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2018-10-19 10:21:13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董健雄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曲周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合作發展色素産業,辣椒紅色素産銷量連續十年居世界首位。晨光生物目前擁有22家子(分)公司、154項國家專利技術、3項國家重點新産品、35項省部級科技成果,榮獲31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圖為晨光生物研發中心員工使用液質聯用儀進行産品品質檢測。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曲周縣在中國農業大學的技術支持下發展育苗産業,目前建成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育苗溫室設施,成為知名的育苗品牌,同時高標準的生産技術流程被國家農業部門制定國標育苗技術規程所採用。曲周縣目前擁有專業育苗合作社20余個,年育苗總量達5億株,帶動周邊蔬菜種植60多萬畝。圖為金滿園育苗基地外景。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實驗樓。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的節糧型蛋雞培育項目落戶曲周,為曲周蛋雞産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帶動畜牧養殖基地的不斷壯大。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曲周縣依託中國農業大學技術發展高效農業種植。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與曲周縣農民在“雙高”示範基地舉行農業技術田間觀摩。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中國農業大學在曲周縣改土治鹼成功後,糧食實現大豐收的場景。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中國農業大學師生與曲周人民並肩奮戰,一起挖渠打井、改土治鹼。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為農民進行農技培訓。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四十五年發展歷程回顧

  曲周縣與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簽約,在曲周縣建立全國首個張福鎖院士工作站。

  整齊劃一的農田,寬闊平坦的馬路,蔥蘢繁茂的樹林,規劃有序的園區,城鄉如畫、綠意盎然的美景,一望無際的冀南平原,綴滿了綠色明珠,這是位於邯鄲市東北部的曲周縣的真實寫照。如今的曲周大地,處處充滿著無限生機與活力,初步展現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動人景象和態勢。

  曲周縣第四疃鎮的路邊,坐落著一個乾淨整潔的院落,院內房屋排列有序,四週農田環繞、綠樹掩映,透露出一股溫馨、清涼、靜謐的氣息。院落中央,芳草簇擁的兩塊景觀石上,“魚水情深”“恩重如山”八個紅色大字異常醒目;院落一角有一片莊嚴的墓地,松森柏翠,一片肅穆——埋葬著中國工程院辛德惠院士的骨灰。這裡就是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所在地。

  這所實驗站,如手足、如兄弟、如至交,與曲周人民相濡以沫,血肉相連;像一艘農業科技航母,搭載著中國農大的教師、科研工作者和曲周農民群眾,一起駛向未來和遠方;是中國農業大學與曲周縣人民共同擁有的財富,承載著校地合作、科技興農的榮耀和驕傲,見證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跨越,推動著農業科技蓬勃向前。

  成就屬於過去,歷史昭示未來。四十五年來,在這裡,幾代中國農大人嘔心瀝血、艱苦奮鬥,破解了曲周縣長久難治的鹽鹼地難題,讓人民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在這裡,科研工作者歷經千辛萬苦,拉開了黃淮海平原科技大會戰的序幕,為改變“南糧北運”歷史、建設華北“糧倉”作出了貢獻;從這裡,走出了三位兩院院士、兩任中國農大校長、50多名教授、200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取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國家重大科研獎項在內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在這裡,新一代農業科研工作者正沿著校地合作、科技興農的陽光大道,勇攀現代農業科研創新的巔峰。

  鏖戰“鹽鹼魔”

  1973年6月,時任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王觀瀾按照地下水開發和旱澇鹽鹼治理組織科技會戰的要求,專門委派土壤和農業化學系研究生石元春與辛德惠、毛達如、林培、雷浣群、陶益壽、黃仁安等人赴鹽鹼地重災區——河北省曲周縣建立鹽鹼地治理試點,以有效解決河北黑龍港地區鹽鹼地的旱澇災害和鹽漬危害,為地處黃河、淮河、海河流域的黃淮海平原建設成為糧食主産區作出新的探索和貢獻。

