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城根營村:“志智”雙扶,山村拓寬振興路
2021-12-23 10:54:07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志智”雙扶,山村拓寬振興路——豐寧滿族自治縣城根營村激發百姓致富內生動力探訪

  豐寧滿族自治縣黃旗鎮城根營村處於接壩地區,由於氣候惡劣和土地瘠薄,貧困發生率曾高達64.4%,是遠近聞名的貧困落後村。

  如今走進城根營村,文明鄉風拂面,美麗鄉村入畫:一大片種植大棚,錯落有致;新砌的長城垛,與各家各戶的紅墻灰瓦交相輝映,就地取材的虎皮墻給村莊增添了獨特韻味……

  “是‘志智’雙扶,讓我們窮山村踏上了振興路。”城根營村黨支部書記劉佩倣説。

  “扶志”聚人心,文明風正勁

  一進入12月份,田間顆粒歸倉,大棚裏的蔬菜也拉了架,村民有了難得的閒暇時間。

  劉佩倣卻沒閒著,這不,她在與村“兩委”班子研究年底表彰的事兒。

  “今年,咱們要把致富能手的積分提高到1000分,再給他們鼓鼓勁兒……”劉佩倣的提議,得到了村“兩委”班子的一致同意。

  在確定表彰名單時,大家一致認為殷九娥該上榜。

  幾年前,殷九娥的孩子做心臟手術,欠下外債,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為弘揚鄉村文明,城根營村啟動了“道德銀行+扶貧愛心超市”。

  “存美德,取實惠”。由村內威信高的老黨員、道德模範、婦女代表、民調委員、人大代表、黨代表等公道正派、敢於直言、熱心公益的人員組成道德評議會,將村民孝親敬老、助人為樂、勤勞致富等善行義舉細化為道德積分,再通過企業捐建、幫扶單位共建、村內自建、社會慈善組織幫建、財政獎補建設等方式建立扶貧愛心超市,將道德積分集中兌換成實物獎勵給村民。

  做好事、得積分、換日用品。一來二去,殷九娥在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中明白:幸福生活等不來,得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2015年,她從村裏租了兩個大棚,種起了番茄。她不怕苦、不怕累,還認真學技術,大棚種植有聲有色。

  到年底一算賬,純收入兩萬多元,當年就脫了貧。

  隨後殷九娥擴大規模,又建起了兩個棚。2019年,殷九娥將種了多年的番茄換成了網紋瓜。今年純收入達到10多萬元,生活水準再上新臺階。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如果農民素質不提升、思想觀念不轉變,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劉佩倣説,“道德銀行+扶貧愛心超市”這一模式,激發了村民的內生動力,提振了他們的精氣神。

  截至目前,全村已有341名群眾受到了表彰。

  示範帶動,榜樣引領。城根營村還在全村進行“文明家庭”“致富能手”“美麗庭院”等各种先進典型評選,表現突出的大力表彰,表現差的在曝光臺進行通報。通過此舉,大大激發了群眾向善、向美、向上的內在動力,培育了良好的村風民風,先後涌現出先進典型91戶,共計278人。

  同時,結合八一建軍節、九九重陽節等節日,組織全村群眾開展集體活動,讓大家歡聚一堂,共敘愛國情懷,同感父母恩德,教育大家愛國敬老,知恩圖報。

  如今,該村形成了文明和諧、與人為善的良好風氣。

  “扶智”築未來,鄉村振興動力足

  掀開草簾子,蔬菜大棚裏,洋溢著春天的氣息:油菜、菠菜、生菜長到了三四寸高,綠油油一大片。

  “蔬菜種子撒得太密了,影響生長,得間一間苗……”任玉臣邊説邊給村民做示範講解。

  “‘專家’講的接地氣,一聽就懂。”村民們豎起大拇指。

  這個“專家”,其實也是城根營村村民。

  2015年,為提高村民收入,村“兩委”班子決定帶領大家搞大棚蔬菜種植。

  有了村幹部帶頭謀出路,村民積極響應。在外做羽絨服生意的任玉臣果斷回村,租了兩個棚,幹起了蔬菜種植。

  隔行如隔山,搞蔬菜種植,任玉臣是個門外漢。

  村裏引進北京諾亞莊園公司,不僅把現代理念引入鄉村,還把實用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種植的有機蔬菜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地高端市場。

  諾亞莊園有自己的技術團隊,任玉臣就跟著莊園裏的年輕技術員,從育苗開始學起。他還買來種植書籍,上網觀看種植知識視頻,邊學邊摸索,慢慢上了道兒。

  隨著村裏大棚越建越多,村民們對種植新技術的渴望越發強烈。

  村裏定期邀請河北農大、縣蔬菜辦、林草局等單位專家到村授課,進行技術指導,手把手教。

  對這些課程,任玉臣是場場不落。靠著一股子鑽勁兒,他慢慢成了十里八鄉有名的“土專家”。

  城根營村的蔬菜由於多交于中間商,一直賣不出好價錢。

  這時任玉臣又當起了村裏的“銷售員”。他開上車拉著菜,跑起了北京市場。

  豐寧緊挨著北京,國道111線從村邊穿過,下午採摘裝車,次日就能進入各大商超。因其新鮮、品質好,北京市場逐漸打開,城根營村的蔬菜也賣上了好價兒。

  “我經營著20個大棚,一年純收入二三十萬元,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幹完活,任玉臣開著小汽車朝新家奔去。

  如今,像任玉臣一樣,越來越多的村民享受到了大棚蔬菜種植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從小棚到大棚,從冷棚到暖棚,從種一季到種四季,現在我們村設施蔬菜大棚面積超過了300畝。”劉佩倣自豪地説,現在全村村民都有事幹,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日子越過越美。(河北日報 記者尉遲國利 通訊員張志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