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全面推進 河北打通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
2021-08-20 14:46:55來源: 河北新聞網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河北省全面推進知識産權工作

  打通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

  今年以來,河北省知識産權系統堅持黨的建設和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迎難而上,積極作為,克服了疫情影響等諸多不利因素,全面推進知識産權工作,取得較好成效。下一步,全省知識産權系統將聚焦全省重點工作,堅持“一個統領、六個加強、五個推進,三個開展和五個做好”,深入對標對表,查漏補缺,全面推進知識産權工作,確保高品質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今年以來知識産權全鏈條工作取得較大進展

  今年上半年,河北省知識産權全鏈條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國家對省委、省政府2020年度知識産權保護工作考核,河北省獲評全國優秀;全國2020年度知識産權保護工作績效考核,河北省由2019年的第7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6位,再次名列全國先進;河北“五四二一”工作法入選司法部、國家知識産權局聯合推介的全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建設經驗做法;榮獲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金獎1項、銀獎1項和優秀獎13項,連續兩年收穫金獎;京津冀三地成立京津冀高校知識産權運用聯盟和科研院所知識産權運用聯盟;“雞澤辣椒”、遷安“貫頭山酒”2個地標産品獲國家知識産權局公告保護,實現河北省機構改革後獲批地標産品的“破冰”;國家知識産權局河北業務受理窗口正式揭牌,河北省專利商標實現“一窗通辦”;白溝新城、正定自貿區商標受理窗口獲國家知識産權局批准設立。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新增專利授權5.25萬件,同比增長30.62%,其中發明專利4187件,同比增長56.99%;企業專利授權3.51萬件,同比增長37.04%。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量為3.78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5.06件。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商標申請14.40萬件,同比增長7.22%;商標註冊11.52萬件,同比增長47.44%;累計有效註冊商標94.56萬件,同比增長26.37%。新增地理標誌産品2件。新增地理標誌商標21件。

  全省知識産權系統多措並舉,有力推動了知識産權重點工作實施。

  強化知識産權保護。強化知識産權系統行政執法,組織開展各類專項行動,辦案力度明顯加大;強化省直部門知識産權聯合保護,組織召開河北省知識産權保護聯席會議,推動各部門實施知識産權保護推進計劃;強化京津冀區域協同保護,京津冀貿促會、知識産權局六部門在邯鄲召開知識産權海外保護合作會議,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有效的知識産權保護合作機制。

  激勵知識産權創造。落實專利資助政策,共資助2153項發明專利,撥付1000萬元,惠及586家企事業單位;今年7月底,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河北省專利資助使用管理辦法》,進一步推動高品質發展,培育高價值專利;嚴格規範專利申請行為,規勸申請人主動撤回非正常專利申請,截至7月底,配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分兩批次核查非正常專利申請5646件和5226件,主動撤回率分別達到77.9%和80.78%;截至7月底,全省累計推薦353件專利申請給予優先審查,加速專利授權;開展打擊申請人惡意商標搶注行為專項行動計劃;推動“阜平大棗”“黃驊梭子蟹”“灤南蝦油”“灤南蝦醬”申請地標産品;立足“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天戶峪蘋果”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進程。

  促進知識産權運用。貫徹知識産權管理規範國家標準,開展企事業單位知識産權貫標培育,提升知識産權管理水準;以專利信息資源利用和專利分析為基礎,圍繞戰略性新興産業實施專利導航項目,引領産業發展;推動知識産權轉移轉化,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行動,助力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落實專利保險和專利權質押貸款相關政策,推進知識産權金融創新;實施地理標誌商標品牌運用促進工程,促進地方特色與産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加強知識産權服務。深入開展知識産權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代理等違法違規行為;積極開展全省知識産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工作,組織知識産權服務品牌培育機構開展對標學習活動;全面推進知識産權遠程教育、知識産權培訓基地建設以及全省中小學知識産權教育試點工作,做好知識産權人才培養。

  完善知識産權管理。實施知識産權主要基礎指標數據通報制度,分享信息、介紹經驗、調度工作、反映問題。開展海外知識産權風險預警工作,引導企業構建與海外經營戰略相適應的知識産權風險預警機制。

  加快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建設。與京津知識産權保護中心開展合作交流,共同啟動“京津冀知識産權公共服務行動計劃”,完善共建京津冀知識産權保護服務分支機構佈局,暢通北京市維權援助中心海外知識産權公共服務信息庫共享渠道,為河北省企業爭取更豐富資源,提供更優質服務。提高維權援助水準,組織召開專家諮詢論證會,為各市提供技術諮詢意見。

  聚焦重點工作任務,強力推進知識産權事業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當前,河北省正處於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樹立雄安新區良好的知識産權保護國際形象、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産業轉移提供良好的知識産權運營平臺、加強冬奧會奧林匹克標誌保護、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都需要知識産權制度保駕護航。加強知識産權工作,打通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充分發揮知識産權制度供給與技術供給作用,尤為重要、勢在必行。

  下一步,全省知識産權系統將全面推進知識産權工作,確保高品質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堅持以黨建為統領,推動知識産權工作整體提升。全省知識産權系統要提高政治站位,將黨建工作與知識産權業務工作緊密結合、深度融合。以知識産權保護專項行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地標興農、知識産權信息推廣、知識産權宣傳等工作為抓手,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