  據科研組人員回憶,當時鹽鹼地上的莊稼長相很差,嚴重的地方已經荒涼得不見莊稼,只見綠色苦楝和鹽鹼蓬等植物,地面上土丘溝壑縱橫交錯,滿是白花花的鹽粒,像一片片荒漠。

  當地農民依靠熬鹽為生。把地面的鹽土颳起來,放到鹽池裏用水淋洗,然後將鹽水放入鐵鍋裏熬,再將熬出來的鹽撈出曬乾,挑到集市上去賣。當時當地糧食非常短缺,群眾必須吃國家救濟。正如《曲周縣誌》曾記載的那樣:曲邑北鄉一帶,鹹鹼浮鹵,幾成廢壤,民間賦稅無出或籍謀升斗。

  剛到曲周縣時,石元春等走街串戶,經過實地調研後,在鹽鹼災情最重的張莊成立曲周縣張莊旱澇鹼鹹綜合治理試驗區科研組(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前身)。他們起初白天考察、了解災情,晚上回到縣城招待所居住,後來直接將科研組設在張莊,接連克服飲水、住房、飲食等眾多難題,將“治鹼”列為他們人生當中的第一使命。

  科研組認為,雖然黃淮海平原降水多,但是雨量並不均衡,加上低窪地多,會出現雨季脫鹽旱季又返鹽的情形。要解決平原上旱澇和鹽鹼災難相生伴隨的問題,必須先搞清楚平原上水分與鹽分在地下的運行規律。

  科研組負責人石元春曾跟隨導師參加中國科學院新疆綜合考察,並在塔裏木農場做過鹽鹼地改良試驗工作,具有豐富的鹽鹼地治理經驗。他和同事們經過查詢國內外各種關於治理旱澇鹽鹼的文獻,認真學習巴基斯坦的“淺井群”和滄州地區南皮縣烏馬營試驗區的“抽鹹換淡”治理經驗,並四處訪問幹部和群眾,對張莊鹽鹼地的土壤和水質進行採樣和化驗,終於總結出曲周縣地下的水鹽運動規律:這裡屬於半乾旱季風氣候,春旱夏澇,雨澇使地下水位上升,鹽隨水返到地面;春旱又讓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發,讓鹽分留在地表,常年如此惡性循環,使得鹽鹼地危害難以根除。簡單來説就是十六個字:鹽隨水來,鹽隨水去,水隨氣散,氣散鹽存。

  結合當地實情,科研組很快制定了科學綜合治理曲周縣旱澇鹼地的規劃:主要採取“井溝結合、農林水並舉”的方法,通過灌排渠係規劃、井灌規劃、林帶道路配置、坑塘和溝渠蓄水、平地和深翻、施用綠肥有機肥和化肥、機械化施工等開展綜合治理。在科學合理用水上,1眼淡水深機井和4至6眼鹹水淺機井組成一個井組,從而達到合理開採深層淡水,並利用和改造淺層鹹水的目的。

  人心齊,泰山移。經過廣大幹部群眾的密切配合,以“地成方,樹成行,道路通,排水暢”的原則進行地面施工,緊接著灌溉農田衝鹽壓鹽。如此做的目的,就是通過淡水衝鹽洗鹽壓鹽,使上層土壤達到非鹽化耕種要求,以備第二年春天播種。1974年春天,張莊這塊試驗田裏的小麥長勢旺盛,當年糧食即獲得豐收。

  “這可多虧了科研組的老師們啊,咱們祖祖輩輩夢想的事,他們幫咱們圓了,他們是咱們的大恩人啊!”……當時,張莊的鄉親們一提起科研組無不感激涕零。

  張莊從一個全縣最窮的村變成了向國家售糧的“大戶”,其他村莊的人羨慕之餘也深受震撼,對科研組的老師們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自此,中國農業大學科學治鹼的第一粒種子在曲周縣張莊順利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粒種子隨後又被一次次地播入曲周縣其他鹽鹼地中,一步步地將鹽鹼灘改變成為美麗豐産的綠洲。

