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廊坊)農産品交易會在廊坊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以“科技·綠色·品牌·品質”為主題的本屆農交會,吸引了海內外客商和企業踴躍參與。
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助推廊坊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圖為新苑陽光現代農業園內工人正在打理無土栽植的蔬菜。
發展設施農業、優質高效農業、綠色農業,廊坊農業生機勃勃。圖為永清縣土樓勝利村農民採摘香菊。
金秋時節,碩果飄香。9月26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廊坊)農産品交易會在廊坊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以“科技·綠色·品牌·品質”為主題的本屆農交會,吸引了1000多家海內外企業踴躍參展,1500多名國內外客商到會洽談。
從1998年的秋季首屆冀京農副産品産銷銜接洽談會,到今年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廊坊)農産品交易會,農交會已整整走過了20年的風雨歷程。從首屆1000余平方米的展銷面積,到今年17個大型展覽、5.7萬平方米的室內外展銷面積,中國(廊坊)農交會已經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現代農業盛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著力打造鄉村旅遊特色品牌——借力一年一度的中國(廊坊)農交會,廊坊加快構建農業農村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全新格局。
舉全市之力攻堅克難,辦出一屆更有特色、更高水準、更具實效的農交盛會
藍天白雲下的廊坊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前,矗立著膚色金黃、身著紅衣、手持麥穗的可愛卡通人物——“廊廊”。舉辦了22屆的農交會,首度有了自己的吉祥物,是今年中國(廊坊)農交會堅持辦會全面創新,努力辦出特色、辦出水準的一個縮影。
走進第二十二屆中國(廊坊)農交會展館,處處精彩紛呈,處處瓜果飄香。“科技·綠色·品牌·品質”的主題,在每個展館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今年的廊坊農交會,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面向京津、著眼全國,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充分展示了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新成果,打造出我省現代農業成果展示窗口和服務國內國際農産品交易平臺。
“中國(廊坊)農交會是京津冀地區極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國家品牌展會,是推動‘三農’發展、拉動會展經濟的重要契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幹部形象、提高廊坊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窗口。”廊坊市委書記馮韶慧介紹,全市上下進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堅決貫徹落實好省委、省政府“辦出特色、辦出水準”的指示要求,全力以赴辦出一屆更有特色、更高水準、更具實效的農交盛會。
——突出科技和綠色,增強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雄安新區農業科技創新高地孵化論壇、農林科技成果轉化展、科技創新助力現代農業展、電子商務進農村論壇、農業遙感應用技術論壇、現代農業機械裝備展、河北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河北國際綠色農業周、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展、氣象服務現代農業展、現代農業綜合開發成果展、綠色糧油展等內容豐富、更具實效的展會、論壇,促進了農科教深度對接融合,推動了農業集約化、節約化、生態化生産,引領著現代農業發展方向。
——突出品牌和品質,提升了農産品有效供給能力。河北省品牌農産品産銷對接活動、環渤海奶業發展論壇、京津冀果品爭霸賽暨獲獎産品展、河北省品牌農産品網上商城上線啟動儀式媒體發佈會、都市現代農業暨鄉村旅遊發展峰會、廊坊市農業産業化聯合體評選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宣傳推介了我省優質高端農産品,向世界展示了河北省整體農業品牌形象。
——突出展示和貿易,促進了農産品市場佔有率提高。今年的廊坊農交會上,各市區域特色農産品展、河北現代農業展、供銷系統農業社會化服務展、河北省對口幫扶地區特色農産品展、特優農品電商平臺展、“一帶一路”國際農産品展、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發展論壇,設立了優質特色農産品銷售區;面向國內外廣泛邀請大型批發市場、農業電商、連鎖超市、商業綜合體等重要客商,組織産銷對接、專場訂貨、項目簽約,實現了展示和貿易銷售有機結合,有效促進了農産品貿易交流。
