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堯:“鄉賢+”模式,匯聚鄉村振興正能量

2019-07-05 16:33:10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d425cbc2-093a-493a-9a11-5c14d4aa624e_watermark

  隆堯縣東良鎮鄉賢張桂英(左)在高村為群眾介紹鄉賢職責。記者 趙永輝 攝

  在隆堯縣,有這樣一些人——他們長年居住在鄉村,在鄉親們中有較高的品行和聲望,是全縣鄉村振興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69歲的梁彥民,從鄉人大主席的職位上退休後,回到老家東良二村;張桂英曾擔任高村黨支部書記,退下來之後沒離開村子;73歲的韓朋聚卸任雙碑校區校長後,也在老家高村居住……他們都是東良鎮的“金牌鄉賢”。

  “在鄉村産業發展、鄉風涵養、矛盾化解等方面,新鄉賢發揮了重要作用。”隆堯縣東良鎮黨委書記張國輝説,全鎮已形成尊鄉賢、敬鄉賢的濃厚氛圍。

  2017年以來,該縣順應新時代農村工作新形式、新要求,在東良鎮、隆堯鎮、尹村鎮等開展試點,發揮組織橋梁和人才機製作用,發掘和培育了一批能幹事、想幹事、敢幹事的新鄉賢,鄉村兩級探索“鄉賢+”模式,充分調動新鄉賢群體的積極性,助推鄉村振興。

  “鄉賢+文化”,營造文明新風尚

  “互諒互幫鄰裡溫馨相親相愛家庭和睦”“農戶樓高人捧月家園境美畫添彩”……7月1日,走進東良鎮高村,筆者發現不少村民家大門上懸挂著紅色的木質楹聯。楹聯內容豐富,製作精美,成為全村的一道風景。

  “楹聯內容是從村民中徵集來的,由新鄉賢韓軍昌書寫。”高村黨支部書記李貴僧介紹,“目前全村70戶門口懸挂了楹聯,還將推廣到全村。不僅美化了村容村貌,而且村民進門出門看到這些楹聯,也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的言行。”

  “敬老愛幼、尊師重教”的風氣逐步形成,“節儉辦婚禮、文明新風俗”的倡議逐漸被認同……

  高村是遠近聞名的書畫村,培養了一代代的書畫愛好者。新鄉賢韓軍昌是高村人,現在石家莊定居,是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每個月,韓老師都會回村義務為孩子們上書法課,孩子們學得也起勁。”同為高村人的韓朋聚高興地説。

  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近年來,高村注重傳承和培養村民的文化認同和品德培養,在新建的村委會周邊,修建了書畫院、村史館等文化場所,還建設了德善活動中心,為村裏的老人們提供了休閒娛樂場所,大家在這裡看看電視、下下棋,其樂融融。

  村裏還成立了鄉賢評議會,充分發揮鄉村精英在社會治理、公共服務中的作用,參與農村經濟建設,提供決策諮詢、民情反饋、監督評議及開展幫扶互助服務。韓朋聚、李增林、張桂英等都在其中。

  在鄉賢評議會的倡議下,高村著力改善村莊環境。“村民們主動將房前屋後的垃圾、雜草清理乾淨,道路也變得乾淨整潔了。今年高村在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觀摩評比擂臺賽中獲得了第一名。”李貴僧介紹。

  自去年以來,東良鎮高村、澤畔、大幹言等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村莊,陸續開展了50余場活動,從尊老敬老到義務幫扶救助貧困群體,從傳承書畫文化再到舉辦春節聯歡會,都可以看到鄉賢和志願者們忙碌的身影。

  新鄉賢立足民間,發揮自身優勢,為營造東良鎮良好的社會風氣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東良鎮已挖掘和形成了言山文化、書畫文化、泥塑文化、貢藕文化、抬閣文化、老槐樹文化、教育文化等,奠定了東良鎮“七類文化”的新格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68c857b-112a-4939-8bfb-5a021ba5eb06_watermark