  治鹼初戰,旗開得勝。科研組信心倍增,決定擴大戰果。1975年夏天,張莊的試驗田裏已成為玉米的海洋。

  在農業生産上,只有尊重自然規律、科學施策,才能克服鹽鹼災害,獲得豐收。科研組堅持運用淺井深溝體系推進旱澇鹼鹹地綜合治理,使得曲周縣試驗區變成了豐産田,不僅抗旱抗澇效果好,糧食産量也逐年遞增。1976年雨季,曲周縣三天連續降雨300多毫米,試驗區莊稼安然無恙。自1974年起,張莊年糧食産量不斷攀升,55.9萬斤、59.6萬斤、57.4萬斤、92.2萬斤……1977年後畝産穩定在800斤以上。1974至1979年期間,張莊共向國家交售糧食160萬斤,平均每年26.6萬斤。

  科研的成效是要靠事實來説話的。出色的實際效果,讓科研組的科研實踐成果得到了省市領導的肯定與國家農業主管部門的高度讚賞。

  靜待烏雲陰霾散,日晴月朗好乾坤。科研組的同志們用堅守、執著、敬業迎來了“雲開日出、載譽而歸”的一天。1979年6月,在河北省科技成果獎勵大會上,曲周縣試驗區治鹼案例入選一等獎。同年,經河北省申報,曲周縣張莊旱澇鹼鹹綜合治理試驗區科研組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光耀黃淮海

  黃淮海平原旱澇鹽鹼綜合治理項目于1978年10月立項,全國200多個科教單位、上千名科技人員參與了這場黃淮海平原科技“大會戰”。其中,北京農業大學是黃淮海平原中低産地區綜合治理課題主持單位,而曲周縣張莊旱澇鹼鹹綜合治理試驗區科研組負責人石元春,則是“黃淮海平原旱澇鹽鹼綜合治理區劃”負責人之一、黃淮海科技攻關課題專家組組長。在此背景下,曲周實驗站1979年選址施工,1981年正式投入使用。

  1980年6月,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農業援助的聯合國國際糧食發展基金會(簡稱IFAD)負責人來華考察。在農業部的推薦下,IFAD代表來到曲周縣試驗區進行實地考察。1982年11月,援助項目成功簽訂,總貸款額2294萬元,項目期從1983年至1987年。此外,IFAD還無償撥給曲周縣試驗區總價值688.7萬元的物品,包括小麥、食油、葡萄幹、豬肉罐頭、麵條等。

  在項目援助和實驗站全體人員的努力下,曲周縣試驗區不斷擴大,治鹼進度不斷加快:1978年圍繞王莊開闢了第二代試驗區,1980年圍繞曲周縣農場開闢了第三代試驗區。據《曲周縣誌》記載,在治理前全縣最高糧食總産3.478萬噸、單産363斤,而在1987年達到總産6.765萬噸、單産732斤,比治理前分別增長94.5%和101.7%。1987年,全縣向國家提供商品糧11585萬噸、皮棉3521萬噸,分別比治理前增長300%和310%。治理前項目區每年經濟總收入1415.8萬元、純收入995.6萬元、人均收入76.2元,1987年分別達到9672萬元、5071萬元和379元。曲周23萬畝鹽鹼地真正告別了荒蕪低産的歷史,成為豐收高産的良田。

  鄉親們每每談到曲周實驗站時,都不自覺地伸出大拇指:“在他們的幫助下,咱們這裡真的變成了一隻金鳳凰(曲周別名鳳凰城)!”

  實驗站的同志們站在曲周的土地上,目光卻投向全國,瞄準世界。對於實驗站新一代的農業科研工作者來説,科學技術是無國界的,他們取得的改土治鹼經驗和科研成果,不僅屬於中國農業大學、屬於中國,也是屬於世界的,他們在曲周縣土地上結出的“科研果實”,是人類改土治鹼的共同結晶,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他們希望將自己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無償提供給廣大農民,讓國內更多的鹽鹼地改顏換貌,早日變成豐産良田,讓深受鹽鹼地困擾的農民早日脫貧致富;同時也希望拿出成熟的治鹼經驗,與世界各國專家探討和交流,促進世界鹽鹼地改良和農業發展,為改變世界其他落後國家和地區的農業面貌盡一份力。

  1982年5月中旬,由農業部組織的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學、科研、推廣三結合經驗交流會在邯鄲舉辦,參加這次會議的嘉賓,是來自農業部、全國高等院校的專家和科技工作者,而曲周縣試驗區是這次現場考察交流的重點地區。

