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新作為致敬40年】肖紅印:我的人生進入“現代時間”

2018-11-14 13:29:02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反饋郵箱:hebei@cri.cn  反饋電話:0311-67561212

攝影:趙傑、張昊 剪輯:桑亞君 包裝:楊爽

  “滄州新人”肖紅印:我的人生進入“現代時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11月12日,肖紅印在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庫房內盤點辦公用品。 通訊員 葛冠堯 攝

  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作為80後,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印證著改革開放的歷程。真沒想到,在我三十而立的時候,趕上了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的歷史機遇,也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從小在平谷長大,200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位於順義區的工廠工作。如果沒有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走出北京,和滄州結緣。

  2014年,我迎來了事業的轉捩點。這一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京津冀地區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大型國有骨幹企業,北汽集團決定選址滄州,建設北京現代第一家京外工廠。

  2015年4月,北京現代滄州工廠開工,集團開始“選兵點將”支援滄州工廠建設,我光榮入選,這讓我感到很興奮。這是集團首次在京外地區投資建廠,這個工廠還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落戶河北高品質、大體量的産業協同項目,它的目標是建成集綠色、品質、智慧于一體的現代化汽車生産廠。北京現代“駛出”北京,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個人成長的機遇。趁著年輕,走出北京,去體驗別樣的青春!

  這年7月,我和80多名同事來到200多公里之外的河北滄州。興奮過後,緊隨其後的是壓力。滄州工廠猶如一張白紙,一切從零開始,在一年半的時間裏,我們要在空蕩蕩的土地上建起一座現代化汽車工廠,這麼短的工期,談何容易。

  我在心裏給自己暗暗鼓勁:選擇來到滄州,就要對得起集團的信任,幹出一番事業!在滄州工廠,我在總務科負責後勤保障工作,説白了相當於大夥兒的“管家”。從上班的班車到溫馨的宿舍,都要由我們去制定採購標準、報批,事無巨細。

  從項目落戶的一刻起,我們的整個作息時間就是“現代時間”。每天淩晨四五點鐘,天還未亮,施工人員就開工了。工程師也在現場指揮工作,因為夜間要澆灌混凝土,他們經常會盯到半夜。在工地上,隨處可見天藍、熒光黃、橙紅色的反光馬甲——天藍色代表設施工程部工作人員,熒光黃代表生産技術部工作人員,橙紅色則代表安全科現場工作人員。三種顏色的反光馬甲能夠幫助大家在人群中快速找到相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那段時間的夜晚,工地上人們馬甲上的三色光閃動,伴著通明的燈火和各種機械的轟鳴聲,交織成一幅熱火朝天的建設畫卷,成為我一生的記憶。

  當時,工廠的餐廳還沒建好,為了保障工廠的400多名員工用餐,我們在離工廠5公里之外的指揮部建起了臨時餐廳。每天,我都早早來到工地,協調好12輛班車,接上工人到餐廳用餐,一年365天,每天6趟,風雨無阻。工人們來自天南海北,為了做大夥兒可口的飯菜,每次採購食材,我都提前徵求大夥兒意見。冬天來了,工人們體力消耗比較大,為了讓他們吃好,我和餐廳配餐師精心為大夥兒準備了熱湯麵、小籠包、餛飩,還有滄州本地特色的羊腸湯、牛肉湯……

  身在滄州,我最牽掛的就是獨自持家的妻子和一對雙胞胎女兒。工作間隙,我總是擠時間在北京和滄州之間奔波往返。有一次,我在北京家中發現了一本貼滿小紅花的日曆。近400頁日曆,張張都是妻女對我的思念。妻子説,兩個女兒特別乖,每天都爭著做家務。每完成一件,妻子都會在日曆上貼一個小紅花。妻子哄著女兒説,“家務做得多了,爸爸就放心工作了。”

  2016年10月18日,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日子。這天,北京現代滄州工廠正式竣工投産,悅納汽車同步下線。一片瘠薄之地,變身為佔地3076畝的現代化智慧、綠色工廠,我們的艱苦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

  當天,女兒看見了朋友圈我站在悅納生産線前的自拍照,給我打電話説:“爸爸,我真希望你能開著這輛新車回北京看看我們。我要把這個日子在日曆上標上更多小紅花……”

  工廠竣工投産了,事業逐漸步入正軌,前年,我把老婆孩子也接到了滄州,住進了市區的新家,就此告別了“雙城生活”。我們住在綠蔭如畫的運河區鳳凰城小區,出了小區就是公園,大型商場步行5分鐘就到,孩子就讀的小學離家只有2公里,生活比在北京順義還方便。關鍵是能和家人在一起,我心裏踏實。

  來滄州之前,我還真的有點擔心看病的問題。真沒想到,在這兒看病,比去北京的大醫院還要方便。有一次帶女兒去滄州市中心醫院看病,有一項檢查我們是在北京醫院做的,本以為還會重新拍片檢查,大夫卻告訴我們,從去年起,京津冀醫療機構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這道檢查就不用做了。

  到滄州3年多了,我在這裡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他們熱情、豪爽,給我一種久違的親切感。我還迷上了滄州的文化和美食。吾心安處是故鄉,現在我已經把自己當作一名“滄州新人”了。

  滄州工廠落地三年來,也給滄州帶來了大變化。當地6000多人就了業,滄州也把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産業列為“六大新動能”之一,拉動了許多相關産業的發展,就連汽車維修、餐飲住宿等服務業也快速發展起來了。

  滄州有一個夢,那就是成為“華北地區重要汽車全産業鏈生産基地”。我也有個夢想,那就是做一名中國的金牌汽車工人。夢想相通,我和滄州工廠一起在這個火熱的新時代奮鬥成長。(北京現代滄州工廠職員 肖紅印 口述 記者 戴紹志 採訪整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