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唐山市專場主題新聞發佈會 見習記者 孟靜 攝
7月16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唐山市專場主題新聞發佈會。圍繞“70載滄桑巨變,新時代譜寫華章,朝著‘三個努力建成’‘兩個率先’目標加速前進”主題,唐山市委副書記、市長丁繡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付振波,副市長孫文仲分別介紹相關情況。
1878年清政府辦礦挖煤,唐山由此開埠。此後的141年間,唐山起于洋務運動,興于新中國成立,殤于1976年大地震,重振于改革開放,正崛起于協同發展。丁繡峰説,2018年,唐山市地區生産總值達到6955億元,經濟總量較新中國成立之初增長了372倍。去年全部財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達到882.5億元和432.4億元,全部財政收入較建國之初增長了2527倍。
“2010年7月和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唐山視察,作出了‘三個努力建成’‘三個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和‘英雄城市再創輝煌’的殷切期望。省委、省政府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三個努力建成’重要指示,率先全面建成高品質小康社會和現代化沿海強市。”丁繡峰介紹,唐山把“三個努力建成”細化分解成9方面、33類、113項量化指標,紮實推進加速轉型升級、邁向高品質發展。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6.3%,高品質發展保持提速競進、轉型蝶變的良好態勢。
唐山是百年工業城市,推動産業優化升級是資源型城市創新轉型的關鍵所在。丁繡峰説,唐山堅定不移推進以化解過剩産能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高新輕綠”經濟新格局,推動偏重趨同的産業結構由黑轉綠、由舊轉新、由重轉輕。抓改造提升,開展“引進一個專家團隊、建立一個研發機構、選投一個戰略性新興産業、實施一個培訓計劃”“四個一”行動,加快産業迭代升級。抓新興培育,每年滾動實施100個新興産業項目,推動智慧軌道交通、機器人、電子智慧製造等五大新興産業倍增突破。抓創新驅動,深入推進“京津孵化、唐山産業化”,以優質新增量調優新舊佔比。抓素質提升,深入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計劃,以企業家隊伍建設激發轉型內生動力。
近年來,唐山産業結構由過去的“一鋼獨大”轉向了“多點支撐”。孫文仲介紹,唐山市明確了構建“4+5+4”現代産業體系目標(精品鋼鐵、裝備製造、現代化工、新型建材及裝配式住宅四大支柱産業,軌道交通裝備、機器人、電子及智慧儀錶、動力電池、節能環保五大新興産業,現代物流、現代金融、新興信息服務、研發設計四大生産性服務業),確定了産業轉型升級“六強”標準(創新發展能力強、綠色發展能力強、融合發展能力強、支撐帶動能力強、産業競爭能力強、持續發展能力強),制定了13個産業專項規劃、工作方案和含金量十足的“工業40條”支持政策。今年春節後對全市新興産業壯大類、傳統産業升級類和中小微企業發展類共600多家企業兌現資金2.37億元,以考核獎懲激勵創新創業、集聚轉型動能。
“唐山毗鄰京津,5年來在承接京津産業轉移、科技成果到唐山産業化、與北京企業開展品牌及股權合作等方面率先突破,以全領域協同協作激發潛能、促動轉型的正向效應正在唐山加快顯現。”付振波説,2014年以來,唐山市謀劃實施億元以上京津合作項目近500個、完成投資1500多億元,京冀曹妃甸和津冀蘆漢兩大協同發展示範區成為京津産業轉移的集中承載地。京唐曹鐵路動車組7月底即將開通,京唐城際建設正在加快推進,唐山到北京的時間將縮短至30分鐘以內,形成名副其實的同城化。
唐山港已成為世界級物流大港,更是推動唐山經濟由內向外的核心資源。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綜合貿易大港,孫文仲説,今年唐山市將拓展腹地經濟,提升深水大港輻射力,圍繞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支點,新設新疆庫爾勒、內蒙古策克等內陸港10個以上;改變港口“過路經濟”現狀,做大做強港口貿易;深耕港口後服務業,構建“口岸+市場+産業”增值鏈條;用好對外開放平臺,增創港産融合發展新優勢,不斷提高經濟外向度。
“新唐山建設43年來,唐山主城區面積拓展到259平方公里,人口增長到280萬。”丁繡峰説,瞄準市民新時代美好生活需求,唐山深刻把握“以産興城、以城聚人”的發展邏輯,以公共服務優質供給激發城市轉型活力動力,著力打造生態宜居、舒心宜業、休閒宜遊的魅力城市。(見習記者 孟靜 記者 薛惠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