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織密航運網絡創新聯運體系 津冀合力打造世界級港口群
2021-04-12 09:25:38來源: 河北新聞網編輯: 王珊珊責編: 曲浩

  織密航運網絡 搭建服務平臺 創新聯運體系

  津冀合力打造世界級港口群

織密航運網絡創新聯運體系 津冀合力打造世界級港口群

  4月8日,一艘輪船靠泊在唐山港京唐港區集裝箱碼頭裝貨(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津冀港口間構建環渤海內支線航運網絡,逐漸形成干支聯動、無縫銜接、相互支撐的格局;構建“一中心三節點”前端服務平臺,天津港集團全力打造雄安新區的“海上門戶”;創新多式聯運體系,津冀兩地合力打造北方國際航運中心……近年來,津冀兩地港口之間合作不斷深入推進,合力打造以天津港為核心、以河北港口為兩翼的世界級港口群。

  提高運輸效率,構建環渤海內支線航運網絡

  4月2日11時,隨著汽笛長鳴,滿載集裝箱的黃驊港至天津港的“天天班”海上快線貨輪“寶安城87”號駛出黃驊港綜合碼頭,向60海裏外的天津港駛去。

  負責該航線運營的津冀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一季度該公司集裝箱吞吐量為14.49萬標箱,同比增長15.1%。其中“天天班”海上快線吞吐量完成13.59萬標箱,佔到了公司吞吐量的絕大部分。

  應對疫情帶來的陸地運輸影響,在之前靠支線駁船運輸的基礎上,去年2月底,天津港、黃驊港之間開通了“天天班”海上快線。借此,黃驊港的貨物通過天津港實現了快速出港,天津港的貨物也借由黃驊港實現了快速向腹地運輸,兩個港口之間實現了優勢互補。

  “從黃驊港到天津港的‘天天班’海上快線實現常態化運行,已經成為津冀兩地之間的航運品牌。”滄州港務集團總經理助理王金崗介紹,以前黃驊港港口小船多,現在借助天津港的管理經驗和航線資源,大型貨輪也常來常往了。

  “天天班”海上快線,是津冀兩地支線運輸網絡不斷織密的縮影。

  以前,河北的港口與天津港的關係沒有這麼緊密。近年來,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佈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部署,兩地不斷完善沿海港口佈局,解決津冀沿海港口群航線重合、航路交匯、深水錨地重疊、海事監管區域與海洋行政區域劃分不一致等問題,優化水域通航環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

  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勢,津冀兩地港口通過建立資本紐帶,形成資本合作關係,實現了“1+1>2”的效果,于2016年、2017年分別組建津唐、津冀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開通天津港至黃驊港“天天班”海上快線,天津港至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環渤海內支線等,實現了河北至天津集裝箱外貿內支線的統籌調度。去年,河北港口集團與天津港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合作全方位升級。

  目前,以天津港為中心的環渤海內支線航線運輸網絡已初具規模,津冀港口間形成干支聯動、無縫銜接、相互支撐的有力格局,19條內支線覆蓋環渤海主要港口。2020年,天津港環渤海內支線運量超100萬標箱,同比增長67%。

  今年以來,津冀兩地繼續增加環渤海內支線“天天班”的航次,密切合作,積極打造“海上京津冀”運輸通道,助力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不斷推行一體化管理,天津港組建環渤海內支線操作中心,打造環渤海內支線協同平臺,實現生産組織、干支銜接、客戶查詢等功能協同,可隨時了解內支線航線天津港和河北各港口的船舶作業狀態,提升了環渤海內支線的操作智慧化水準。

  “疫情發生以來,‘天天班’海上快線實行航道優先、泊位優先、作業優先、疏運優先的服務舉措,推出了一系列降費提效措施,提高了運輸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得到了企業普遍好評。”王金崗説。

  深化合作服務,天津港打造雄安新區“海上門戶”

  港口與地方之間的合作也越發深化。

  近日,走進位於雄安新區的天津港集團雄安新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熱情地為客戶辦理出口等業務。

  “我們內陸區域沒有港口,而且離港口較遠,這造成了運輸成本高、運輸效率低等情況。但天津港集團雄安新區服務中心的設立,大幅降低了運輸成本。以使用集裝箱為例,天津港正常的費用是500元左右,但是如果我們從服務中心或鄰近的天津港物流服務節點使用集裝箱,成本只有一兩百元,而且非常方便。”正在天津港集團雄安新區服務中心辦理集裝箱業務的河北隆基泰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先生介紹。

  2019年8月21日,隨著20輛滿載著橡膠製品的集裝箱車隊從雄安新區出發駛向天津港,天津港集團雄安新區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天津港服務雄安新區綠色通道正式開通。

  全力打造雄安新區的“海上門戶”,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天津港充分發揮通達全球優勢,積極主動服務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著力搭建服務平臺,在港口集裝箱碼頭和天津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設立了專用通道和專門窗口,為雄安新區進出口貨物提供綠色通道服務保障。

  天津港集團雄安新區服務中心的設立實現了窗口前置、功能前移、資源前傾。在服務中心,一些客戶以前需要到港口辦的手續和業務,比如報關、進出口手續等,在這裡就可以辦理。

  在雄安新區附近,天津港集團也在不斷加快佈局。目前,天津港已構建形成以天津港集團雄安新區服務中心為中心,保定、勝芳、白溝等物流服務節點協同聯動的“一中心三節點”前端服務平臺,全力打造雄安新區的“海上門戶”。目前,6家航運物流企業已經進駐天津港集團雄安新區服務中心。

  創新聯運體系,打造北方國際航運中心

  更多的合作模式、新的航線正在不斷涌現。

  日前,滿載德國雲杉原木的“新春順”輪從天津港出發駛向曹妃甸港,標誌著天津港至曹妃甸港區集裝箱進口雲杉原木運輸路徑順利開通,歐洲基本港經天津港至曹妃甸港區集裝箱進口原木“一次委託,一單到底”模式成功實現。

  為了深化津冀合作,天津港集團外輪代理公司環渤海突擊隊主動拜訪河北省客戶。他們了解到,進口木材在天津港上岸清關後,再以汽運的方式運輸到曹妃甸木材園區,不僅成本高,而且長途汽運帶來尾氣排放,造成環境污染。

  對此,天津港集團整合物流資源,量身定制專業化物流方案,通過“水水中轉”方式直接把貨物運送到目的地,大大降低客戶的綜合物流成本,成功實現集裝箱木材疏港“公轉水”,降低了污染排放。以後,每年約120萬立方米進口雲杉原木將全部通過“水水中轉”方式運輸到曹妃甸港區。

  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津冀港口進行合作、創新是兩地共同的話題,也取得不俗的成績。“十四五”期間,河北省將繼續以港口設施補短板夯實發展基礎,以轉型升級增強發展動力,以區域港口協同拓展發展活力,以智慧化、綠色化引領發展方向,繼續創新多式聯運體系,與天津港合力打造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以天津港為核心、以河北港口為兩翼,佈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安全綠色、暢通高效的世界級港口群。(河北日報記者 曹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