  當嘉賓們來到曲周縣時,讓他們印象最深刻的,不僅是整齊成方的麥田、井然有序的溝渠、簡潔大方的駐地、各種新穎的試驗設備,更是實驗站所創造的“淺井深溝”體系,以及這個體系所具有的典型的治鹼啟示作用。由此,曲周縣實驗站的治鹼經驗快速傳播和應用到了很多地方。

  而實驗站的巨大作用和曲周人民對農大師生的深情厚誼,更是讓嘉賓們動容。“實驗站的老師們是我們的大恩人。人家來這兒之前,我們的經濟發展水準是排在邯鄲地區最末的。他們來了後,我們的糧食産量一年一個大臺階,現在已經成了邯鄲地區排名在前的農業大縣!”當有名專家採訪一位農民兄弟時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1985年5月,農業部在山東濟南舉辦國際鹽漬土改良學術討論會,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4個國家的30多名外國友人與中國50多名專家一道,參觀中國重點土壤改良試驗區,開展科研交流。而籌備這次國際會議工作的總指揮,正是曲周實驗站負責人石元春。會議地點雖在濟南,但實地參觀交流的首站地卻設在了曲周縣。這次會議非常成功,實驗站在曲周縣的治鹼經驗飛出了國門,讓世界對我國的改土治鹼工作有了重新認識。

  1985年7月13日,中央媒體在顯著位置報道了這次會議,國際土壤學會專家稱讚道:中國的鹽漬土改良工作是世界一流的。記者在新聞中寫道:在曲周縣工作的農大老師們,住“三漏屋”、吃紅薯幹,辛勤工作十二載,終於找到了治理鹽鹼地的有效“藥方”。他們的試驗區中度和重度鹽鹼地由67%下降到7%,贏得了世界土壤學家們的廣泛讚譽。

  像治理曲周縣鹽鹼地一樣,黃淮海平原上老師們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付出了巨大的艱辛與努力,同時他們不負重望,取得輝煌的成績:不僅先後取得了一大批農業科研技術成果,也將昔日鹽鹼災重的大平原變成了“大糧倉”,糧食總産量達到全國耕地産量四分之一以上。如今的黃淮海平原,糧食連年增産,農民大幅增收,還帶動了農産品生産加工、畜牧、養殖等各類産業快速發展。“黃淮海平原旱澇鹽鹼沙薄的綜合治理與農業發展”項目先後被評為農業部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這些榮譽永遠印在了歷史的記錄中。

  情結“鳳凰城”

  春秋兵戈舞,曲梁晉國邑。戰車馳邊陲,鳳落萬馬啼。春秋時期,曲周屬晉曲梁地,因位於曲梁邊陲,而得名“曲周”,別名鳳凰城。正是實驗站讓曲周昔日低産甚至寸草不生的大片鹽鹼地,變成了今日的“米糧川”。

  在曲周縣農業發展過程中,實驗站科技研究成果應用於實踐,作出了卓越貢獻。在“三農”問題上,極具前瞻性地提出了“農業——農村發展的三階段理論”,即農業——農村發展必須經歷綜合治理開發階段、綜合農業發展階段和城鄉一體化階段;創造性地提出了“泛生態學”理論,為生産、經濟、資源、環境、社會、文化、技術等系統協同發展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

  1987年,石元春擔任北京農業大學校長,雖然無法再像以前一樣長期守在曲周土地上,但他始終關心著曲周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他經常叮囑曲周實驗站的同事們,一定要做好曲周的農業監測、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不負鄉親們的重托,有困難要全力解決。

  “實驗站為我們曲周縣作了這麼大的貢獻,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他們的恩德。”“對,不僅我們這代人要記住他們的功績,還要讓我們的子子孫孫記住,永遠不能忘記。”這是曲周人民的共同心聲。

  1988年9月,曲周縣人民做出了一個集體舉動:他們自行籌款6000元,建造了一塊高2.2米、寬2.3米的漢白玉石碑,並於教師節當天送到了北京農業大學。碑的正面寫有“改土治鹼,造福曲周”八個大字,碑後的文中則記載了實驗站在曲周縣沐風櫛雨、披肝瀝膽、艱苦創業、改土治鹼的功績。文中寫道:“曲周縣,地處黑龍港流域,旱澇鹽鹼自古為害……新中國成立後,雖幾經治理,但缺乏科學指導,未能如願。一九七三年八月,北京農業大學承擔了旱澇鹼鹹綜合治理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昔日茫茫鹼灘,今朝一片綠洲。”字裏行間,無不透露著曲周人民的感恩之情。

