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河北省探索市場化化解煤炭過剩産能,煤炭産能置換指標交易走在全國前列
一個交易平臺 多個全國第一
製圖/劉欣瑜
在全國第一個落地實施煤炭産能置換指標公開交易,在全國第一個實現去産能捆綁打包、集中交易……2017年以來,河北省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優勢,探索市場化化解煤炭過剩産能,在煤炭産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方面創下了多個全國第一。
作為化解煤炭過剩産能目標任務較重的省份之一,河北省是如何借助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用市場方法推進煤炭去産能的?這一探索有何意義?
開煤炭産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先河,4次交易煤炭産能置換指標2600余萬噸
神華國能集團陜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的煤礦驗收工作,目前接近尾聲。
“多虧我們在最短時間內買足了煤炭産能置換指標,才使得各項驗收工作順利進行。”神華國能集團陜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煤礦副礦長郭向軍,提起不久前的煤炭指標交易,豎起大拇指:“我為河北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點1000個讚!”
讓郭向軍讚不絕口的,是今年5月19日在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辦的煤炭産能置換指標交易。當天,共有1208萬噸煤炭産能置換指標完成交易。其中指標出讓方為河北省以及安徽、甘肅的企業,購買方來自陜西、黑龍江等地的企業。這也是河北省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首次嘗試多省産能指標捆綁打包集中轉讓,同時多省企業參與購買的交易方式。在這次交易中,神華國能集團陜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所需要的90萬噸煤炭産能置換指標一次性購買成功。
早在2017年6月17日,河北省已在全國率先實施煤炭産能置換指標市場化公開交易。當天,通過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舉辦的全國首場網絡競價會,1138萬噸煤炭産能置換指標公開掛牌轉讓,轉讓底價130萬元/萬噸,最高競價達185.2萬元/萬噸,最高溢價率46%。這是河北省推動市場化去産能的開創性嘗試,同時也在全國率先樹立起了去産能市場化交易的風向標。
此後,河北省在全國第一個建立起煤炭去産能市場化交易長效機制,將煤礦散戶産能聚攏起來,通過搭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讓有轉讓指標的煤礦企業和有煤炭産能置換指標需求的企業進行對接,通過網絡公開競價方式確定價格,政府對交易過程和交易結果進行監督。目前,河北省已先後組織完成了4次煤炭産能置換指標交易,共交易煤炭産能置換指標2600余萬噸。
“發揮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優勢,創新煤炭去産能指標公開交易,是我們在強化産能置換指標交易等市場化手段,形成過剩産能退出長效機制方面進行的改革創新,在全國走出了一條市場化配置約束性資源的新路。”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將散戶産能聚攏起來,為買賣雙方搭建公開透明安全的交易平臺
按照國家政策,一個煤炭生産企業要新上項目,必須有相應的産能置換指標。這個指標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有空余指標的煤炭生産企業購買。
“煤炭産能置換指標不像其他商品,你想購買,然後就有指標擺在那裏讓你選購,大多時候是你攥著錢根本不知道去哪買。”郭向軍説,買不到産能置換指標,煤礦就不能夠正常生産,“比如我們新建的年産900萬噸的礦井,如果不能正常投入生産,一年10億元左右的收入就沒有了。”
“一方面是買方苦於買不到煤炭産能置換指標,另一方面是河北省一些關閉退出的煤礦煤炭産能置換指標難以變現。”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北省化解過剩煤炭産能任務較重,但由於河北省關閉退出的煤礦多是散戶,規模小,民營成分佔相當比例,一家一戶很難滿足購買方需求。此外,購買方往往不願意與眾多的小煤礦商談,導致一些産能置換指標白白浪費。沒有指標置換收入,而單純靠政府補償資金又難以滿足企業安置職工需要,因此煤礦關停的積極性一直不高。
如何讓退出的煤礦煤炭産能置換指標變現,緩解退出煤礦的資金壓力,進而促進河北省去産能工作順利開展?
“把散戶産能聚攏起來,把指標購買方招過來,為雙方搭建一個公開、透明、安全的網絡公開競價交易平臺,讓市場形成交易價格。”河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煤炭産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全國沒有先例可循。其次,把散戶煤炭産能置換指標聚攏起來,也需要花費大量精力。為此,河北省先對省內符合政策、能夠市場化交易的産能置換指標企業逐家進行調研,然後吸引省外有需求的企業來河北省了解相關情況、溝通信息。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還專門就具體操作、競價規則、交易底價、競價梯度、出價方式、指標配置、收益撥付、保密監督等問題逐項深入細緻研究。交易準備和交易活動期間,還邀請有關部門全程跟蹤監督,確保交易依法依規、公開透明。
規避交易風險,激發企業退出落後産能積極性
“交易規則科學合理,交易過程公開透明,服務細緻週到,解除了買賣雙方很多後顧之憂。”在郭向軍看來,煤炭産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規避了行政手段所衍生的矛盾和問題,也保證了資金安全。同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形成價格,解決了指標交易的定價難題。
産能置換指標市場化交易帶來的另一大好處,是極大地激發了企業退出落後産能的積極性。
在唐山冀東古冶礦業相關負責人裴玉柱看來,與過去政府補貼方式相比,市場化交易煤炭産能置換指標方式更受企業歡迎。“5月19日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我們轉讓了21萬噸産能指標。如果按以前的補貼方式,只能享受還不到一千萬元的補貼。按照現在的競價模式,我們的産能指標能賣到近3000萬元,這對我們是重大利好。”裴玉柱表示。
河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煤炭産能置換指標交易這種激勵措施,去年全省完成29處煤礦退出,退出産能1080萬噸,提前超額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目標任務。今年已有40多處煤礦要報名退出,退出産能1700多萬噸。這比河北省甚至國家定的去産能目標都多很多。
業內人士認為,河北省進行的煤炭産能置換指標交易嘗試,是市場化去産能的有益探索,也是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佈局的重要手段,對於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現實和長遠意義。一方面,通過産能置換指標交易,落後産能煤礦獲得安置員工、轉産轉型等所需資金,可以儘快退出産能。另一方面,從參與指標交易的主體看,大部分購買方屬於晉陜蒙等主要産煤地區的優質産能煤礦,通過産能置換指標交易,這些企業的産能有序投入,有利於進一步提升煤炭安全穩定保障水準,提升我國煤炭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將進一步健全交易機制,持續推進約束性資源進場交易,打造全國性去産能交易平臺。繼續擴大進場交易範圍,結合河北省實際,將自然資源、用能權、用煤權、工業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約束性資源納入公共資源統一平臺交易,全面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記者 方素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