張家口)、酒葡萄(秦皇島)、蘋果(保定)、棗(滄州)、節水農業(衡水)、核桃(邢臺)、梨(邯鄲)、都市現代農業(石家莊)、濱海農業(唐山)、設施農業(廊坊)等特色産業。
“特色農業産業是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象部門將努力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提供優質服務。”閆巨盛介紹,在省、市、縣三級農業氣象業務中,省農業氣象中心負責全省冬小麥、夏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的農業氣象預報預警、災害影響評估以及設施農業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分中心承擔大規模特色農業氣象的業務、科研和培訓工作,並開展跨區域專業服務。省農業氣象中心和11個分中心集約製作全省農業氣象業務産品,實現了“一級製作、三級應用”。
強化專業化監測和預報能力,防災減災,讓農民避免或減少經濟損失
——充分應用各類科技最新成果,讓氣象服務更精準、更高效
8月26日13時,在康保縣忠義鄉,三枚火箭彈發射到空中。防雹作業後,在冰雹指數明顯情況下(預報有2毫米以上冰雹),沒有下冰雹,一場可能的雹災得以避免。
忠義鄉是蔬菜之鄉,許多高檔無公害蔬菜銷售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部分産品還出口到國外。但由於壩上天氣多變,蔬菜種植常常因雹災而不同程度受損。康保縣氣象局局長李建忠介紹,不過,專業化監測和預報,輔以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夠有效防災減災。
康保縣洲綠果蔬專業合作社經理鄭長中,不僅是蔬菜種植領軍人,也是一名氣象信息員,他以親身經歷説明瞭精準高效氣象服務的重要作用。
2017年7月30日12時48分,離忠義鄉不遠的二號卜鄉上空出現強對流天氣,並迅速向忠義鄉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氣團發展強烈。收到預警信息後,鄭長中立刻組織人工防雹準備,並申請空域。接到縣氣象臺防雹指令後,工作人員13時20分發射6枚火箭彈,使冰雹成微小顆粒狀降落,未對當地蔬菜造成影響,同時還保護了對流天氣下游地區的蔬菜。
在河北省,通過專業監測精準預報為農業減少損失的事例還有不少。2015年9月下旬,我省壩上地區出現兩次強降溫天氣過程,省馬鈴薯農業氣象分中心發佈了“未來幾天降水、大風、降溫天氣將接踵而來,各地需採取有效措施預防氣象災害影響”的服務信息。當時,圍場綠源馬鈴薯種植合作社尚有500畝馬鈴薯未收穫,收到氣象服務信息後,當地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進行防禦,避免經濟損失61.25萬元。
成功防災減災、避免經濟損失,並非氣象部門一己之力。我省氣象部門與多部門聯合,充分應用各類科技最新成果,讓氣象服務更精準、更高效。
圍繞核桃氣象服務與試驗,邢臺市氣象局與省核桃技術工程中心、綠嶺公司合作建設了核桃農業氣象試驗基地,修訂了太行山核桃低溫凍害和高溫日灼指標。省馬鈴薯農業氣象分中心加入省馬鈴薯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與承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建立了適宜播種期、晚疫病氣象條件預報等3項指標。衡水市氣象局與省農林科學院旱作所、衡水學院聯合建設了饒陽農業氣象試驗站,完善了冬小麥全生育期灌溉量指標……
通過提供優質農業氣象服務,我省氣象部門正在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記者 馬彥銘 通訊員 謝盼)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