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秦皇島灣北戴河段榮膺全國2021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2022-02-17 11:46:48來源: 秦皇島新聞網編輯: 王闊責編: 周經韜

  原標題:【加快建設一流國際旅遊城市】秦皇島灣北戴河段榮膺全國2021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秦皇島日報 記者 薛飛 武藝群 孫文志

  冰海晶瑩,鷗鳥飛舞,冬日的北戴河海岸,仿佛一幅蔚藍、潔白與金黃交織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沙灘上,三三兩兩的遊人打破冬日的靜謐,喂海鷗、拍照片……人們盡情感受美麗海灣的魅力。

  1月24日,秦皇島灣北戴河段榮膺生態環境部“2021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作為蜚聲海內外的海濱旅遊城市,秦皇島市依海而生,向海而興。162.7公里海岸線和1805.27平方公里海域,是秦皇島邁向一流國際旅遊城市的底氣。

  像保護眼睛一樣呵護一灣碧海。近年來,秦皇島市大力開展海域環境治理和海水品質改善工作,入海河流水質和水系生態環境逐年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品質大幅提升,重現“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和諧美景。

  秦皇島市堅持“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水、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源”,提出“不讓一滴污水入河進海”的目標,紮實推動水污染防治工作從末端治理向源頭管控轉變,嚴格杜絕各類污水違規偷排和超標排放現象,從根源上改善近海海域水質。

  2015年以來,秦皇島市率先在全省實施“河湖長制”,構建由2069名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32名企業河長、69名民間河長、36名記者河長組成的群防群控河流管理機制。2017年,作為全國首批灣長制試點城市,秦皇島市建立起完善的沙灘保潔、岸灘修復及海洋垃圾清理等常態化監管體制和工作機制,設立34個基層灣長,嚴格落實片區、浴場、漁港、河口屬地管理職責,確保每一米岸線、每一片沙灘都有人巡查、有人監管,為海洋生態的修復和治理奠定了穩固基礎。

  “沙灘寬闊平坦,海水特別清澈,我們一家人經常來這兒玩。”在淺水灣浴場的沙灘上,退休職工張女士感慨,秦皇島的海灘,一年比一年美。

  “這裡的沙灘曾基本被侵蝕殆盡,經過兩年的整治修復,擁有了比以前更優質的沙灘。”市海洋和漁業局四級調研員姜集偉介紹,近年來,由於多種原因影響,秦皇島海灘侵蝕後退嚴重。為了保護好彌足珍貴的岸灘資源,秦皇島市首創“覆植沙丘—灘肩補沙—人工沙壩—離岸潛堤”的海灘靜態平衡生態修復模式,將近岸海域恢復到最原始的自然狀態。從2018年以來,篩選並實施9個生態修復工程,實現了濱海濕地整治538.28公頃,岸線整治修復14.623千米。

  位於北戴河新區的七里海是華北最大潟湖,隨著“藍色海灣”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全面竣工,越來越多的鳥兒把這裡當成家園,在海面與沙洲間飛翔、捕食。

  “七里海潟湖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啟動以來,已完成了退養還濕449.7公頃,恢復岸坡植被68.35公頃。”姜集偉介紹,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秦皇島市紮實開展“美麗海灣”整治行動,強化海洋生態修復,推進北戴河國家濕地公園、北戴河國家級海洋公園保護與建設,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

  海洋文化廣場,親海民宿……在北戴河區陸莊,傳統漁村變身旅遊特色漁業村,曾經打魚為生的村民“上岸”端上旅遊飯碗。隨著近岸海域治理不斷深入以及海洋資源恢復保護的需要,北戴河區通過贖買漁船引導漁民轉産,推動漁業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逐年減少海洋污染源,著力提升漁港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

  為了更好提升市民和遊客親海區域生態環境品質,秦皇島市不斷完善海上油污、海藻、赤潮、海蜇等應急監測和處置機制,有效提升海洋生態環境保障水準,確保轄區內浴場和岸灘生態環境優美;規範海水浴場管理,建立浴場日常保潔和管護機制,提升海水浴場的整體環境;建立北戴河“海上環衛”制度,健全海上垃圾清理和岸灘保潔機制,為遊客提供良好的休閒環境,持續滿足人民群眾景觀、休閒、趕海、戲水等親海需求,增強公眾臨海親海的安全感、幸福感,提升公眾親海滿意度。

  通過海陸統籌、灣河共治,秦皇島灣入海河流國家、省考核斷面及飲用水水源地、地下水考核點位水質達標率實現三個100%,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達到100%。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旅遊旺季期間,秦皇島市13條主要入海河流全部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北戴河8個海水浴場水質達到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