  如果不是這樣活生生的事例擺在那裏,誰又能夠想到,一座建在北京的高校與一個縣域的一項合作,竟令曲周縣人民和實驗站的老師們建立了如此深厚感情,結下了兄弟般的友誼。

  銳意探索、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淡泊明志、身為民先的高尚品格,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奉獻精神正是曲周實驗站所秉承的精神財富,如今已成為中國農業大學和曲周縣人民共同繼承的“瑰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後繼、奮勇前進。

  花綻新世紀

  1995年9月,北京農業大學與幾所高校合併成立中國農業大學,成為一所規模更大、學科設置更趨完善的新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在人員配備、科研設備更新、基礎設施建設上得到進一步加強,科研工作和服務水準又上一層樓。

  為實現作物高産、資源高效的目標,曲周實驗站張福鎖、李曉林等教授和專家開始了糧食“高産高效”體系的探索,研究如何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優化資源環境,提升糧食品質,調整産業結構,提高農民收益。

  曲周縣委、縣政府始終不遺餘力地支持實驗站的科研工作。2006年曲周縣無償撥給實驗站300畝土地,用於建設“高産高效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研究基地”。實驗站專門組成一支科技攻關團隊,通過科學測土、配方施肥、選用良種、規範管理等研究和摸索,很快建立出了一套糧食高産高效理論指導和實踐應用體系,並擴大農業示範應用範圍。

  實驗站的老師們在走訪調查中發現,試驗田的莊稼長得苗壯可人、豐收高産,可與實驗站僅有一墻之隔的土地上,莊稼卻長相平平,産量一般,農民兄弟自種的很多莊稼都不如農大試驗田裡長得好。

  怎麼會出現長勢不同的兩種結果呢?經過分析便找到了原因:雖然實驗站掌握了先進的生産模式和技術並應用在了試驗田裏,實現了高産高效,但是並沒有真正、及時地推廣應用到所有農民兄弟的田地裏,他們依然還在延續傳統的生産思維和種植習慣,導致絕大多數土地産量和效益平平。

  實驗站申請國家劃撥專款進行科研實驗,根據所掌握的土壤配肥、土地高效利用、保護性耕作、棉麥一體化管理等先進技術,每年在國際國內理論刊物上發表不少科研論文,試驗田的成效更是印證了科研成果的實用性,可是卻沒有推廣應用到面積廣闊的耕地上,讓更多農民兄弟真正受益。要解決科研理論研究和農業生産實際應用脫節的問題,還需要去跟農民面對面打交道、去了解他們的實際種植需求,從而提高農業科技轉化率,打破農業科研與農民生産之間相隔的這堵墻,打通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最後一公里”。

  從此,實驗站組織師生深入各村進行調查和技術指導服務。2009年5月,曲周縣萬畝小麥玉米高産高效示範基地在白寨鄉揭牌,這一基地由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中心和曲周縣合作共建,目的是讓老師帶領學生們真正地深入田間地頭。後來,實驗站將白寨鄉政府對面的一個院落建成“科技小院”,既有效解決了師生們吃喝、住宿和休息問題,又能深入農村進行科研調查和服務,傳播科技知識。自此,由中國農業大學創辦的全國第一家“科技小院”應運而生。

  師生們在白寨鄉“科技小院”住下後,每天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跑到地頭,採集土樣、研究莊稼病情和長勢、做試驗……農民們看到他們在地頭的舉動,只是站在一旁看稀奇,不管不問。

  要讓大家相信科技小院入村服務的決心,相信高産高效的生産管理模式,莫過於用事實來説話,於是科技小院決定在白寨村建立示範田,用實際效果來説服群眾。農田都承包到了個人頭上,所以師生們為了讓大家相信和配合,挨家挨戶上門勸説,這之間跑了不少腿,費了不少口舌。“我們這麼做,就是想讓農民們自己動手,掌握高産高效的全套技術,提高自身科技素質和科學種田水準,真正達到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推廣先進技術的目的。”一名老師説道。