  持續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工作力度,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一是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專項行動。針對侵權假冒案件多發、問題較多、影響惡劣的重點領域、區域和商品,組織商標、專利、地理標誌等知識産權保護專項行動,開展專項集中整治,優化營商環境。二是加強知識産權保護體系建設。發揮河北省知識産權保護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統籌推進全省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落實知識産權侵權糾紛處理快速反應機制,實現案件線索快速受理、快速調查、快速處置,提高執法效能;加強跨區域知識産權保護協作,打造更高水準的協調聯動保護機制。三是加強奧林匹克標誌保護。要繼續推進與北京及周邊地區冬奧會知識産權保護執法協作,以奧運特許商品、流通領域和商標印製領域為監管整治重點,嚴厲打擊侵犯冬奧會知識産權違法行為。四是加強馳名商標保護。力爭形成一批有實力、高價值的商標品牌,助推企業提升自主商標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影響力。五是加強地理標誌保護。增強對地理標誌違法行為的發現、收集和甄別能力,在商標印製、産品生産、流通等環節嚴厲查處濫用、冒用、偽造地理標誌專用標誌和侵犯地理標誌商標的行為。六是加強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建設。高標準完成保護中心建設,按照“更直接對接企業、更方便服務群眾”原則,開展面向高端裝備製造和節能環保産業的快速預審、快速維權和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

  大力提高知識産權運用成效,服務經濟轉型升級。一是推進知識産權強企(事)提升行動。實施知識産權管理規範國家標準貫標認證,強化知識産權優勢示範企業培育,推進中小微企業知識産權託管服務,提高企事業單位知識産權管理水準。二是推進實施知識産權産業引領行動。加強對專利導航項目的協調督導和跟蹤管理,高品質完成産業、企業等專利導航項目分析研究,指導河北省重點産業健康發展。三是推進知識産權運營體系建設行動。加快實施全省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推進省級知識産權運營中心和多家專業化知識産權運營服務平臺建設,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等“沉睡專利”喚醒方法和向中小微企業轉化途徑,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四是推進知識産權金融創新行動。持續開展知識産權質押融資、專利保險、知識産權證券化等知識産權金融工作。聯合銀保監、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開展知識産權金融服務“入園惠企”行動。五是推進地理標誌商標品牌運用促進行動。以地理標誌培育項目為抓手,突出産品特色,強化鏈條管理,示範帶動地方特色産品産業化,助力鄉村振興。

  積極提升知識産權服務業水準,助力科技創新發展。一是開展知識産權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強化行業監管,依法嚴厲打擊代理機構和代理師的商標、專利代理違法違規行為,優化知識産權服務行業環境。二是開展知識産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加強品牌培育,開展知識産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工作,完成對全省知識産權服務品牌培育機構的評審及認定,提升行業整體服務品質。三是開展知識産權教育培訓。推進省級知識産權培訓基地建設,研究制定工作指引,指導培訓基地開展相關工作。組織開展中小學知識産權教育試點工作,提高中小學科技創新意識。發揮知識産權遠程教育平臺作用,系統推進知識産權人才培養。

  不斷夯實知識産權創造管理基礎,推動知識産權工作。一是做好知識産權規劃和戰略綱要發佈實施。二是做好地理標誌産品認定/使用核準工作。持續做好河北省“井陘蘋果”“黃驊梭子蟹”“灤南蝦油”“故城龍鳳宮面”等地標産品的相關工作。三是做好高價值專利培育。用足用好專利優先審查政策,聚焦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給予專利優先審查推薦,促進高價值科技創新成果加速實現專利化。四是做好知識産權信息宣傳。五是做好知識産權信息通報。進一步發揮通報制度的作用,調整通報的形式和內容,增加“存在問題與不足”的比重,讓各市更加全面、客觀、準確地了解掌握本地區知識産權狀況。

  進一步做好知識産權公共服務工作,讓創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眾

  知識産權公共服務工作是創新的底層支撐和基礎保障,全省知識産權系統將大力提升知識産權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將知識産權公共服務工作推向更高水準。

  在體系建設上下功夫。各市將組建由知識産權管理部門主導、所屬的市級知識産權信息公共服務機構,作為體系建設的骨幹節點。結合公眾需求,挖掘和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公共圖書館、情報機構等各類資源,合理佈局知識産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各市知識産權信息服務中心要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通過基礎數據支持、開發信息分析檢索工具、開展信息利用公益培訓,為知識産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賦能。

  在平臺建設上求突破。各市將圍繞本地特色産業和重點産業,建設特色化的區域或行業知識産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商標、專利、地理標誌信息服務融合發展,持續做好知識産權數據採集加工、信息利用、信息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工作,加大數據開放和信息共享力度,讓更多的社會公眾和創新主體享受到便利化的知識産權信息服務。

  在服務創新上出成績。各級知識産權管理部門將持續深化“知識産權信息進企業促創新”活動。通過信息分析幫助企業了解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分析熱點技術領域,明確技術研發方向。發揮專利信息在企業專利侵權研判中的作用,為企業規避和應對知識産權侵權風險提供有效的指導。推動企業實施知識産權全生命週期管理,為企業保持競爭優勢、創新升級提供保障。(馬彥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