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讓老年人健身更科學更快樂

2019-10-31 09:06:47  來源:人民網  責編:董健雄

河北:讓老年人健身更科學更快樂

  近日,石家莊市裕西公園空竹隊選手張秉祿在京津冀空竹大賽中。該項賽事由石家莊市橋西區舉辦,吸引了來自京津冀16支隊伍200余人參加9項空竹競賽。 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攝

  健步走、廣場舞、太極拳、霸王鞭、打陀螺……近年來,我們身邊經常健身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健身方式可謂五花八門,甚至涌現了“雙杠奶奶”等一些健身方式令人咂舌的老年人健身“網紅”。那麼,他們健身方式科學嗎?如何促進老年人科學健身?

  健身不能只跟著感覺走

  每天晚上,石家莊市人民廣場上,都有一些老年人伴著熟悉的樂曲,跳起歡快的舞步,引得一些路人駐足圍觀。

  在滄州市人民公園和運河橋邊,晚上也常會有四五支老年健步走隊伍踏著音樂的節拍,隊形整齊地邁開矯健的步伐。

  “簡單、熱鬧,還能活動筋骨。”談起為什麼喜歡廣場舞和健步走,63歲的石家莊市民張阿姨和68歲的滄州市民劉大爺的回答幾乎如出一轍。

  83歲的滄州市民趙忠順則更喜歡抖空竹、太極拳等健身方式。“之前最愛去勝利公園抖空竹,它看似簡單,但裏面的學問可大了,練腦子的同時,也能練肢體平衡。”

  除了這些常見的健身項目,以自創的或學來的“野路子”健身的老年人也不少,諸如後背撞樹、拿大頂、四肢著地爬行,在單杠、雙杠上做拉伸或上下翻飛……“我覺得撞樹挺好的,每次撞完後背都鬆快不少。”在自家小區堅持撞樹鍛鍊的劉阿姨直言不諱。對於一些老年人著迷的四肢著地爬行鍛鍊,劉阿姨也認為“對腰有好處”。

  而在省胸科醫院胸心外科醫生張宏看來,撞樹、爬行不僅對於增強老年人體質起不了多大作用,還有傷到骨頭和內臟的風險。他認為,老年人願意健身是好事,但不能盲目健身、不能只跟著感覺走,而應根據個人身體素質,衡量平衡能力、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柔韌性等多方面因素後,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對於老年人來説,科學健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身’‘腦’並用。”省老年人體育協會副秘書長梁印澤表示,現在很多老年人通過遛彎兒、健步走和廣場舞等門檻兒相對較低的方式健身,雖然舒活了筋骨,但其實健身效果並不顯著。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不僅身體素質變差,腦力也在衰退,因而老年人健身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只做身體上的鍛鍊,而應選擇那些身體和大腦都能得到鍛鍊的方式。

  需要更好的公共服務指導

  家住石家莊銀都公館小區的劉寶柱大爺,每天早上5時起床,從家門口溜達到勝利大街再返回,就算完成了一天的健身“功課”。問他為什麼不學學其他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劉大爺回答:“我78歲了,身體不靈活,記性也不好,哪知道什麼方式科學?再説我跟誰去學?有時候跟著社區附近健身站點的人鍛鍊一下,感覺好多動作都做不來。”

  劉大爺的話,應該説代表了不少參與健身老年人的心聲。促進老年人科學健身,需要更好的公共服務。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石家莊市的群眾體育工作發展迅速,目前主城區社區健身站點和健身指導員已基本齊備,3000多個健身站點為附近各類健身人群提供經常性指導服務,但專門針對老年人健身開展特色指導服務的並不多見。

  各級老年人體育協會是推動老年人健身的專門社會組織。梁印澤介紹説,目前,省、市兩級老年人體育協會已全部建立,縣級老年人體協有147個,鄉鎮級也有1000余個。從2012年至今,各級老年人體育協會共培養出國家級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170余人,一級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900余人,二級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3000余人,推廣了20多個重點老年人健身項目。但無疑,相對全省近1500萬名老年人,老年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還有待增加,相關培訓指導的覆蓋面也有待進一步擴大。

  此外,為加強對老年人科學健身的研究,1989年我省就成立了老年體育科學研究委員會。截至目前,該委員會已篩選確立適合老年人的科學健身項目50多個,包括門球、健身秧歌、柔力球、太極拳、持杖健步走等。

  “持杖健步走就是這兩年新篩選出的健身項目。我們還在尋找更多讓老年人喜歡又適合大範圍推廣的健身方式。”梁印澤表示。

  各方合力改善健身市場服務

  今年61歲的李先生,是石家莊市超越健身俱樂部的會員,到俱樂部打卡健身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人曾問我,去健身房是不是為了趕潮流,我説是為了更專業、更科學地健身。”

  “能堅持經常來、長期來健身的,很多是老年人會員。”河北立峰超越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健身教練李寧告訴記者,老年人會員健身願望強烈、時間相對充裕,更容易取得明顯的健身效果。

  有關專家指出,隨著老年人科學健身需求的增加,從室外健身走向專業的健身房,從單純依靠健身公共服務指導轉向個人增加科學健身消費是大勢所趨。

  據悉,在一些國家,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健身服務已經形成龐大的産業,成為“銀發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內,線上一些健身類APP適時推出老年人健身指導課程,通過付費和廣告模式盈利。某款針對中老年人廣場舞教學的APP,目前已經擁有2億左右的用戶。

  在我省,目前老年人健身市場並不活躍。李寧表示,在他們俱樂部的會員中,老年人會員佔比接近10%,在省內健身俱樂部中這已算佔比較高的了。

  據分析,健身俱樂部等當前老年人會員不多,很大程度上與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內容不適合老年人有關。李寧坦陳,健身俱樂部多是根據年輕會員的需要制定課程和訓練計劃,比如器械訓練、跳操等,因為年輕人消費活躍;老年人也可以來游泳、打乒乓球等,但專門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健身服務項目還沒有。

  另一方面,“老年人的錢難掙”,也影響健身俱樂部開發老年人市場的積極性。“我們一輩子節儉,要掏兩三千塊錢去辦張健身卡,還是一時接受不了。”家住石家莊市匯翠花園小區的黃阿姨説,她到附近一家健身俱樂部諮詢後,打消了辦卡健身的念頭。

  其實,國內專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的健身房已經出現。近兩年來,在上海市體育局指導下,有關企業聯合高校,在滬上試點建成了8家“老年版”健身服務機構——“尚體樂活空間”。“尚體樂活空間”不求大而全,用150平方米的空間設計了體質監測區、微循環改善區、等速肌力提升區、有氧訓練區和休息交流區,在節省成本的情況下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運動器材和科學健身指導服務,而每月僅收費99元,日均僅3.3元,吸引了周邊小區的不少老年人每天來“打卡”。

  河北體育學院體育經濟與管理教研室主任龐善東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要大力支持,社會、企業形成合力,進一步改善老年人健身市場服務,滿足更高層次的健身需要,促進老年人科學健身。(記者 趙瑞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