  打交道多了,白寨村的鄉親們也很快認識了這些師生,看著他們如此執著,也慢慢相信了他們,答應按照他們所説的去做。功夫不負有心人。鄉親們決定辟出72塊地、168畝地用來打造“高産高效示範田”。在生産上大家遵從實驗站老師們的指導,深耕翻、精量播種、節水灌溉、鹹淡混澆、測土配肥……十幾項豐産技術全都應用到了實際生産當中。

  這一年白寨村示範田的玉米比往年長得都好,一傳十、十傳百,周邊村民很多人都跑到示範田邊去看“雙高”地玉米長什麼樣兒。經過統計,168畝示範田平均畝産量比往年高200多斤,平均每畝增收200多元。同年9月,曲周縣組織各鄉鎮在地頭召開全縣現場觀摩會,實驗站向全縣推廣“雙高”豐産技術和經驗。如果全縣農田都按照這套“高産高效”管理體系執行,那麼全縣農民一年可增收1.4億元!“高産高效”實用技術一炮打響。2010年,曲周縣提出了“科技領先,苦幹兩年,提前實現‘噸糧縣’”的宏偉目標,正因為有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的科研技術支撐,曲周縣“噸糧縣”增産目標順利提前完成。

  在“科技小院”讓白寨鄉玉米田實現高産增效的帶動下,這樣的小院在王莊又建設了起來。為更有效地解決人員配置,實驗站抽調具有一定經驗的年輕學生入駐鄉村,一邊做農業調查,了解當地種植習慣,摸清種子品種、農民技術知識水準等情況;一邊宣傳科技知識,解決農民疑難問題。

  王莊村民的澆地習慣是過了正月初六便開始給小麥澆水,但是這樣做並不科學。“科技小院”黃志堅向村民們解釋道:“這冬小麥有兩個分蘗時期,一個是冬前,一個是冬後的返青期。一般情況下,若冬天沒有出現過於惡劣的天氣,冬前分蘗為優勢蘗,完全可以保證高産需要,而返青時候的分蘗成穗率低,多數為無效分蘗。這時,關鍵的管理舉措就是推遲給小麥澆水上肥。這一技術叫做水氮後移……”這不僅讓農民們第一次了解了“水氮後移”這個技術名詞,還科學改善了落後的種植習慣。

  2010年末,實驗站便在王莊選擇150畝地建設“百畝核心示範方”。為更好地示範“高産高效”技術,2011年3月,實驗站又提出一個更高的要求:在這150畝地中再選20畝作為“超高産方”。當年恰逢北方遭遇大旱天氣,小麥産量會受到影響。這還能實現“雙高”目標麼?很多人都表示疑惑。

  實驗站老師們坐在一起“會診”,很快開出了一個“分類下藥”的“妙方”:長得弱的,提前管理,利用春季分蘗保證成穗數;長勢一般的,在拔節初期管理;長勢好的,在拔節中期管理。當五月麥收時,王莊超高産田小麥畝産量達到1320多斤,創造了“旱年高産”的奇跡。

  “旱年也能打1300多斤,真是神了!”“科技的力量就是牛!”“多虧咱們實驗站,不然小麥産量哪能上去!”……大家對實驗站的“高産高效”技術心服口服。師生們的能力、素質和科技小院的科技成果,大家看在眼裏、記在心底。

  隨著小麥、玉米産量的顯著增收,種植其他農作物的農民兄弟們也找到實驗站進行求助:“我種了好幾畝西瓜,可是産量越來越低,你們能不能幫我們一把?”這時實驗站的老師們犯了難,以前沒開展過西瓜種植研究,更無法進行指導。在農民們的懇求下,懷著圍繞農民的實際需求搞科研服務的初衷,實驗站師生們按照“邊學邊幹”的思路,經過認真學習和試驗,專門研究西瓜種植技術、果樹種植技術、葡萄種植技術等一批“科技小院”相繼在老營村、相公莊村等地誕生,甚至還有南方企業主動登門求助,請求解決香蕉種植難題。