——突出精細和精準,務求辦會辦展取得實效。作為大會承辦單位,廊坊市政府攜手省農業廳、省供銷社、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林業廳、省糧食局、省水利廳、省氣象局、省貿促會、省農發辦、省農科院,突出“精”“細”“實”“責”,精心謀劃農交會主題和活動內容,加強政策引領、對接洽談、項目合作;精準定位優質客商,重點瞄準高端客商,密切跟進意向客商;詳細掌握與會代表需求,精準搞好各項服務,確保了辦會辦展的實效。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優質高效農業、綠色農業
9月26日上午11時,第二十二屆中國(廊坊)農産品交易會河北省農業項目簽約儀式在廊坊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總投資331.18億元的34個現代農業項目簽約,其中北京新發地香河冷鏈物流中心A區、京南花卉産業園、河北衡盛農業科技産業園等9個項目簽約落戶廊坊,總投資100.32億元。
充分利用農交會平臺推動招商引資、達成合作意向,實打實地引進農業産業化項目和龍頭企業,扎紮實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廊坊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是廊坊市委、市政府多年來一以貫之的辦會思路。
廊坊地處京津之間,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全市70%以上的瓜菜、40%以上的肉類、30%以上禽蛋産品供應京津市場。如何做大做強現代農業、推動鄉村振興,廊坊市牢牢抓住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這個“抓手”,不斷提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準。
“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是農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推廣新型農業技術、帶動農民增收、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廊坊市市長陳平介紹,從2015年開始,廊坊開始以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為重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借助農交會平臺,廊坊為全市現代農業園區引進了一大批農業産業化項目和龍頭項目,促進了農業集約化、節約化、生態化生産,推動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市設施農業、優質高效農業、綠色農業發展生機勃勃,全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水準不斷提升。
走進永清縣劉其營鄉新苑陽光現代農業園區寬敞明亮的溫室大棚,紅葉生菜、紫葉生菜、羅馬生菜……不同品種的生菜色彩不一,但都長勢旺盛。這些生菜不是栽在土裏的,而是生長在一根根裝有營養液的白色塑膠管裏。技術人員介紹説,這是園區主推的蔬菜無土栽培技術。
通過一根長長的管線,就能實現智慧控制大棚中滴灌、微噴設備的開啟、澆水或按事先設定的配比施肥,這種“水耕蔬菜”模式是廊坊發展精準農業的生動寫照。提高農産品含金量,打造農業升級版,廊坊市以現代農業園區為平臺,以發展高端設施農業、生産高端農産品為重點,擴大中高端産品供給,大力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堅持“千園千面”,廊坊市突出現代農業園區特色。他們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在財政投入、融資、基礎設施等方面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全面提速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步伐。
匯福糧油、恒盛陽光、福成肉牛、康達畜禽、佔祥糧油、恒都美業等一大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已成為廊坊現代農業發展的中流砥柱;三河國家農業高新區、大廠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文安農産品加工産業園、安次歐華循環經濟産業園等一大批現代農業園區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推進了傳統農業脫胎換骨,打造出全市精品農業的品牌。
截至目前,廊坊市已建成1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示範區,12個省級、33個市級、54個縣級現代農業園區,涵蓋休閒旅遊、種植養殖、餐飲服務、農産品加工等産業。2017年,全市省、市、縣三級現代農業園區實現總産值233.34億元,帶動農民13.25萬人。舞起現代農業園區的“龍頭”,廊坊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不斷加快,朝著鄉村振興的理想目標全速前進。
農業文化旅遊統籌推進,生産生活生態同步改善,農旅融合助力廊坊鄉村振興
金秋九月,氣候宜人,來到廊坊市遠村現代農業園區觀光休閒的遊客日漸增多。“我們剛剛採摘完農産品,現在要去溫泉水上樂園玩,然後還要去馬場學騎馬……”來自天津的遊客王春林説。迷人的田園風光、特色的休閒項目和淳樸的民風,每逢週末便吸引大量的京津遊客來此休閒放鬆。
