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藁城區農技推廣雲平臺實現全覆蓋
指導農業生産,手機成了“技術員”
2月13日,石家莊藁城區下起了小雪,該區農業農村局科教科科長吳立謙不到8時就來到單位,通過全區農技推廣雲平臺,仔細觀察全區下雪情況及溫度變化,隨後指導農技人員通過手機在平臺上向全區種植戶發送了低溫提醒信息。69個大棚種植戶收到信息後,及時對大棚裏的溫度進行了調控,確保農作物不受低溫影響。
藁城區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助農增收,通過農技推廣雲平臺,讓手機變身“技術員”指導農業生産。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藁城區立足自身農業優勢,大力推動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生産的深度融合,通過搭建農技推廣雲平臺和推廣物聯網應用示範技術等措施,不斷提升農業生産過程信息化程度,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智慧農業的轉變,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據了解,目前,該區農技推廣雲平臺已實現全覆蓋,農業物聯網應用點達20個,涉及溫室500多個,真正打通了農技推廣服務“最後一公里”,實現了現代農業技術與農民零距離對接。
吳立謙介紹,在農技推廣雲平臺運行過程中,藁城區採用固定基層站點加移動終端的模式,為全區74名農技人員和220名種植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免費配發了裝有雲平臺終端軟體的3G手機和個人賬號。農技推廣雲平臺在提供交流、查詢、學習等功能的同時,還讓農民能找到離自己最近的農技人員,實現上門指導。截至目前,該區農技推廣雲平臺登錄人次達20萬餘次,農技人員上報日誌2173條,技術問答10300條,農技人員服務水準和農民滿意度不斷提升。
農技推廣雲平臺系統及時幫助農民解決了種植技術問題,農業物聯網技術則讓農民在農業管理過程中更加省時省工。
在藁城區肥畾國莊園,園區負責人倪岩崢正在用手機調控草莓大棚裏的溫濕度。他説,使用物聯網控制技術後,不用再雇傭大量的人工進行開關大棚塑膜,只需一個人用手機進行操作就可完成此項工作,每個大棚僅人工一項每年就能節省4000多元。使用該技術後還實現了澆水精準化,全年可增加收入10余萬元。
“今年,我們將依託趙春江院士藁城工作站,加快智慧農業延伸應用,將新建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點10個,把水肥一體化系統納入到物聯網控制系統。系統安裝調試好後,用電腦或手機操作就可實現對農作物的噴灌,種地會變得更加便捷。”該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谷文平介紹。(記者 趙紅梅 通訊員 王盟 張建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