  曲周實驗站“科技小院”的服務目標是:零時差、零費用、零距離、零門檻,簡稱“四零服務”,即緊跟農作物生長季節,為農民實時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中不收取一分錢費用,不增加農民負擔;面對面解決各種農業生産技術問題,讓農民不用跑腿;技術要通俗易懂,讓每個農民都能掌握。

  從傳統糧食作物研究到瓜果蔬菜種植服務,曲周實驗站通過“科技小院”的形式深入推進技術創新和科研服務,顯著提高了農民科技素質,促進了曲周縣小麥、玉米、西瓜、蘋果等多種産業綜合發展,實現了農業綠色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目標。

  而依託“科技小院”模式,中國農業大學推進的“科技創新+社會服務+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科研教學改革,也受到國內不少農業高校的肯定和推崇。目前,以中國農業大學為主,其他涉農高校參與,在全國23個省市建立了121個科技小院。這些小院在服務“三農”、科研創新、培養人才上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

  談到曲周縣和中國農業大學的關係,有人説是兄弟、是親人、是戰友,因為彼此共同擁有同樣的戰天鬥地的精神和勇氣,共同擁有著振興鄉村的理想和信念。40多年來,儘管時光流轉、物易人非,但曲周人和農大師生之間的關係卻愈來愈密切,老農大人光榮事跡至今還在曲周大地廣為流傳。

  上世紀80年代的一天,有兩位初到曲周的農大老師要到張莊,中午在縣城一家餐館吃飯。等他們準備結賬時服務員卻告訴他們,老闆得知他們是農大老師,專門交待不用掏錢。兩位老師深為感動,連稱沒想到曲周人民如此情深義重。

  2010年,實驗站老師閆勇赴張莊建設“田間學校”。儘管人生地不熟,但是張莊村支書聽説他是實驗站派來的,馬上表示全力配合,一切聽從老師安排。不管歲月如何變遷,實驗站在張莊人民心中的分量始終未變。

  2013年,面對中國農業大學全校師生,當年奮戰在曲周治鹼一線的82歲高齡的石元春院士言辭懇切地這樣説道:作為農大人,必須要對國家、對人民有一種責任感,胸懷農民,兼濟蒼生。為了實現這個責任,必須無私無畏地奉獻。奉獻不是蠻幹,要靠科學技術。有了責任、奉獻、科學,最終的目的是什麼呢?為民,一切為了農民!

  四十五年前,曲周縣貧困落後、低産缺糧,全縣耕地平均畝産僅在100公斤上下,全縣群眾平均每年要吃國家230多萬斤返銷糧。如今,已然是走在全國農業發展前列的“噸糧縣”,每年小麥、玉米平均畝産均在1000公斤以上,全縣人民過上了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

  四十五年前,曲周縣一窮二白、經濟滯後,如今已位列“科技創新之星”縣城,先後成為全國糧食生産科技工程示範縣、優質棉生産基地縣、全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縣、全國科技工程示範縣,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依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成為色素、中長絨棉、銀杏種植等基地,擁有包括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公司,科技創新成為曲周企業的“標配”。其中,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辣椒紅色素、辣椒油樹脂、葉黃素三個産品産銷量居世界首位,成為植物提取行業聞名世界的“龍頭企業”。

  四十五年前,北京農業大學與曲周縣合作,在曲周土地上打響了“黃淮海”平原科技攻關會戰的前沿戰役;如今,按照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中國農業大學再次和曲周縣攜手,為打造國家綠色發展示範縣、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再次打響一場新的科技攻關戰役。

  回顧中國農業大學與曲周縣合作的歷史,從1973年到2018年,四十五年的時光如指間的流水,匆匆逝去,一代又一代的農大師生們接過前輩遞過來的接力棒,相繼在曲周縣土地上拼搏奉獻,讓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成為曲周人民取之不盡的財富源泉。正如實驗站副站長張宏彥所言:時間在變、形勢在變、問題在變、環境在變、人也在變,但是曲周縣和中國農業大學堅不可摧的合作關係沒有變,中國農大人責任、奉獻、科學、為民的精神沒有變!(張森林 張昆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