  隆堯縣東良鎮梁彥民(左二)等三位鄉賢在調解一起家庭糾紛。記者 趙永輝 攝

  “鄉賢+調解”,化解群眾間的矛盾糾紛

  7月1日8時,梁彥民來到東良鎮鄉賢調解中心。作為這裡的新鄉賢,他不僅接待群眾來訪,還主動下鄉調解矛盾糾紛。

  “宅基地糾紛、婚姻糾紛、贍養矛盾、妯娌矛盾……都是家長裏短的小事,但處理不好容易引發大矛盾。”東良鎮組織委員張國江介紹,新鄉賢不僅懂法,而且知情明理,處理這些矛盾糾紛比較公平公正,也讓村民信服。

  目前,全鎮已經形成了“3+26”的鄉賢調解具體運作模式,即3名鄉賢駐鄉鎮工作,26個行政村配有1名村級鄉賢調解員,並依託村委會和便民服務站,形成覆蓋全鎮的調解網絡。張國江介紹,通過匯聚民間有威望、會管事的老黨員、“幫大哥”們等各類鄉賢,利用鄉賢調解這個新模式,化解了大量涉及信訪糾紛的大事小情,彌補了鄉、村幹部在調解中方式固化的短板,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在鄉鎮主導下,鄉賢調解隊伍不斷壯大,全縣各鄉鎮共有鄉賢調解員60余名,大量苗頭性問題得以在本鄉、本村化解。目前,全縣鄉賢調解員累計接訪680余起,調解780余起,有效補充了鄉鎮司法所的專業民調工作。

  “在去年村‘兩委’換屆期間,新鄉賢發揮了重要作用。”隆堯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建國介紹,他們及時發現隱患苗頭,第一時間處理,保證了全縣各村換屆順利平穩結束。

  拆遷一直是非常難做的群眾工作之一。在德昔線改造過程中,全縣共涉及179戶,僅東良鎮就有132戶。

  挨家挨戶做工作,新鄉賢們不遺餘力。最後僅剩一戶不願拆。“村、鎮幹部談了很多次,都沒有與這戶村民達成協定。還是新鄉賢苦口婆心地勸説發揮了作用,讓這戶村民最終答應了。”張國江説,“冒著大雨,年近七旬的梁彥民和大家一起搬磚,新鄉賢們的付出,大夥兒都看在眼裏。”

  “鄉賢+經濟”,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1971年出生的王世峰是東良鎮“鄉賢新賢”,曾任澤畔村黨支部書記,有頭腦、有魄力。

  “2005年我開辦了全村第一家橡膠製品廠,發展得不錯,這兩年村子裏陸續開辦了六、七家工廠。工廠辦起來了,也帶動了村民就業,每家工廠都能提供四五十個就業崗位,大家不用出村也能有錢賺。”王世峰説,“澤畔種藕有多年曆史了。但2006年我任村黨支部書記時只有5畝,到2013年全村已發展到200多畝,而且註冊了‘皇家白玉’商標。”

  像王世峰一樣,許多新鄉賢依託自身影響力,帶頭引導農村發展經濟的作用逐漸明顯。“鄉賢新賢”馮增國是東良鎮東良二村村民,經營著一家精密機械製造企業,為本村提供了40多個就業崗位,同時積極參與村莊建設。“鄉賢新賢”陳戰華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還出資給村裏80歲以上的老人訂鮮牛奶。

  東良鎮陳莊村周邊15個村的52戶村民,在新鄉賢的指導下發展大棚葡萄、露天葡萄積植,面積達到600畝,直接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

  去年,新鄉賢們帶領村民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分別與北京、天津等大型超市簽訂合作協議,成為多個超市的葡萄採購基地。東良鎮的葡萄還吸引了杭州、太原、鄭州等地客商前來收購,初步實現了立足本地、輻射全國的銷售網絡體系。

  如今,在新鄉賢的發展帶動下,澤畔貢藕的品牌亮起來,産值進一步提升,實現了蓮藕精細化加工,産業鏈條也延長了。“每畝藕的收益能夠達到8千到1萬元。”王世峰説。(記者 薛惠娟 見習記者 孟靜 通訊員 賈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