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新作為致敬40年】“一帶一路”:圈粉無數

2018-12-17 14:45:18  來源:河北網絡電視臺  責編:董健雄  反饋郵箱:hebei@cri.cn  反饋電話:0311-67561212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一帶一路”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早在1860年,德國派出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外交使團前來東亞,想和中國、日本、泰國建立外交關係並促進商貿往來,這趟東方之旅讓27歲的地理學者李希霍芬對中國充滿興趣。八年後,一句中文也不會説的李希霍芬再次開始了獨立研究的中國之旅;去北京總理衙門領取護照時,他特意把自己的姓改為“李”,目的是跟當時的清朝重臣李鴻章同姓,借此增加親和力。1877年,他出版《中國》一書,在第一卷中,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並在地圖上進行了標注,這一術語後來被廣泛採納。而“海上絲綢之路”的提法稍晚一些,1913年由法國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歷史充滿巧合,整整一百年後的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宏大構想,引起世界各國廣泛共鳴。經過五年紮實推進,一幅惠及世界的藍圖正筆筆繪就、徐徐展開。

  “嘿,我不是孫悟空,翻個筋斗有神功,我是你的唐三藏,相信行走的力量……”這是中新社發佈的《“一帶一路”之歌》,它用簡單好玩的方式向海內外聽眾説明什麼是“一帶一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不能不知的梗:

  【梗1:陸上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經河西走廊、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廣州、泉州、福州、揚州、寧波等},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是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中國輸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貨物,從絲綢到瓷器與茶葉,形成一股持續吹向全球的東方文明之風;尤其是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使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由此引發了西方世界一窺東方文明的大航海時代的熱潮,而明代鄭和遠航的成功,標誌著海上絲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天下大同,是中國古代先賢們期盼的理想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大同社會”思想一脈相承;中國人始終認為,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所以有外媒評論説:“當西方在築墻向內退縮時,東方卻在打造向外推進的門戶,通過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來迎接全球化。”

  【梗2:當今世界挑戰頻發、風險增多,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涌動,地區動蕩持續,恐怖主義蔓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的嚴峻挑戰擺在全人類面前;中國給出的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一帶一路”就是中國為當前世界局勢提供的一條破局之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它主要是:推出一條路線,也就是“一帶一路”;牽手兩個經濟圈,就是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堅持三個原則:共商、共建、共享;打造四條道路:綠色絲路、智力絲路、健康絲路、和平絲路;聚焦五通: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這個中國為當下全球治理提供的新路徑與新方向,得到許多國家的響應與支持,但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事實上,首先,“一帶一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聯動發展倡議,而不是中國的對外援助計劃;其次“一帶一路”是和現有機制的對接與互補,而非替代;第三“一帶一路”是促進人文交流的橋梁,而不是觸發文明衝突的引線,它致力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網友熱議:

  網友:眾人捧柴火焰高,有錢大家賺,我喜歡!

  網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有了一帶一路,出國就像串門子一樣方便!

  網友:實力圈粉,朋友圈做大,點讚!

  網友:央媒也瘋狂!“一帶一路,這不是中國的獨奏,一帶一路,這是世界的合奏。It’s the Belt and Road……”這洗腦的魔性“神曲”居然是新華社推出的《一帶一路之歌》,如果政治和歷史課都是這樣上的,估計大家都不會睡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網友:不是通過戰爭、不是通過威脅、不是通過無人機濫殺無辜、不是通過扔炸彈,而是通過40年來一直專注地發展經濟、減少貧困、建造基礎設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

  網友:5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千余家企業參展上海首屆進博會,一位俄羅斯姑娘還在展臺上貼了一張醒目的告示:我們會説中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