遠村現代農業園區是廊坊市精心培育的首批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廊坊市以滿足京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農業文化旅遊統籌推進,生産生活生態同步改善,推進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鄉村振興、綠色發展之路。
越來越多的廊坊現代農業園區,正在加速從京津的“菜園”轉向休閒“樂園”,“農旅融合”成為推動廊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強大新動能。廊坊市副市長張秉舜介紹,他們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引導全市農業産業園區不斷轉變發展方式,將農業生産與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田園風光、民俗文化傳承等相結合,推動建設一二三産融合、産加銷遊一體、産業鏈條完整的現代農業體系,加快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
按照“三河一帶一縱深”(即潮白河運河、永定河、大清河三大河系流經區,環首都綠色休閒農業帶和南部縱深拓展區)的總體佈局,廊坊市立足本地特色做好全域規劃,著力打造農業娛樂休閒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企業文化、環境文化等,拓展農業特色化、多元化和綜合化功能,把高效生態農業模式與旅遊觀光功能有機融合,探索依託鄉村、服務京津、三産融合、互促共贏的特色發展之路。
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廊坊市不斷豐富休閒農業發展內涵,在三産融合、創意設計和文化傳承上下功夫,在“新、特、奇、優”方面下功夫,注重農村文化資源挖掘,注重把農業生産、農民生活、農村生態作為一個整體資源進行開發,強化農業産品、農事景觀、環保包裝、鄉土文化和休閒農業經營場所的創意設計。
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廊坊市以規模化和品牌化發展為目標,形成具有明顯地域特色和品牌標誌的休閒農業體系,著力打造“京津第一農業休閒空間”。他們擴大廊坊休閒旅遊的影響,集中開展精品景點線宣傳推介,創設和舉辦風箏節、荷花節、牡丹節等30多個節慶活動;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編印了《廊坊市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圖》,整合出11條精品線路,完善了京郊休閒旅遊線路。
同時,著力創建和培育休閒農業品牌,按照國家和省標準加強對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園區進行標準化管理,組織全市休閒農業企業參加全國休閒農業和美麗鄉村大會,推介星級園區和線路,創建了一批標準高、影響大、口碑佳、遊客多、效益好的休閒農業品牌。安次區第什裏風箏小鎮以第什裏村為中心,帶動周邊20多個村街發展風箏産業,打造産業、文化、體育、旅遊、生態、休閒農業“六位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成為農業文化旅遊統籌推進、生産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二三産深度融合的典範和標杆。
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廊坊市還高度注重休閒農業的鏈條延伸,逐步使休閒農業由基礎型休閒服務向農業生産、農産品加工、現代服務業一體化升級。他們充分挖掘園區花卉、苗木、瓜果規模化種植優勢,積極打造以生態旅遊為特色的都市生態型現代農業基地,引導和扶持發展農家遊,生態農家、主題莊園等現代農業園區,全市各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全部具備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功能。
他們還引導現有休閒農業星級園區發掘本地文化、民俗、生態資源,按照“一園一主題、一園一亮點”的要求進行“提檔升星”,推動休閒農業特色化發展,涌現出璞然生態園、恒都美業、盛世福地等一批包含教育、餐飲、休閒、度假功能完善的高標準綜合性農莊,打造出休閒度假型、觀光體驗型、科普教育型、特色餐飲型等4種休閒農業發展基本模式。
“我們堅持以工業的理念抓農業,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將農村打造為農民的宜居家園、市民的休閒公園、遊客的觀光樂園,助力全市經濟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廊坊市農業局局長劉桂龍告訴我們,2017年全市休閒農業營業收入24億元,園區農民年人均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準50%,助農增收作用十分明顯。
截至目前,廊坊市建起了14個國家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園區、28個河北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園區,建成了1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7個河北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中國美麗休閒鄉村、1個中國最美休閒農莊,以及5個河北省最美休閒鄉村、3個河北省美麗田園、1個河北省十佳現代休閒農業園區,全市休閒農業發展連續4年位居全省首位。(張迪、孫亞安、劉玉、劉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