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我省印發《河北省綠色社區創建三年行動方案》,提出河北省將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同步開展綠色社區創建,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社區設計、建設改造、管理和服務等活動的全過程,以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方式,推進社區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嚮往。
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都認識到了綠色對生活品質的重要性,而社區作為城市管理的“最後一公里”,上到地面垃圾桶的使用,下到地下管網的建設,再到社區人文環境的管理,都直接影響民眾生活的幸福指數。要達致綠色社區的創建要求,實現社區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目標,還需堅定以人為本的“內”和綠色發展的“外”,同時兼修。
創建綠色社區,當立定以人為本、發展為民是前提。究竟該怎樣建設綠色社區,建設什麼樣的綠色社區,由社區居民説了算。有的社區打造花園用了大量景觀植物,“自以為”居民喜歡,卻不一定得到真正喜歡,可能有的人願意親自開荒,加深與土地的聯繫呢。如果從設計到使用,都有居民的參與,無疑能增加社區的凝聚力。另外,居民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後,或許能減少後期的維護成本。充分發揮“互聯網+共建共治共享”等線上線下議事平臺作用,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創建綠色社區,堅持可持續發展是基礎。隨著全國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推進,老舊小區存在諸多問題,有些新的小區也不能滿足日益變化的居民的需求,規劃建設的綠色社區,要變將其成更加充滿人文關懷、智慧、低碳、共享之地。統籌用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有建築的綠色化改造、海綿城市建設、智慧城市建設等涉及住宅小區的各類資金,引入企業等各類專業機構的社會力量,做好科學規劃,並在建設中不僅僅滿足於指標問題,而是抓住“高品質”這個關鍵詞,精益求精,充分滿足人的居住、生活和使用需求。
創建綠色社區,煥發創造活力是亮點。作為綠色社區的“先行區”,要形成“可實施、可複製、可推廣”的規劃思路,同時注入本地特色,從需求和優勢出發,給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比如紐約的克林頓社區花園,舉辦藝術展覽、野餐音樂會等,為社區居民的社交,分享果實和生態知識提供空間和機會,更可貴的是為周邊的學生提供場所,便於觀察和了解植物和動物的生活。培育綠色社區文化就要充分挖掘文物古跡、歷史建築、古樹名木等資源,讓綠色社區自用同時達成共享。
春風化雨,誠心貼心聚人心;蘭桂齊芳,群策群力匯群馨。綠色社區要有綠色理念,既要善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慧化,又要有繡花般的細心與耐心,繡出綠色社區的品質。(河北新聞網 記者 董麗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